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堤坝渗漏的成因较为复杂,通过物探方法可有效检测渗漏通道。坝体过程的多样复杂性、外业现场条件的局限性势必会影响单一物探成果的准确性,采用综合物探方法相互印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探测成果的准确性,为后续的除险加固提供技术支撑。渗漏入口处伪随机波电流信号明显增大,坝体中渗漏部位雷达图像表现为反射波幅增强,瞬变电磁剖面则显示出明显的低阻异常特征。实践证明,伪随机流场法可有效快速检测渗漏入水口,而探地雷达和瞬变电磁法可综合分析坝体内部渗漏通道。  相似文献   

2.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堤坝渗漏探测,各种物探方法均具有局限性,需采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根据堤坝渗漏快速探测需要,采用以流场法探测为主、高密度电法探测为辅的物探方法,对堤坝渗漏进行探测。结果表明,流场法能快速确定大坝渗漏入口区域,大坝存在两处渗漏位置,一处为管涌形式渗漏,另一处为裂缝或软弱夹层;高密度电法测试结果揭示坝体内部含水量高的区域,进一步证实两处渗漏为独立分开,渗漏通道未斜穿坝体。  相似文献   

3.
我国堤坝隐患及渗漏探测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回顾我国堤坝隐患及渗漏探测技术的发展历史 ,重点介绍电法探测技术、电磁法探测技术、弹性波探测技术及放射性探测技术在我国堤坝隐患及渗漏探测中的应用情况 .认为在我国堤坝“洞”、“松”、“缝”等隐患的现行探测方法中 ,高密度电阻率法处主导地位 ;同位素示踪技术是探测堤坝管涌和渗透性及堤坝截渗墙质量的有效方法 .文中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堤坝隐患及渗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  相似文献   

