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是重要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大大增加.现有的发电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是,仅南京市属工业电力缺口就在30%以上,致使20~30%的工业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生活用电也频频拉闸,电力工业滞后的“瓶颈”效应.影响了工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加快电力工业发展步伐.切实搞好城市供电、用电与节电规划.作为基础工作的发电量预测乃是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40几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增长速度非常快。1949年我国发电设备容量和发电量居世界第25位和21位,到1989年上升到第4位,成为仅次于美、英、日而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同时在技术上,已进入大机组、大电站、超高压、大电网,并将迎来核电站的时代。电力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能源。但是,我国的电力发展极不稳定,是在  相似文献   

3.
陆燕荪 《动力工程》2003,23(5):2615-2619
对我国未来20年的电力发展总量和一次能源结构进行了预测,指出电力工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提出了发电设备的发展战略,并介绍了发电设备重大工程项目及其关键技术、电网建设及其关键技术.表5  相似文献   

4.
截止到1995年6月30日,我国电力工业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电力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大关,达到2.033亿千瓦,其中1995年上半年新增大中型电力机组20台346.35,万千瓦。 我国自1882年开始有电,到1949年电力装机容量为184.9万千瓦,居世界第25位;发电量为43亿千瓦肘,居世界第21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电力弹性系数的概念 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中,会经常碰到电力弹性系数的概念。由于电力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电力工业发展的速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制约或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甚至通过电力发展的速度来估计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电力工业本身可利用电力弹性系数对电力发展进行中长期预测,研究电力工业应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判断电力工业是否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一般认为电力弹性系数,即通常所说的电能弹性系数是社会电力消费量与同期国民经济产出指标两个增长率之比,也可以说是二个增长速度之比。如果同期电力增长速度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大,那么电力弹性系数就大于1。一般认为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否则国民经济就受到制约。而一般电力增长速度是以发电量来衡量的,这样就出(?)问题。 二、利用电力弹性系数来考核电力工业发展是否适应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2001-2017年的发电量和电力消费量数据为基础,基于SPSS 22.0分别建立发电量(2,1,6)和电力消费量(2,1,2)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估计贵州省2018-2027年的电力供需量并与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的预测值进行误差分析比较,发现ARIAM模型预测得到的精度更高,再通过拟合验证ARIMA预测模型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2027年电力供需将下降为2017年的0.9倍,电力的消费需求有望超过发电量。该预测对于改善当前电力过剩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电力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供需平衡发生重大变化,重大工程举世瞩目,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开创新局面,电力供应保障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在电力发展中受惠。展望未来40年,我国电力工业仍将坚持改革开放方针,在改革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在开放中加强互赢合作,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优质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省当前电力供需形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缺电曾经一直困扰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电力工业一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多家办电、多渠道集资办电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七五"到"八五"10年平均每年发电量增长速度全国为9.45%、江西为7.99%的持续快速增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电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国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两个根本性转变初见成效。开始结束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呈现了总量相对充裕、结构需要调整的态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也不例外,同样一改长期缺电局面。一向"…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从1995年到2003年,我国发电量年均增长8.34%。其中:火电年均增长8.84%;水电年均增长5.10%;核电年均增长12.34%,是发展最快的电源。然而,我国人均用电量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1/6,电力供应在较长时间内将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能源瓶颈。  相似文献   

10.
自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Обнинская)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核动力在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已成为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门。按1987年初的统计,在世界新开拓能源总功率376000兆瓦中,核电占有277000兆瓦,而1986年总发电量增加了15000亿千瓦时,或者说全世界电力工业约增加了15%。1976~1985年间,在电力总装机功率的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两个根本性转变”初见成效。基本结束了计划经济年代的“短缺经济”状况,呈现了总量相对充裕,结构需要调整的态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也不例外,同样一改长期严重缺电局面。一向“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电力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1996年开始在全国发电量增长速度明显回落,江西省在1997年成为发电量负增长的少数几个省份之一。在这种形势下,我省电力工业面临的任务是什么呢?同整个国民经济特点相类似,在目前低用电水平下的电量需求虽然已经可以满足了,但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2.
正据5月24日中国电力网报道,据REN21最新年报显示,风能发电仅次于水力发电,已占可再生资源发电量的16%。海上风电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凭借海风资源的稳定性和大发电功率的特点,海上风能近年来正在世界各地飞速发展。根据2017年最近的统计数据,我国在建与已投产的风电累计发电功率已达到4.44GW,占全球总量的17.95%,稳  相似文献   

