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压对Y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数值模拟对Y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87MPa~145MPa范围内5条不同内压的加载路径的成形过程,分析了过渡区内凹、支管高度不足等缺陷产生的原因和内压为116MPa时零件成形过程中典型位置的壁厚变化,以及内压对零件壁厚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06MPa~126MPa为成形Y型三通管合适的压力区间,但不同内压成形的零件最小壁厚不同。  相似文献   

2.
内高压成形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高压成形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在基础理论方面,利用平面应力屈服椭圆描述典型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应力状态及壁厚变化趋势;揭示变径管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壁厚分布规律以及多边形截面环向的壁厚分布特点;指明整形阶段圆角充填时存在极限圆角半径;发明了用于测量管材环向力学性能的管材环向拉伸实验方法。在工艺关键技术方面,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对大直径薄壁复杂管件的需求,发明了Y型薄壁三通管两步成形方法、双层管充液弯曲方法,试制出超薄Y型三通管、整体不锈钢进气道及弯管零件。在工业应用方面,研制了合模力最大达55 MN的工业生产用大型内高压成形机,并成功地用于轿车底盘零件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3.
基于Dynaform软件平台,建立Y型三通管热态内高压成形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以左右冲头进给量、中间冲头后退量和内压力为因子,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得到了三通管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支管高度和最小壁厚两个目标参数.探讨了各因素影响指标的主次顺序,采用综合平衡方法,获得了优化的加载路径.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的工艺方案可以得到综合质量较高的的Y型三通管.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液压胀形和挤压成形的Y型三通管充液挤压成形工艺.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成形工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主要缺陷以及内压大小、内压加载路径、摩擦系数对三通管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壁厚分布不均匀和起皱.内压大小对起皱起决定性作用,当内压在30MPa以上时,起皱消失.当...  相似文献   

5.
对于Y型三通管,由于其结构的不对称性,内高压成形过程中左右冲头的轴向补料比对成形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补料比对Y型三通管的壁厚影响规律以及成形中产生的缺陷.结果表明:成形后零件左侧过渡区圆角处壁厚最大,右侧过渡区圆角处次之,枝管顶部壁厚最薄;增加补料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枝管部分的壁厚减薄,但过度加大左右补料比,会使试件左侧圆角处产生内凹缺陷.  相似文献   

6.
对薄壁Y型三通管的内管压成形进行研究。通过轴向补料,管材可以被推入模腔从而获得更高并且相对减薄率小的支管。但是Y型三通管的导向区较长,在内压作用下管材和模具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材料难以流入支管。提出了采用多段式冲头用来改变导向区的内压分布并且减小导向区的摩擦力的方法。对铝合金Y型三通管进行内高压成形实验,采取两种方案,分别使用传统冲头和多段式冲头进行对比。对壁厚分布和减薄率分布进行研究,并对使用不同冲头的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中易出现的破裂和起皱等问题,为提升三通管的成形质量,选择最小壁厚与胀形高度等关键参数作为管件成形质量的评价指标。首先借助内高压成形设备开展T型三通管的实验研究,获取三通管成形的关键参数,并利用非线性软件DYNAFORM对T型三通管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的正确性。基于此采用正交试验法对T型三通管的加载路径进行优化,提出所选工艺参数范围内的最优加载路径,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数值仿真与正交试验法获取加载路径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并为相关管件的内高压成形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内高压成形是以某种传力介质,使管材成形的一种现代塑性加工技术.与传统工艺制造出的三通管相比,内高压成形的异径三通管质量高(强度高、精度高),且成本低(减少成形和装配工序.本文进行了异径三通管内高压胀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分析了异径三通管成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用纯石蜡为胀形传力介质,成形结果较理想;几何尺寸也是较重要的参数;轴向压力为17MPa~22MPa、平衡压力为3.5MPa~4.5MPa时,成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Dynaform软件平台,建立了Y型异径三通管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Y型异径三通管热态内高压成形过程、成形缺陷、等效应变分布。探讨了初始管坯长度、左右冲头轴向进给量与成形支管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到了相同支管长度下成形不同Y型夹角三通管所需的左右冲头进给量。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管坯长度减小,支管高度随之增加;在左右进给量相同的情况下,左侧金属流向支管阻力更小,支管高度增加明显;随着Y型夹角的增大,右侧冲头进给增加,轴向补料比减小,总补料比增加,当夹角为90°时,左右补料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薄壁Y形管为例,进行Y形管有限元建模。运用Dyna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内高压成形数值仿真,探讨Y形管成形规律、主要缺陷形式及缺陷产生位置;分析几何形貌参数、摩擦因数和加载路径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选取起皱间隙和贴模长度作为逻辑控制输入,评价成形状态;为优化Y形管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将成形过程分为4个阶段进行模糊控制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加载路径优化后,充模效果获得较大提升。将内高压成形工艺和模糊控制系统应用于某汽车排气系统Y形歧管,进行结构改进与成形工艺优化,获得了满足质量的合格零件。  相似文献   