4.
大坝水库坝后坡长期渗漏严重,为此采用CCTV管道内窥仪、探地雷达、高密度电法仪和表面波地震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对坝体渗漏原因进行检查探测,根据探测成果提出采用旋喷桩墙的防渗治理方案,通过科学施工后,坝体防渗墙平均渗透系数小于1.0×10~(-5)cm/s,坝体渗漏得到有效控制,大坝渗漏探测治理模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堤坝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要性无容置疑.结合多年堤坝渗漏隐患调查的实践经验,分析高密度电法、自然电场法、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探测技术的优缺点,即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渗漏异常区的空间分布,采用自然电场法探测是否存在渗漏通道,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则对上述异常进行验证,并结合堤坝隐患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堤坝渗漏隐患综合探测方法,为后期加固除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堤坝无损探测技术包括物探和化探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渗漏、洞穴等堤坝隐患探测.本文对各种探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点、缺点、探测深度、应用条件和应用领域等进行系统的总结.最后总结影响堤坝隐患探测效果的三个因素:探测对象的复杂性、单一探测方法的不足和物探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三点提高探测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快速高效探测及精细化评估堤防隐患,开展了车载式阵列地质雷达堤防隐患探测技术研究。介绍了含有8个雷达天线的大型车载式阵列地质雷达系统对大范围、长里程的河道堤防堤身疏松、富水、裂缝、空洞塌陷等隐患快速地毯式全覆盖普查探测技术,同时论述了疏松、富水、裂缝等堤坝隐患的雷达回波特征及隐患评估方法。目前该技术已在黄河郑州花园口河段右岸大堤进行了18.2 km的初步探测应用,实践证明该技术工作效率高、工作方式便捷、劳动强度低、不破坏原有堤防,对堤防隐患消除、加固具有科学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坝渗漏是影响水库正常运行的诸多因素之一,怎样快速准确地定位大坝渗漏位置在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山东省青杨堡水库大坝渗漏工程为例,通过高密度电法和地质雷达探测法的综合运用,探测出青杨堡水库大坝渗漏工程大坝渗流层存在较大压差、坝体含水量较高、坝后存在渗漏等问题,提出对全、强风化岩采取防渗处理,以及在坝体进行高压旋喷灌浆的建议。实践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够精准定位大坝渗漏位置,及时掌握形成渗漏的成因,对降低大坝渗漏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大坝渗漏探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杨屯水库为例,阐述了"流场法"探测和钻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堤坝除险加固中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和帷幕灌浆技术。认为"流场法"针对水库坝后渗漏出水点,可以查明坝体的渗漏进水区域,结合钻探勘察可为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提供可靠依据,采用合理的处理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库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混凝土坝体渗漏探测技术,以某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重力坝裂隙式渗漏为研究对象,采用伪随机流场法探测渗漏入水口;采用钻孔及钻孔测试技术(温度测井、声波测井、钻孔电视观察、压水试验等)定位渗漏通道。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坝外有明显渗漏出水口时,伪随机流场法可以精确圈定坝内渗漏入水口;②坝体裂隙一般垂直坝体方向分布(如连接横缝)或沿坝体方向分布(如水平缝),或者两者皆有且连通;③坝顶钻孔及钻孔测试方法能够查明渗漏通道的高程及桩号分布范围。针对混凝土坝体裂隙式渗漏,采用伪随机流场法和钻孔测试技术综合探测,具有准确、快速、便捷、安全的特点,对于其他类似工程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塘工程安全检测技术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探地雷达和瑞雷波探测方法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浙江温岭东浦新塘和椒江外沙海塘工程检测实例分析表明,探地雷达法和瑞雷波法能较有效地探测堤身和堤基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堤身内部不均匀和面板脱空等可能的隐患性质及分布范围,查明海塘渗漏原因。探测结果与现场观察及钻探揭示等情况较符合,对渗漏堤段注浆处理深度的建议在工程实施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文森  粟永基 《红水河》2011,30(2):17-21
通过对岩潍水电站库区水环境和大坝廊道渗漏水的检测,了解大坝周围环境水对混凝土的影响及坝内混凝土的微观状况,分析评价水环境对大坝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田金章  向友国  谭界雄 《人民长江》2018,49(18):103-107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面板堆石坝建设成就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如大坝渗漏等病害问题。面板堆石坝坝体材料的非同质和变形的多维度,使得大坝渗漏形式多样,给大坝渗漏检测带来巨大挑战。为此,针对新疆某面板坝,首先应用资料分析和水下机器人声纳扫描普查确定可能渗漏的区域,然后派潜水员进行水下高清摄像详查破损区,最后采用示踪剂进行连通试验验证此前判断。上述综合检测技术在该面板堆石坝渗漏检测中得到成功应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面板坝渗漏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航道是水运的生命线,航道安全检测是水运交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员进行航道检测成为可能,为航道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测方式。结合航道检测的特殊需求,设计了一套利用水下机器人搭载不同传感器设备进行航道安全检测的系统。水下机器人通过搭载前视声纳、单波束测深仪、ADCP流速仪、双频测深仪、侧扫声纳、CCD相机等水下探测仪器,可完成航道障碍物探测、航道物理水文测量、水下地形与淤泥检测、航道安全事故救援以及大坝安全检测等任务,保障航道安全。系统方案可有效降低人员进行航道检测风险,减少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航道安全检测效率,促进智慧航道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对某水库大坝背水坡同一高程上出现的3处渗漏点进行踏勘和分析,选用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坝顶设置3条纵测线进行探测.探测结果表明3处渗漏点的成因是以近水平疏松薄弱层为主要特征的坝体整体疏松性,并指出坝体疏松带的分布范围和特点.该探测结果与现场直观标志具有较好的相应性,并为开挖揭示所证实.  相似文献   

16.
古田溪三级大坝老化病害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林生  徐世元 《水力发电》2005,31(9):69-71,74
古田溪三级钢筋混凝土平板支墩坝,建成蓄水至今已40多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坝基帷幕防渗能力逐渐衰减,迎水面遭受到严重风化侵蚀,面板渗漏溶蚀不断加剧,表层碳化深度日益累进,坝体裂缝增生或扩展,面板强度大幅度降低。为了遏制大坝进一步遭受到老化病害的危害,确保大坝安全运行,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防护和加固措施。对该坝老化症状坚持定期检测分析,并及时进行治理,对于其他大坝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石坝长效服役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我国土石坝工程建设与安全现状的阐述,从土石坝内部侵蚀机理、土石坝隐患病害监测检测与诊断技术、防渗系统服役性能、风险分析与退役拆除等方面,论述土石坝长效服役与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及其技术的研究现状。认为今后应从深水环境下大坝的缺陷探测以及隐患快速探测技术、土石坝长效服役性态的多源信息融合推理技术、水库大坝退役决策技术、土石坝溃决影响区次生衍生事件演化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成熟的土石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体系,以建立健全土石坝工程长效服役保障与提升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帮兵  丁凯  田钢 《水力发电》2006,32(10):102-105
多次覆盖技术作为一种增强信号、压制干扰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工作中,可以大大提高有用信号的信噪比。把多次覆盖技术引入探地雷达测量中,通过与剖面法作对比试验论证了多次覆盖技术应用于探地雷达探测堤防隐患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根据试验资料总结了探地雷达工作中雷达波传播规律、工作参数、资料处理方法,这对丰富探地雷达勘探技术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