13.
朱成章 《中外能源》2013,18(7):8-12
中国电力工业与发达国家电力工业的最大差别是电价,发展中国家和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以大大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电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市场定价,电价较高,发展中国家是政府定价,定价较低。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生活电价严重偏低,我国工业电价低于OECD大多数国家,OECD大多数国家生活电价都高于工业电价,而我国生活电价还低于工业电价,所以我国生活电价严重偏低。为改变我国居民电价严重偏低的问题,我国自2008年开始研究实行阶梯电价。由于中国目前的电价严重偏低,中国电力工业因长期维持低电价而处于高负债和部分企业资不抵债的境地。国外电力投资商撤离中国,民营电力投资商撤离电力工业,五大电力集团煤电企业严重亏损,煤电新增装机容量不断减少。为此加快电价的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广东电力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占红  罗宏 《中国能源》2010,32(6):38-4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电力需求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有大幅度增长空间。而电力工业作为能耗大户,其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为实现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在电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广东省电力发展的能源资源和水土资源条件及环境质量、节能减排、功能分区和低碳等约束条件,并探索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电力发展的选择方向,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规划在总结回顾前10年节电工作的基础上,预测1995年和2000年全国电力需求,分析节电潜力,以及挖掘节电潜力应采取的节电措施及政策.从规划可知,若国民经济按9%的速度发展,发电量的增长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或稍大一些,才能满足全国用电要求.由于电力工业发展受资金、交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发电量增速较2013年呈下降趋势,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较2013年大幅下降,为1978年以来最低值。我国经济增速趋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电力需求将放缓,电力过剩时代即将到来。核电作为非化石能源中的主力能源,未来战略地位更加重要。核电走出去面临窗口期,应抓住"一路一带"战略契机,推动核电走出去。本文首先采用LEAP模型,考虑人口增长速度、城市化率、收入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以及经济结构等众多因素影响,预测了2015—2050年的电力需求量、电源结构、CO_2排放量。进而分析了影响新能源电力发展的原因和国内核电厂址现状,为我国核电加快走出去步伐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创新扩散模型,对我国"绿电"与"火电"未来各时点发电量进行了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替代规模与替代进程进行了耦合分析。结果表明:2020~2050年,我国电力结构仍将以"火电"为主,"绿电"发电量不断增加,占比上呈"M"型;"绿电"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水电与核电,水电与核电的开发潜力较大,未来5 a内将得到大力开发;目前风电产业已处于产业化发展阶段,风电市场基本趋于成熟,风力发电量也大体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总体上看,中国电力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电力消费增速虽大为放缓,但这种放缓受周期性规律支配。电力发展仍将在中长期阶段维持中速增长。我国"十三五"电力发展规划已经颁布。预计到2030年,电力装机将达到32×10~8k W左右,发电量将达到12×10~(12)k W·h,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将上升至接近50%,发电量比重上升至38%。我国现阶段既存在世界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8年4月22日发布2007年度电力监管报告,2007年,全国发电量达到32559亿kWh,发电装机总量再创历史新高。2007年,我国电力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全口径发电量达到32559亿kWh,同比增长14.44%。全国电力建设继续快速发展,共完成电力基本建设投资5492.9亿元。  相似文献   

20.
朱成章 《中外能源》2009,14(9):15-18
中国电力工业从1978年到2008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197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5712×10^4kW,到2008年已达到7.92×10^8kW。1978年全国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为23×10^4km,2008年已达到116.8×10^4km。从1996年起,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电力工业建设速度居世界首位。我国电网规模和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农村基本实现户户通电,农村通电率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2008年我国燃煤电厂总的能源效率为43.19%.已居世界首位,烟尘排放水平基本与发达国家持平。从2004年开始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2008年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1×10^8kW。中国核电建设进入全力提速阶段,可再生能源发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