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119255雷达接收机噪声误差的分析与测量[刊]/张大彪//现代雷达.—2001,23(2).—73~76(D)介绍了雷达接收机噪声及其相关函数的特点。对噪声经过窄带滤波、检波电路后的变化及其对雷达跟踪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噪声随机误差的测量方法。参30119256一种新型的 S 波段天气雷达发射机[刊]/陈之政//现代雷达.—2001,23(2).—54~56(D)  相似文献   

2.
0623862基于改进SUSAN原则的小目标检测算法[刊,中]/毕务忠//激光与红外.—2006,36(6).—504-507(G) 0623863一种提高雷达系统输出信噪比的方法[刊,中]/施文武//电讯技术.—2006,46(3).—153-155(G)在给定雷达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后,系统输出信噪比直接影响雷达的作用距离。采用距离分段加权技术,可以减小加权引起的信噪比损失,从而提高了雷达的作用距离。给出了泰勒窗函数在距离分段加权中的应用,事实已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参4 0623864 S模式与军用敌我识别[刊,中]/兰鹏//电讯技术.—2006,46(3).—139-143(G) 0623865一种设计最佳FSK/PSK雷达信号的方法[刊,中]/汤善武//电讯技术.—2006,46(3).—62-65(G)研究了一种设计最佳FSK/PSK雷达信号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雷达目标的回波信息,通过不断循环迭代学习来设计最佳FSK/PSK雷达信号,使目标  相似文献   

3.
0623261 MIMO信号检测中软信息计算的简化方法[刊,中]/应必东//电讯技术.—2006,46(3).—57-61(G)编码的多入多出(MIMO)迭代接收技术,是一种高频谱利用率、高性能的接收技术。本文对这种迭代接收机进行了分析。为便于硬件实现,利用QAM调制的特性,对MIMO信号检测中的软信息计算提出了简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简化方法对系统性能影响很小。参5 0623262一种基于EM算法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刊,中]/仲国栋//电讯技术.—2006,46(3).—48- 51(G) 0623263 OFDM发射接收模块的设计[刊,中]/陈振光//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6).—103-105(L)论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宽带无线通信系统OFDM发射接收模块设计,并介绍了Turbo编码与IFFT电路,这在宽带移动通信中至关重要。参4  相似文献   

4.
0309782一种新的多线性调频信号时频表示[刊]/李英祥//电子学报.—2002,30(12).—1879~1881(K)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线性调频信号时频表示的方法。首先由 Radon-Ambinguity 变换设计出线状核函数,以去除噪声和多线性调频信号之间的交叉项在模糊域中的影响,再通过二维傅立叶变换得到一种新的时频表示。仿真实验证明了此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噪声和多信号之间交叉项的影响,在低信噪比下也十分有效。参4  相似文献   

5.
0305742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谱增强新方法[刊]/郭业才//数据采集与处理.—2002,17(3).—244~247(D)0305743水听器的在线性能[刊]/陈莉//声学与电子工程.—2002,(3).—47~49(D)0305744高频水声信号空间相关特性研究[刊]/王明洲//声学与电子工程.—2002,(3).—22~26(D)本文介绍了一个高频水声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结构及水下换能器基阵的布阵形式。利用此采集系统采集的实际数据,研究了目标回波、海洋混响和噪声的空间统计特性,并给出了统计曲线。参5  相似文献   

6.
导航与制导     
9915781GPS 数据的视频字符叠加器设计[刊]/秦旭//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9,19(2).—32~35(D)9915782用两片 IC 组成完整的 GPS 接收机[刊]/陈汝全//电子技术应用.—50~51(D)用一对完善的 IC,RF(射频)前端 STB5600和微控制器(单片机)ST20-GP6构成了一个低价、紧凑而完整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接收机,可应用于新的市场,比如娱乐电子学和移动通信领域。参19915783光纤陀螺的最新进展[刊]/盛钟延//红外与激光工程.—1999,28(3).—59~63(G)光纤陀螺从提出至今仅20余年,但其从原理、实现到改进的发展过程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文中简述了  相似文献   

7.
0009602高动态多普勒频率的最大似然估计器〔刊〕/王晓湘//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0,23(1).—61~65(K)采用泰勒级数展开的形式表示高动态的多普勒频率参数,推导并实验分析了对各阶频率参数估计的最大似然估计器(MLE);计算机模拟采用 FFT 处理方法,给出了算法对所模拟的接收机动态的估计均方根误差和失锁概率。参3  相似文献   

