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
3.
4.
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芳  李缉银 《辐射防护》1994,14(4):276-283
本文报道了陕西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以25km×25km的网格均匀布点,共布设网格点359个,另外布设各类加密点433个。调查结果表明:(1)陕西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的加权均值分别为62.0、63.0和61.0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为63.0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100.0和98.0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32.0和31.0nGy·h ̄(-1),室外分别为37.0和36.0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30.0和131.0nGy·h ̄(-1),室外均为99.0nGy·h ̄(-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5、0.28和0.83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1.63、0.83和2.46×10 ̄4人·Sv。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放射性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对深圳市环境放射性异常带进行识别,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沿NE、NW向断裂带附近土壤氡活度浓度和花岗岩出露区岩石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出深圳市范围内主要有3条放射性异常带。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海海域环境放射性水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中国在过去40年中对近海海域环境放射性的调查结果,介绍了中国近海海域中天然和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水平,海洋生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与累积,以及海洋沉积物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的溯源性实践和经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治俭 《辐射防护》1990,10(4):259-266
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的溯源性是测量质量保证的核心。本文叙述了与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溯源性有关的一些问题:简要介绍了溯源性的概念及其演变;总结了本实验室近几年来在环境样品放射性测量中的质量保证工作,涉及标准的传递、参考物质的制备、Ge(Li)谱仪对体源的效率的刻度、以及比对测量等溯源性实践活动。本文还讨论了溯源性的保持,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83—1990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主要报道1983—1990年间国家环保局组织的、以摸清环境天然陆地γ辐射现状水平和分布为主要目的的中国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及其结果。在全国基本以25×25km网格均匀布点,并在核企业、伴生矿和可能存在人工污染源等地的周围加密布点;共布设网格点14762个(其中25×25 km 和50×50 km 的网格点共8805个),各类加密点计14112个,总计测点数为28874个。由8805个网格点的调查结果统计而得的主要结果为:(1)原野γ辐射剂量率(均指离地面1 m 高处空气吸收剂量率,下同)范围为(2.4—340.8)nGy/h,按面积和人口加权的均值(±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62.8(±31.2)和62.1(±27.4)nGy/h。(2)道路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3.0—399.1)nGy/h,按点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1.8和21.5nGy/h;道路与原野γ辐射剂量率比值的平均值为0.98。(3)室内γ辐射剂量率范围为(11.0—418.5)nGy/h,按人口加权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99.1和36.4nGy/h;室内与原野的γ辐射剂量率比值的平均值为1.64。(4)宇宙射线剂量率(不包括中子贡献),室外范围为(26.7—189.3)nGy/h,按点和按人口加权均值(±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39.9(±6.5)和32.5(±3.6)nGy/h;室内的范围为(10.0—165.8)nGy/h,按点和按人口加权均值(±单次测量标准差)分别为35.4(±5.3)和28  相似文献   

9.
秦山核电厂气载放射性释放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评价了秦山核电厂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环境的影响。应用现场及风洞大气扩释实验结果和厂址周围的人口与食谱调查资料,估算了秦山核电厂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条件下释放的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对公众产生的个人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有效剂量当量。计算结果表明,正常运行时厂址边界(0.5km)处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为2.7×10~(-2)mSv/a,该剂量的大部分来自~(137)Cs 的食入(主要由地表湿沉积引起);80km 范围内的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1.1人·Sv/a,归一化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3.7人·Sv/GW(e)·a。文中还给出了事故情况下剂量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省一般以25km×25km网格布点,在交通不便、人口稍少的地区以50km×50km网格布点,考虑城镇人口密集和不同土壤类型等,适当加密布点。共布设测点776个,其中网格点221个,加密点555个。调查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3.5、58.5和54.2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加权平均值为58.4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按网格加权平均值分别为85.2和78.9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份(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8.6和28.1nGy·h ̄(-1),室外分别为32.4和32.2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不包括中子)剂量率,按网格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09.7和112.8nGy·h ̄(-1),室外分别为84.8和91.0nGy·h ̄(-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26、0.48和0.73mSv,所致全省居民集体年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年一月,应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邀请,法国海洋放射生态学专家P.GERMAIN博士和S.CHARMASSON博士到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做了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对法国的海洋放射生态学研究情况作了简要的介绍。本文系根据这次报告会的有关资料整理而成对法国的以供国内同行参考。一、法国海洋放射生态学组织机构介绍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对海洋放射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La Hague海洋放射生态学实验室(LRM)和Toulon海洋站(SMT)进行。LRM实验室座落在北部芒省海岸,建于1963年,其主要设施于1968年建成,共有15名研究人员。LRM与法  相似文献   

