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巴山腹地的四川万源市,素有“山高河水浅,天 早三日水断流”之说,水源奇缺一直阻碍着山区农民脱 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86年万源市为完成力争 2000年前基本实现山区微型水利化的奋斗目标,开始 以户兴建微型水窖,抓好早片死角综合治理,在大竹、 旧院等乡镇试点建成了微型水窖1100多口。在该市被 列为全省23个微水建设试点片之一后,他们又在茶 垭、红旗等乡建成高标准微型水窖250口,加上面上建 成的微型水窖,全市共建微水工程2500处,总蓄水达6 万多立方米。微水工程解决了全市3万多人及3.7万 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恢复改善了5万多亩农田灌溉。 山区农民称这一投资少、见效快的小水窖为富乡裕民 的“鱼水工程”!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电局委托巍山县水电局设计兴建竖井式圆弧竖水窖获得成功。这一办法采用水泥预制板成批生产水窖建筑材料,不仅结构合理,牢固耐用,而且每兴建一个蓄水20立方米的水窖,可节约资金180元。按此计算,全州山区每户1个水窖,可节约资金2520万元,图为巍山县水电局负责同志正在工地检查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山区开发建设速度的加快,坡耕旱地和旱作果园浇水困难,已成为唐山市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近两年来,通过试点,小型水窖集雨工程在唐山市发展迅速,并在1999年严重干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发展水池水窖是解决坡耕旱地和果园缺水的有效途径。 一、山区水窖发展情况 1、数量。唐山市的水池水窖建设是从1997年起步的,首先在迁西县石庄子、太平寨、遵化市二道岭等地进行试点,得到当地群众认可,并于1998、1999年开始推广,发展迅速。截至1999年底,全市共建水池水窖近4000个,总…  相似文献   

4.
集雨水窖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安阳市在西部山丘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大力开展集雨水窖工程建设,建成各类水窖、水池10万多处,增加蓄水能力达400多万立方米,发展窖灌面积近2万hm2。集雨水窖工程建设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山丘区饮水困难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有效改善了当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文章分析了集雨水窖与较大型蓄水工程相比的优势,介绍了水窖的选址、建设应用和施工情况,集雨水窖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及建设集雨水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南部山区针对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发展了集雨水窖节水灌溉工程。介绍了适应宁夏南部山区实际情况的两种主要集雨水窖类型、集水场建设参数和节水灌溉方法 ,阐述了集雨水窖工程的适应性 ,分析了水窖集雨工程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践证明 ,集雨水窖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水保型旱作农业 ,提高了雨水资源利用率 ,具有发展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浅议山区小水窖工程规划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水窖是指在地表以下人工构筑的蓄水设施,其作用是储蓄天然降雨或通过引水管(沟)将沟溪、泉水等输送到窖中蓄存,供山区人畜饮水或抗旱灌溉.文章阐述了小水窖工程的作用及规划原则、内容,提出小水窖工程规模确定方法,从窖址选择、设计思路、技术要求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小水窖工程结构形式选择,并以湘西山区某一小水窖工程设计为例,探讨小水窖工程规划设计方法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7.
西南边远山区发展经济离不开水源,修建水窖是基础工作之一。作为一种微型水利工程,在山区地形中设计水窖,结合山区地形的特点,根据埋深分为"全露型"、"全埋型"和"半埋型"。通过对山区地形设计中的一般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利用有限元ANSY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各类典型水窖的应力应变结果,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在同类水窖设计中可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地形多样,既有平原、圩区,也有丘陵地区、山区。由于丘陵山区骨干水源工程少,抗旱难度较大。2001年大旱以来,安徽省皖南山区部分县结合实际,在高效经果林的高山地区修建水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水窖建设的主要启示,分析了安徽省在皖南高山地区和淮北部分丘陵区修建水窖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窖在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中的应用及结构型式的改进孟庆扬,曹淑广(沂南县粮援项目办公室)水窖是解决山区水源较远或当地无水源的一种饮水工程。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便于当地群众自发性施工,水源主要为山泉。几年来的应用证明,水窖是解决山区人畜吃水的一种可...  相似文献   