8.
电视接收机     
9908102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展望[刊]/林连魁//电视技术.—1999,(1).—18~21(V)分析了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的分类及组成,并着重介绍了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参49908103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芯片介绍[刊]/王璇//通信与广播电视.—1998,(4).—13~22(C)本文简要介绍了 LSI Logic 公司的数字卫星接收机(机顶盒)芯片 L64724、L64108和 L64005的功能及信号运用。参3  相似文献   

9.
0623567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分析与技术展望[刊,中]/何家武//电讯技术.—2006,46(3).—1-7(G)详细探讨了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概况、设计原则、问题和折衷考虑,提出了宽带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模型以及卫星星座设计选择,讨论并分析了宽带卫星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以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参7 0623568 CDMA直放站引入噪声的分析及对策[刊,中]/关瑞霞//电子科技.—2006,(6).—43-45(D)重点分析了噪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噪声注入裕量NIN和基站噪声的增加量ROT的折中的相应解决方案。参4 0623569 Logistic混沌扩频序列及其在DS-CDMA系统中的性能分析[刊,中]/张剑//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6,31(2).—62-65(C2)研究了一种混沌序列的产生方法-Logistic映射  相似文献   

10.
电路总论     
0623019 768×576的红外扫描成像电路设计[刊,中]/杨裕亮//激光与红外.—2006,36(6),—466-468(G) 0623020高速数字电路信号完整性设计[刊,中]/曲伟//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3).—106-116(L)随着电子产品日愈复杂,电路板工作频率不断提升,从而导致信号完整性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阐述了高速电路的概念,列举了典型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如反射、串扰、电源和地噪声、定时等,提出信号完整性设计中所应遵循的设计方法,如控制走线长度、特征阻抗控制与计算,仿真技术等,并讲解了真实的设计案例,具有工程应用实际参考价值。参3 0623021有限域求逆器的设计与VLSI实现[刊,中]/沈晓强//中国集成电路.—2006,15(6).—44-47(C)基于费马定理,提出了设计有限域GF(2m)上求逆器的改进方法。该方法不采用正规基来实现平方运算,也不仅仅采用一般的平方器和乘法器实现求逆运算,而是直接设计了求元素幂次的电路,达到了较低的延迟。同时结合例子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求逆器已经在RS解码器中得到了应用。参7  相似文献   

11.
0503473GPS 信号转发式干扰效能分析[刊,中]/亓强//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18(3).—34-36(D3)转发式干扰是一种对抗 GPS 信号的新设想,本文分析了对 GPS 接收机实施转发式干扰时的干扰效能和干扰距离,得出干扰距离、功率及 J/S 关系曲线,证实了转发式干扰的干扰效果。参40503474杂波环境中的单目标跟踪方法仿真研究[刊,中]/钱琼芬//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18(3).—20-21,24(D3)研究了杂波环境中的两种目标跟踪方法:最近邻法和概率数据关联法。计算机模拟仿真了在不同杂波密度环境中,两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最近邻法适用于低密度杂波环境,高密度杂波环境中需要采用概率数据关联算法进行跟踪。参6  相似文献   

12.
0213614一种高性能数字中频接收机的设计及实现[刊]/王金础//现代雷达.—2002,24(1).—71~73(D)采用中频回波和中频相参信号联合相干处理,现场采样,现场处理,远程传输的体系结构实现了高性能数字中频雷达接收机,其性能可以满足现代高性能雷达系统的需要。参6  相似文献   

13.
0102683单动调式陀螺寻北系统及其转位方案[刊]/杨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32(5).—499~503(E)0102684用 GPS 实现空中多目标的实时测量(刊]/熊志昂//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2000,8(4).—18~20,42(K)根据 GPS 测量的原理提出了用 GPS 实现空中多目标实时测量的方法。并介绍了 GPS 多目标测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分时接收和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参2一种城市110报警服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见0103467)飞机导航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见0102765)二位置陀螺寻北仪静态误差分析(见0102676)  相似文献   

14.
0523655智能光网络的多域生存性技术研究[刊,中]/崔延军//量子电子学报.—2006,23(3).—420-423(L)自动交换光网络是传送网的发展趋势,而快速高效的生存性是其重要特点。介绍了光网络生存性,重点分析了多域网络和域间路由问题,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实现多域网络的生成性方法。参7 0623656卫星激光通信技术殃状及应用展望[刊,中]/程惠珍//电光系统.—2006,(116).—33-36(D)简单介绍了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迫切需求。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卫星激光通信的系统,并详细分析了卫星激光通信的关键技术和影响卫星激光通信性能的因素。最后结合国内外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水平。提出了我国大力发展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和应用系统的建议。参6 0623657光纤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测试[刊,中]/程小平//西部广播电视.—2006,(4).—55-56(C2) 0623658 1550nm光传输在“村村通”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刊,中]/魏鸣皋//西部广播电视.—2006,(5).—27-30(C)  相似文献   

