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粉煤灰是目前我国数量最大、对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固体废弃物,而灰坝工程是保证粉煤灰安全贮放和降低或避免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由于场地限制,通过子坝加高来提高粉煤灰贮放量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灰坝工程建设中关注的工程安全问题,以某贮灰场工程建设为依托,通过数值计算技术,对子坝加高对贮灰场初期坝、已建子坝和沉积灰体中的应力和应变发展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子坝加高过程中贮灰场不同位置应力和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子坝加高对灰坝的安全影响,其成果对灰坝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起尘污染大气和灰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是粉煤灰贮存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灰场建设和运营中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粉煤灰治理污染的技术措施。研究了粉煤灰作为冲填材料、避免施工扬尘的填筑技术,形成了水力冲填筑坝技术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将它推广应用于国内多个灰场;研究了灰水制备悬液或溶液喷撒固化灰面、保湿防尘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激发粉煤灰活性,应用双灰土、双灰双土混合材料作为防渗垫层材料的可靠性。提出的技术对于改善灰场污染状况具有经济、可靠、方便的特点,适宜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中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岩土工程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勘查问题,在现代社会,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标志,而在高层建筑中,岩土工程是作为最为关键的一种施工技术出现的,所以在当今社会,岩土工程对于超高层建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和社会企业对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的勘查展开探讨十分必要。一、岩土工程的工作和内容要想解释超高层建筑的岩土勘查问题,首先要明确岩  相似文献   

4.
王希梅  张永波 《山西水利》2007,23(1):89-90,111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其内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在其贮放过程中,通过灰水及雨水的淋滤作用,就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粉煤灰中元素的浸出特性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作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建设灰场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在进行挡灰坝体变形和稳定分析时,无不重视灰的工程性质。干贮粉煤灰的振动压实特性,是影响干贮粉煤灰其它工程性质的一个主要因素。已有的资料表明,干贮灰的压实容重无论是对灰体的渗透性、压缩性、抗剪强度和抗液化特性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针对韩城和石景山两电厂干贮灰场灰样进行室内振动压实试验,通过试验确定干贮灰的含水量控制范围和振动碾的最佳振动频率,以及振动历时对振动压实的影响,从而了解粉煤灰的振动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6.
南阳蒲山电厂灰坝三维渗流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蒲山电厂灰坝位于卧龙区紫山母猪岭山谷内,初期坝坝体为黏土均质坝, 1998年10月投入使用。目前灰面标高达214. 5m,电厂计划于近期进行一期子坝加高。运行期间,在灰场东、西排渗体处产生粉煤灰大量泄漏,导致粉煤灰灰面坍陷等问题。为了确保灰坝加高后初期坝的安全运行,针对初期坝现有排渗系统,利用三维有限元稳定渗流计算模型,对渗控系统的排渗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灰场渗控系统中只有东侧排渗系统工作正常,西侧排渗系统已被淤堵;若加高子坝,则需要增设新的排渗系统。  相似文献   

7.
渗透变形问题是湿法贮灰坝体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围绕秦岭电厂二灰场有代表性的三种灰样 ,模拟自然沉积灰和压实灰 (子坝填筑 ) ,在不同干密度状态下进行渗透变形试验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求得抗渗强度、渗透变形型式与粉煤灰干密度、颗粒级配、试验方法的关系 ,以及粉煤灰产生渗透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灰场的建设是火电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灰场水土流失的防治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湖南省耒阳火电厂为例,针对造成灰场水土流失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排放是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最大单一污染源,粉煤灰对灰场及其周边植被、土壤、大气、水体等都具有极大影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很长的持续性.笔者综合相关研究文献,分析粉煤灰的理化性质,揭示粉煤灰微量元素的组成特征,总结提炼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粉煤灰场对灰场及其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对灰渣场污染的治理提供建议,为灰场植被恢复、生态治理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北方地区许多燃煤发电厂的贮灰坝为粉煤灰坝体,在冬季运行期间,由于低温在坝内形成冰层,经常发生冰层冻胀并挤压灰坝混凝土护坡面板,导致面板滑移和土工布开裂。当气温回升时,风浪通过破裂的土工布迅速淘蚀灰坝内的粉煤灰,使坝体发生严重的坍塌破坏。为解决生产及工程实际难题,作者分析了灰坝面板材料的病害成因、与冰层间的冻结特性,对修补技术及修补材料进行了研究与对比,提出了采用PVC卷材覆盖面板的方法,可避免混凝土护坡面板被挤压受损。2006年3月,结合内蒙古丰泰电厂贮灰场近200m长遭到严重损坏的坝段,进行了修复试验。试验选用了PVC卷材覆盖面板,经当年冬季观察,起到了抗冰层冻胀挤压作用。经3年的运行,坝体及面板未出现冻胀损坏现象,贮灰场运转正常。实践证明这项技术是成功的,可用于寒冷地区粉煤灰坝及其它水工混凝土面板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粉煤灰水泥土在水质污染及冻害作用下的耐久性问题,开展了固化土宏微观物理力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宏观力学强度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分析了水质污染类别、冻融循环次数、固化剂配比、龄期等因素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微观结构通过渗透试验、扫描电镜试验(SEM)及X射线衍射试验(XRD)获得,分析了固化土的孔隙率及矿物成分等微观结构特性;通过结合宏微观试验结果,分析了固化土宏观力学强度及微观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冻害会降低固化土的抗压强度,削弱延长龄期对提高强度的有利影响;水质污染也会降低土的抗压强度,工业废水比生活污水影响更甚;污水环境下,化学侵蚀引起的高强度胶结物改变等原因降低了固化土中粘结物的粘结性能,由此引起的固化土微观结构改变导致了宏观强度的降低;此外,随着粉煤灰含量的增加,固化土的孔隙率小幅减小,渗透性却大幅提高,特别是在污水环境下,导致了固化土抗冻性能的减弱。  相似文献   

