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薄板坯和中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的形状和主要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结晶器内钢液的表面积、钢液流动、结晶器传热、薄板坯厚度、拉坯速度等对连铸过程和铸坯性能的影响,讨论了鞍钢ASP采用的先进技术,指出近年来新建和改造的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厚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从而解决了设备运行的一些问题,改善了铸坯的品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连续铸钢机按设备的布置分为:立式,立弯式、弧形及水平连铸机。按铸坯的形状分为方坯,圆坯及板坯连铸机。立式板坯连铸机包括:钢水包活动浇注台架、中间包升降回转台、中间包、中间包加热装置、结晶器、结晶器振动机构、上部引锭杆对中辊、喷咀式二次冷却装置、铸坯及引锭杆除水装置、下部引锭杆对中辊、拉坯机、导向漏斗,气割渣收集装置、铸坯提  相似文献   

3.
《连铸》2019,(5)
介绍了中冶京诚(CERI)为龙腾特钢改建的一台6机6流优特钢方坯连铸机的重要技术参数和采用的结晶器液压振动、二冷模型、电磁搅拌及连续矫直等先进技术,系统描述了保证铸坯质量的关键技术的设计特点。列举了一些典型钢种的生产参数以及取得的实际冶金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该连铸机运行稳定可靠,铸坯质量优良,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宝钢3号厚板坯连铸机设备老旧故障率高,扇形段辊缝精度低,轻压下功能弱,消除铸坯质量缺陷,拓展铸坯产品的厚度规格,提高连铸机的装备技术水平等诸多设备问题,对连铸机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改造。机头设备、铸坯导向设备及引锭杆系统设备等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与更新,采用了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等诸多关键技术,提高了铸坯生产质量,使之生产出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连铸坯,实现了节能降耗。特别是无人化浇钢技术的采用,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减少了劳动定员,降本增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领了智慧连铸制造技术的应用,使连铸机的装备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大方坯连铸机关键技术,其中包括辊列设计中机型选定,结晶器长度、铸机基本圆弧半径的确定、各矫直点的矫直半径、冶金长度、几何尺寸等的设计及电磁搅拌、结晶器液压振动、二冷水控制、具有动态轻压下功能的拉矫机组等,阐述了大方坯连铸机的国产化情况,为新建大方坯连铸机的技术选配和老的大方坯的连铸机的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钢管》2015,(4)
分析了某公司四流圆坯连铸机铸坯易出现表面裂纹、凹坑和浇铸拉漏等问题的原因,提出采用电动缸振动装置替代带偏心轮的四连杆机构、新增结晶器电磁搅拌等措施,对该连铸机进行改造。实践证明:四流圆坯连铸机改造后,出现表面裂纹、凹坑的铸坯数量明显减少,漏钢率从0.18%降至0.07%,铸坯中心等轴晶率显著提高,验证了技术改造措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方圆坯连铸结晶器锥度的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铸过程中,结晶器锥度对提高连铸机的产量、改善铸坯质量、延长结晶器的寿命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连铸中结晶器锥度的作用,分析了方坯及圆坯结晶锥度的设计原则,并以不同方坯及圆坯结晶器内腔尺寸测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结晶器锥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外信息     
《连铸》2002,(6)
希尔萨公司改造小方坯连铸机为提高铸机生产能力及铸坯质量,墨西哥希尔萨公司蒙特雷厂对原有的小方坯连铸机进行现代化改造。改造由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承包,包括用多锥度长度为1000mm的带电磁搅拌装置的高速结晶器取代原结晶器,并改造二冷系统。改造后,连铸机为五流、铸机半径6m,铸坯尺寸为100mm×100mm~130mm×130mm、定尺长度为6~13m,使用氧气切割装置,根据所生产的钢种不同,铸机生产率为123~132t/h。  相似文献   