11.
1 CurrentSituationofAutomotiveE missionsNowadays ,withthegreatdevelopmentofautomobileindustry ,thequantityofau tomobilesinChinaisincreasingrapidly .Automotiveexhausthasbecomeabigpol lutionsource ,therefore ,howtoeliminateandcontrol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o…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排气歧管材料的技术要求:包括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抗氧化、抗生长性能。列举了常用铸铁排气歧管的基体组织和最高工作温度,以及各类耐热铸铁在汽车排气歧管上的应用发展状况。指出由于耐热铸铁已不能承受目前的排气歧管的工作温度,国内外开始探索耐热铸钢在汽车排气歧管上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研发的奥氏体耐热铸钢排气歧管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3.
贵金属催化净化汽车尾气中稀土氧化物的助催化和稳定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俞守耕 《贵金属》2002,23(2):66-70
面临日趋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采用同时进行CO和烃类氧化,NOx还原的Pt/Rh系三效催化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汽车污染控制中使用助催化剂CeO2,是今天稀土氧化物最重要的应用,Ce^3 /Ce^4 在氧化/还原条件下可以贮存/释放氧,扩宽了中心接近化学计量的催化剂活性工作带,氧化铈促进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而降低反应温度。当前三效催化剂中,采用CeO2-ZrO2混合氧化物反映了发展紧偶催化剂的最先进的工艺。含少量Ru、Rh、Pt等贵金属的稀土钙钛矿型氧化物有可能成实用的净化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是铂族金属重要的二次资源。介绍了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状况,重点综述了从失效汽车尾气催化剂中回收铂族金属的富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火法技术的金属捕集法及氯化气相挥发法,湿法技术的活性组分溶解法、载体溶解法、全溶法及加压高温氰化法等,对这些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稀土-锆复合氧化物在汽车尾气净化中有两种重要应用:氧传感器电解质和三效催化剂(TWC)助剂.本文简述了稀土-锆复合氧化物在这两种应用中的作用机理,介绍了氧传感器中ZrO2的稀土掺杂改性,以及CexZr1-xO2固溶体作为催化助剂的研究现状,并对稀土-锆复合氧化物在汽车尾气净化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霞  饶文 《贵金属》2004,25(1):61-66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已成为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科学地评价催化剂产品质量,考核其性能寿命指标便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中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汽车废气分析测试方法,着重叙述了3种催化剂评价方法,指出探索科学完善的催化剂评价测试方法对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万仁芳 《现代铸铁》2011,(Z2):15-22
介绍了汽车排气歧管的功能、结构特点和失效形式,认为排气歧管材料应耐热性好、耐热疲劳性好、高温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和铸造成形性好。概述了我国排歧气管用材料现状及发展动向,指出铸态高铁素体量球铁、蠕墨铸铁、中Si-Mo球铁、高Ni奥氏体球铁排气歧管的生产要点。  相似文献   

18.
管材液压成型是一种生产中空轴类零件的成型技术,其在汽车和航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液压成型工艺--管材外高压成型;并综述了外高压成型(EHF)的基本原理、外高压成型优点、研究现状、应用范围、适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