12.
西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姚可  秦汉云 《辐射防护》1994,14(4):267-275
本文报道了西藏自治区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的方法和结果。全区以50km×50km的网格布点,实测网格点189个,各类加密点136个。调查结果表明:(1)西藏自治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面积和人口的加权均值分别为82.0、78.0和84.2nGy·h ̄(-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平均值为83.3nGy·h ̄(-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118.2和118.7nGy·h ̄(-1);(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不包括中子成分,下同)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102.9和96.6nGy·h ̄(-1),室外分别为121.4和112.1nGy·h ̄(-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21.2和215.3nGy·h ̄(-1),室外分别为203.4和196.3nGy·h ̄(-1);(6)宇宙射线、天然γ辐射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88、0.67和1.55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18、0.13和0.31×10 ̄4人,Sv。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方法探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氡(222Rn)含量在土壤和空气界面及大气中空间的影响。综合了不同的原地氡测量方法,并在1∶50000地质图和U、Th含量基础上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类。以铀含量分布范围较广的变质岩和花岗岩为特征的法国西部的某海西期一稳定基底区,证实了本方法的优点。如果把各种岩性及其铀含量作为氡源的话,它们很可能是控制室外环境氡浓度的主要参数。事实上,氡最高浓度(在空气中≥100Bq·m-3,土壤表面≥100mBq·m-2·s-1)是在铀平均含量超过8×10-6的岩石(即相当于过铝质浅白色花岗岩或变质花岗岩的产铀花岗岩)上才会测得。  相似文献   

14.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环境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常青 《辐射防护》1990,10(2):121-131
本文介绍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各国实施环境监测的概况,环境介质中核素的含量水平,人员受照射途径及体负荷量监测结果,剂量估算及预测,烟云中物质在环境中转移的特点,应急干预水平的应用和防护措施的效果,以及该事件对环境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核电是瑞典的主要电力能源。1986年,这个具有830万人口的国家消耗电能约130TWh(1.3×10~(11)kWh),是世界上人均用电量最高的。自1971年以来已有12座轻水反应堆(LWRs)投入运行,其中最新的两座于1985  相似文献   

16.
杨胤  陈何伟 《辐射防护》1992,12(1):57-61
本文介绍核工业环境数据库系统。该系统包括九个关系型数据库,共48个关系。在每个库中定义了若干统计实体,用实体属性反应所关心的统计项目和实体间的联系。该系统建立在 Micro-VAXⅡ小型机上,使用该机提供的 RDB/VMS 关系型数据管理软件和 CDD 公共数据字典。管理应用程序用 FORTRAN 语言编写,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全面使用屏幕管理和窗口技术,提供了十分友好的用户界面。该系统可以以全屏幕的方式,为用户实现数据输入(文件方式和键盘方式)、与/或检索、修改和删除等多种功能。系统还提供了21种专用统计报表,并具有报表自动生成功能。  相似文献   

17.
某退役铀矿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对安徽省某退役铀矿的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尾渣掩埋坑周围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远高于安徽省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值,原铀水冶厂遗址处种植的青菜,黄豆中∧238U的含量高出对照占业个量级。土壤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含量均高于安徽省土壤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含量,部分采样点的∧226Ra含量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1983—1990年)概况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本文介绍在1983—1990年间国家环境保护局组织的以全面摸清我国环境天然放射性现状水平、分布及其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的结果和方法的概要。在全国960万km~2。面积上(不包括台湾省),基本以25×25km 网格均匀布点调查了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分原野γ辐射剂量率 D_原,道路γ辐射剂量率 D_道和室内γ辐射剂量率 D_室;均指离地面1m 高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此同位布点,同时采集土壤样品,调查了土壤中~(238)U、~(226)Ra、~(232)Th 和~(40)K 含量;还与非放射性监测同位布点调查了各类水体中的 U、~(226)Ra、Th 和~(40)K 浓度。并在核企业和可能发生人为污染的地区周围作了加密布点调查。调查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按全国8805个网格点统计的 D_原按面积、按人口加权均值分别为62.8、62.1nGy/h。(2)D_道按网格点加权均值为61.8nGy/h,道路和原野γ辐射剂量率比值的平均值(?)0.98。(3)D_室按人口加权的均值为99.1nGy/h,(?)=1.64。(4)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点和按人口加权均值,室外分别为39.9和32.5nGy/h,室内分别为35.4和28.5nGy/h。(5)天然γ辐射和宇宙射线所致我国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55和0.26mSv。(6)按7777个网格点统计的全国土壤中(干样)~(238)U、~(226)R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学林  李文元 《辐射防护》1993,13(2):131-135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江河、湖泊、水库、泉、井和自来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的调查结果。全区共设采样点178个,采集平、枯两期水样326个。调查结果表明,全区绝大部分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属正常本底水平,个别水样核素浓度偏高。  相似文献   

20.
唐绪兴  梁维华 《辐射防护》1993,13(3):204-212
本文报道了天津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天津市市区以1 km×1 km 网格布点154个,郊区以5 km×5 km 网格布点79个,滨海区和郊县以10 km×10 km 网格布点100个,共布设网格点333个。调查结果表明:(1)天津市原野γ辐射剂量率按面积、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57.5、59.5和58.4 nGy·h~(-1);(2)道路γ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均值为49.2 nGy·h~(-1);(3)室内γ辐射剂量率按人口和网格点加权均值分别为92.7和93.2 nGy·h~(-1);(4)宇宙射线电离成份(不包括中子)所致空气吸收剂量率按测点和人口加权均值,室内分别为25.9和26.0 nGy·h~(-1),室外均为29.7 nGy·h~(-1);(5)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测点和按人口加权的均值,室内分别为119.1和118.6nGy·h~(-1),室外分别为88.1和89.2 nGy·h~(-1);(6)天然γ辐射、宇宙射线和天然贯穿辐射所致的天津市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0.49、0.24和0.73 mSv,所致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分别为4.0×10~3、1.9×10~3和5.9×10~3人·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