9.
《连铸》2014,(3):24-24
<正>2014年1月28日马钢四钢轧技改项目3号连铸机大包自动开浇,并顺利完成第一炉钢浇铸,这标志着该项目从建设转入生产阶段。该铸机采用了SIMENS VAI的动态轻压下、二冷动态配水、结晶器专家系统、铸坯判定系统等先进技术的2机2流现代化板坯铸机,可生产900~1 600 mm范围的板坯,将对马钢的产品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重型机械》2009,(4):26-26
2009年6月11日,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国产化大规格圆坯连铸机在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成功热试,一次性浇铸出Ф800mm超大断面合格圆铸坯。该连铸机为R17m全弧形连续矫直3机3流圆坯连铸机,铸机具备生产直径为Ф450、Ф500、Ф550、Ф600、Ф700、Ф800规格大型圆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转炉-精炼-连铸(全水型连铸机)工艺路线生产出的高强度螺纹HRB600(E)钢铸坯角部横裂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RB600(E)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于结晶器。研究认为采用弱冷方式、控制浇铸速度、选用合理保护渣、合理二冷分配比等方式可有效解决铸坯角部横裂纹。工艺优化后铸坯角部横裂纹基本消除,且轧材无翘皮、结疤等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某钢厂圆坯连铸生产线动态二次冷却水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系统应用了铸坯凝固传热仿真模型、动态参数调整和有效拉速控制多种方法,很好地满足了铸坯在稳态和非稳态情况下对二次冷却水量的要求.实践证明,此系统配置合理,运行稳定,对于连铸生产线提高铸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据酒钢连铸机的具体条件,建立了方坯连铸二冷喷淋系统的变比水量控制模型,实现了随铸坯钢种、断面尺寸及拉速变化对各回路水量连续实时控制。不仅方便现场工程师进行参数调整也稳定了铸坯表面的温度,从而改善了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经现场应用表明,利用变比水量配水模型所制定的二冷配水制度是合理的,得到的铸坯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4.
郑原首 《连铸》2020,45(3):10-13
研究分析连铸普钢高效化的生产工艺,得出高效化连铸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漏钢、铸坯内部缺陷和脱方。采用改善点状高效结晶器和高拉速保护渣、优化二冷比配水、降低钢水过热度和拉矫机压力的措施,提高了160 mm×160 mm小方坯连铸拉速,最高拉速从3.2 m/min提高到3.7 m/min。铸坯漏钢、内部质量和脱方也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胡永才  李圣海  刘旭  姜盛鑫 《连铸》2020,45(1):71-73
介绍东北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在16.5 m弧形半径圆坯连铸机增加200 mm×(500~850)mm板坯断面的装备情况以及产品质量特点。对于厚度为200 mm的板坯断面而言,铸机半径R是厚度H的82.425倍,远超出常规板坯半径是厚度的40~50倍设计理念,致使连铸坯具有高密度的质量特点。板坯断面生产的Q195系列品种终端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DL166、718H系列不锈钢代替模铸开坯材,大幅度降低锻造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天铁方/圆坯连铸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设计特点。该机组采用结晶器液压振动装置,可在线调整参数,实现仿弧振动,改善铸坯表面质量;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减少铸坯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缺陷;采用步进式翻转冷床满足了小方坯及圆坯既平移又翻转和大方坯只平移不翻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谈正军  程锦君  林倩  张立强 《连铸》2022,41(2):95-99
为增加连铸拉速,加快生产速度,保证铸坯质量及提高生产效率,对某厂7机7方坯连铸机二次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开展了二冷配水模型研究。根据主要钢种成分、二冷区各区的长度、喷嘴型号等因素对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优化配水参数来保证铸坯低倍质量,并实现动态控制。通过二冷补偿水改造,过程温度控制、脱方控制、铸坯内部质量控制等措施,该连铸厂台时产量提升至278.5 t/h,增长了8.30%,低倍一级成品率均超过95.14%。  相似文献   

18.
陈玉辉  谭建平  冀秀梅 《连铸》2012,31(1):17-19
基于价格优势,厚板坯连铸风电法兰用钢Q345E受到青睐,以替代价格昂贵的圆坯产品。连铸板坯替代圆坯的可行性,关键是其内部质量的控制,而动态轻压下被认为是改善内部质量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改进之后Q345E内部质量稳定,满足风电法兰要求,得到客户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9.
韦乾永  刘成斌  万翔 《连铸》2020,39(4):12-16
连铸连轧是现在正在发展的技术之一,高温连铸坯控制是连铸连轧的基础。根据韶钢炼钢厂方坯连铸机高效工艺技术改进情况和国内外先进企业高效方坯连铸机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影响方坯连铸机拉速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提升方坯连铸拉速的措施。通过改进,炼钢厂方坯连铸最高拉速从2.8提升至3.5 m/min,满足连铸连轧的需求。对比国内外高速连铸机业绩,找出了提升方坯连铸机拉速的关键控制技术,为高效方坯连铸生产工艺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丽钢  贾生  李鑫 《连铸》2020,39(4):70-73
针对近期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厂宽厚板微合金钢铸坯出现的批量表面裂纹问题,通过考察表面缺陷类型,裂纹形貌特征,结合连铸工艺条件、钢水质量及设备状况,分析了板坯表面裂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优化振动参数,控制钢水氮含量,提高振动精度,调整保护渣性能以及提高二次冷却水水质等改善铸坯表面缺陷等措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其铸坯表面裂纹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