15.
0004394数字有线电视接收机(DVB-C)中的前端技术及实现[刊]/蒋道三//通信与广播电视.—1999,(4).—21~27(C)本文讨论了在现有有线电视网络中传送数字节目所使用的调制解调技术,其中解调部分在熊猫数字有线电视接收机中得到了实现。参30004395接地和维护[刊]/陈海元//西部广播电视.—1999,(11).—49~51(C)  相似文献   

16.
0220666网络化虚拟仪器的构思及实现[刊]/米志红//电子质量(电子技术与质量设计).—2002,(3).—14~17(E)0220667热敏电阻器在多点温度测量中的应用[刊]/唐耀庚//传感器技术.—2002,21(2).—39~40(E)根据客车烤漆过程温度测控的特点,采用热敏电阻器作测温元件,用电阻-频率转换法进行信号转换,测量各点温度。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方法测温效果好,成本低,满足了系统控制的需要。参20220668影响加速度计模型系数的因素及理论分析[刊]/刘晓东//传感器技术.—2002,21(2).—29~32(E)0220669测试封装应力用压阻式应变计阵列[刊]/姜勇//传感  相似文献   

17.
上海电信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接入试验[刊]/郭建华//电信快报.—2000,(6).—3~5(C)0014690用于探测电话网络多频信号的高阶累积方法=An ap-proach to high-order cumulants used to detect multifre-quency signals in telephone networks[刊,译]/刘英//中国邮电高校学报.—2000,7(1~2).—94~98(E)依据电话网络对移频信号的探测过程,并与自动修正方法相对比,本文介绍了一种快捷、低成本的累积估计方法。此探测方法比自动修正方法更实用,能更有效地抑制噪声。参50014691  相似文献   

18.
0218199LEO 卫星轨道参数对 GPS 掩星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刊]/赵世军//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85~89(L)利用低地球轨道 LEO(Low Each Orbit)卫星所载GPS 接收机探测地球大气的分层结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不同的 LEO 卫星,将使发生的掩星事件数量和分布有所差别。在一定的大气折射指数分布模型和现有 GPS 星座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射线追踪法模拟了掩星事件,并讨论了 LEO 卫星的轨道倾角和高度对掩星事件发生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其结论对实际发射 LEO 卫星时的参数选取具有参考价值。参4  相似文献   

19.
导航与制导     
0115409差分 GPS 定位技术[刊]/王军//空间电子技术.—2001,(1.2).—107~110(E)简要叙述了差分 GPS 定位技术出现的背景,着重讨论了差分动态定位 DGPS 的工作原理,最后对 DG-PS 的应用作了简要说明。参40115410SBS-FOG 中克尔效应的理论分析[刊]/延凤平//光电子·激光.—2001,12(4).—344-346(C)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受激布里渊散射光纤陀螺(SBS-FOG)中的克尔效应,得出附加的输出拍频与光  相似文献   

20.
0624040捷联惯导系统姿态算法误差的频域分析[刊,中]/张长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12(2).—97-100,112 (G2) 0624041示渡器:不是“拿来主义”[刊,中]/EDN特约技术//电子设计技术.—2006,13(5).—44-58(C2) 0624042基于声光偏转效应的雷达载频测量方法[刊,中]/徐海全//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6,19(4).—17-18,22 (D) 0624043 SA8281型SPWM波发生器的原理及其在变频器中的应用[刊,中]/杨庆华//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5).—51-53(C2)介绍SA8281型正弦脉宽调制(SPWM)波发生器的原理和编程特点,以及基于SA8281和89C52型单片机的变频器的软硬件设计。参4 0624044 ICS1523型高性能可编程行同步时钟发生器的原理及应用[刊,中]/林云标//国外电子元器件.—2006,(5).—47-50(C2) ICS1523是一种高性能可编程行同步信号发生器,它带有一个I~2C串行总线接口,可以方便地对内部寄存器进行配置,能产生用户需要的同步信号。详细介绍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格式,给出ICS1523与S1D13806的实际接口电路及程序设计。参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