10.
水窖是收集天然降雨和闲散水源,供人畜饮水、农作物保苗用水,是当前解决山区冬春初夏干旱行之有效的办法。水窖适用于山区1家1户集雨供水和旱地集雨灌溉工程蓄水。小水窖具有质量可靠、施工方便、省材省工、成本低廉、干净卫生、管理方便、建设周期短、群众易接受等优点。景东县小水窖成为景东山区农民群众的“饮水池,致富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连续干旱造成我县北部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为缓解供需矛盾,保证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的途径是修建集雨水窖。对水窖的结构、施工方法、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连续干旱造成我县北部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为缓解供需矛盾,保证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的途径是修建集雨水窖。对水窖的结构、施工方法、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前 ,甘肃有 32 0万亩干旱土地依靠集雨水窖得到补充灌溉。截至 8月底 ,甘肃省已累计建成集雨水窖 138万眼 ,按每眼窖平均集蓄 30m3雨水计算 ,百万集雨水窖一年可集水 4 140万m3,相当于一个中小型水库的容量。在甘肃定西等干旱山区 ,每家每户都有 1眼甚至 10多眼集雨水窖。干旱的黄土高坡 ,经常可见成片的集雨窖。人们甚至将一座山顶削平 ,建成蔚为壮观的集雨窖阵。因为有了水 ,庭院经济为黄泥小屋点缀了绿色 ;赤黄的旱塬增添了勃勃生机。集雨技术是甘肃省的一大创举。它为解决既缺地表水 ,又缺地下水的干旱地区农业用水 ,开辟了投资省、…  相似文献   

14.
网上快车     
850万元善款捐建西部水窖   在“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知名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 7家企业首批捐款 850万元以用于帮助西部干旱地区修建水窖。   据了解,我国西部地区约有 1300万人存在缺水困难,其中约有 50万户人家近 300万人严重缺水。而 1000元修建一眼水窖对于西部贫困家庭来说却是笔巨款。为此,全国妇联推出修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捐赠活动。同时,由全国妇联、北京市政府、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义演活动将于 12月举行。此次义演活动募集来的资金将首先用于帮助西部干旱地区修建水窖。 …  相似文献   

15.
孟庆阳  曹淑广 《治淮》1997,(1):45-46
沂南县属温带季风区,西部为山区,冬春两季干旱少雨,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降雨分布不均,造成山区群众季节性缺水。我们曾采取了如打深井、大口井及引季节山泉等形式,解决了许多群众的饮水困难。 对于居住分散,又无法用自来水解决的部分村庄,我们采取了水窖方式,即丰水季节用喷灌机械将水抽到水窖中,贮存起来,待枯水季节时饮用。最近,我县在岱庄乡大良村及马牧地乡沙山村做了一个试验,利用季节泉与水窖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饮水困难,很受群众欢迎,在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在山区,因土地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灌溉成本高,主要利用塘坝、坑塘、水池、水窖、大口井、平塘、机井等山丘区分散水源进行应急节水灌溉。山东省这一区域控制灌溉面积有15万公顷。  相似文献   

17.
唐山市丰润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规模雨水集蓄工程建设,目前已兴建各类水池水窖3000多座,蓄水容积8万多m3。为了解决雨洪资源由于缺乏动力设施利用困难的问题,该区引进了无须配套电力和机械动力的手动往复式双向真空提水泵作为集雨工程的配套取水设施。为了解双向真空泵在山区集雨工程中应用的适应性与经济指标,与适于山区应用的滴灌、小管出流、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宜昌县在长期解决山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实践中,成功地摸索出了一种利用地下水窖、有效储蓄地表径流,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好办法,被当地群众誉为“天河水窖”。该水窖具有结构合理、投资少、水质卫生、不占地等优点,具有推广应用价值。1995年该县兴建水窖1000多口。今年,宜昌县委、县政府把兴建“天河水窖”列为全县“九五”期间农业科技十大推广项目之一,计划当年兴建水窖3000口,一个兴建“天河水窖”的热潮正在全县兴起。 宜昌县境内虽然有大小河流50条,但仍是一个缺水的县份,由于降雨量在不同的地区与季节很不均匀,不少的水是以洪水的形式白白流走,再加上地质构造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山谷溶洞多,石灰岩遍及17  相似文献   

19.
汉阴县具有较好的水源条件和充裕的建筑材料,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潜力大。县内具有三种地貌形态,河谷阶地以挖潜改造堰塘为主,适当发展水窖工程。低山丘陵区,以修建、改造堰塘为主,水窖为辅,对水平梯地较集中的易旱区水窖为主,以修建、改造堰塘为辅。中低山区适宜发展水窖工程,以提高粮食单产,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水窖在山区人畜饮水中的作用内县獐乡政府霍建堂内丘县獐乡采用水窖蓄水方法缓解了当地水源不足矛盾,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取得了较好效果。獐乡地处深山区,十年九旱,水源奇缺,历来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全乡共有21个行政村,1770户,6500人,耕地面积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