12.
将无沙大孔生态植被混凝土应用到水利护坡工程建设中,可以使混凝土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在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配合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增加粉煤灰、减水剂等,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沉浆厚度和沉浆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减水剂掺量越大,混凝土沉浆面积和沉浆厚度相应增大;减水剂、粉煤灰对无沙大孔混凝土强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灰渣的化学性质及贮放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灰、渣是燃煤电厂运行过程中排放的主要固体废料,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灰渣贮放引起的环境影响已成为电力环保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灰渣的化学组成特点、灰渣中元素的浸出特性及贮放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作了较系统地分析,提出了灰场环保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工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对粉煤灰混凝土在环境水中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粉煤灰混凝土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提供了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粉煤灰对水围压下混凝土的含水量及其动态力学特性的影响,对粉煤灰掺量为0、20%和40%的混凝土试件(F00、F20和F40)进行了不同水围压(1、3和5 MPa)和不同应变速率(10?5、10?4、10?3和10?2/s)作用下的动态压缩试验,同时还开展了大气环境中干燥混凝土试件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水围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含水量的影响,并结合含水量数据,进一步研究了粉煤灰掺量、水围压和应变速率与混凝土动态强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含水量随着水围压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在相同水围压条件下,F00混凝土含水量最大,F40次之,F20最小,说明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的含水量有显著影响。②可用三次函数描述了不同粉煤灰混凝土的含水量与水围压之间的关系。③不同水围压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单位体积含水量所对应的混凝土动态强度增加值与应变速率呈二次函数关系,并建立了不同水围压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增加值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脱硝粉煤灰拌制混凝土时产生刺鼻性气味,需要为脱硝粉煤灰氨含量检测提供方法依据。为此,参照水质氨氮测定方法标准、外加剂氨含量测定方法和氨气敏电极法检测10个电厂的粉煤灰样品,研究现行标准方法检测粉煤灰氨含量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氨含量在13~393mg/kg之间,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最大相差78 mg/kg,相对误差在8%~87%之间,检测方法的关键在于样品制备时如何将粉煤灰中的铵(氨)彻底转移至待测溶液中。研究表明,将5 g粉煤灰与200 mL蒸馏水混合,加入强碱NaOH调整混合液的pH值大于12后蒸馏,能够将粉煤灰中铵(氨)较彻底地转移至待测溶液中,残留量小于15 mg/kg,然后利用滴定法可以精确测定氨含量。蒸馏-滴定法可以作为实验室粉煤灰氨含量检测方法。另外,氨气敏电极法通过溶解、搅拌、过滤等步骤将粉煤灰中的铵(氨)转移至待测溶液中,检测结果与蒸馏-滴定法测定值相差-7~23 mg/kg,可用于快速测定粉煤灰氨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为加大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量,并保证混凝土经时损失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实验配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不同"补钙"量的泵送混凝土,对照相应实验室配合比设计的水泥混凝土,来研究不同掺量"补钙"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值及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掺量"补钙"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值及经时损失均有显著影响;当粉煤灰掺量在50%~60%、"补钙"量在5%~6%、并掺入2%的高效减水剂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值,降低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该实验研究成果可显著降低商品泵送混凝土的成本并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为大体积泵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在大体积混凝土中被广泛的使用,一般来讲,分选粉煤灰生产成本高,利用率低。我们不能单纯的追求产品的局部性能,应该从经济、资源利用率及产品性价比去确定所需的工程产品。本文从分选、磨细粉煤灰的生产、自身特性及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性能对比出发,简要介绍了分选、磨细粉煤灰的区别,可供工程建设中确定使用粉煤灰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水泥土及粉煤灰土进行了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单轴抗压试验研究,探讨并对比了冻融循环次数、养护龄期、干湿冻融对两种改良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冻融循环对改良土的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对削弱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越来越明显,然而对粉煤灰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仅在冻融循环初期较显著。改良土的抗冻性能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冻、湿冻对改良土抗压强度影响明显,相同冻融次数下干冻改良土的抗压强度高于湿冻条件下的抗压强度。通过对水泥土和粉煤灰土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发现粉煤灰掺料的颗粒粒径小于水泥掺料的颗粒粒径,因而填充土体细小孔隙效果更优。由于结冰温度随着毛细孔径的减小而降低,导致粉煤灰土的抗冻性能优于水泥土的抗冻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冻土改良方法从而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