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兵  阳梦华 《通信电源技术》2020,(1):207-209,212
5G NR主流频段为3.5GHz(C-band),下行覆盖能力与4G LTE相当,但上行受终端天线数量和发射功率限制,覆盖能力有限,上下行覆盖严重不平衡。在阐述5G NR网络总体架构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双连接(DC)、上下行解耦(SUL)、超级上行(Super UL)、下行载波聚合(DL CA)和上行载波聚合(UL CA)等上行覆盖增强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比总结了各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对上行覆盖增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基于用户业务感知的网络上下行业务提升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分析越来越重要。在2.6G深度覆盖不足、4.9G尚未成熟部署的严峻背景下,在现网基础上构建起基于用户感知的2.6G+700M+LTE立体组网,最大化发挥各个频段的优势,是网络研究感知的重中之重。针对上行业务、下行业务和NR驻留感知三个重点问题,提出了2.6G+700M超级上行、NR频段间/频段内载波聚合、基于用户感知的5G驻留门限三个针对性策略,以达到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5G网络上行覆盖增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煜华  王鑫炎  李贝 《电信科学》2021,37(7):134-141
当前5G网络频段多为高频段,带宽资源丰富,但路径损耗、穿透损耗较高,上行覆盖相对较弱,如果引入低频段资源进行上行传输,高、低频载波协同有助于提升上行覆盖。结合频谱特性及行业现状,分析2.1 GHz和3.5 GHz等频段的链路预算和覆盖性能,比较上行覆盖增强的3种方案,并对载波聚合方案的优势和限制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载波聚合方案是5G网络上行覆盖增强的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缆设施正快速地向双向网转化。尽管电缆设施总是包含了下行和上行频段,但时至最近,上行频段仍没做到物尽其用。上行频段的功能是监测网络,为终端用户提供快捷服务。现在,随着电缆设施向真正意义上的双向网(即在源自或到达终  相似文献   

5.
TD-SCDMA小区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D-SCDMA小区承载能力是评估TD-SCDMA网络容量的基础,本文从上行、下行两个维度计算TDSCDMA小区承载能力,结合现网业务流量上下行配比,提出上行受限是目前影响TD-SCDMA网络容量的主要瓶颈。并通过分析造成上行受限的原因,提出增强TD-SCDMA小区上行承载能力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文中设计了一种Ku 频段新型全金属高隔离度线极化双工器,它由一个正交模耦合器(Ortho-mode Transducer,OMT)和两个不同频段的滤波器组成。OMT 采用非对称无隔膜形式,在保持结构紧凑的同时实现了全带 宽通信,具有优异的线极化特性。为抑制带外信号,提高双工器端口隔离度,上行链路通道采用了结构紧凑、损耗小 的消失模带通滤波器,下行链路通道采用结构简单的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线极化双工器覆盖了卫 星通信上下行链路的全部带宽(上行:13. 75~14. 5 GHz,下行:10. 7~12. 75 GHz),在工作频段范围内反射系数小 于-15 dB,端口隔离度优于85 dB。  相似文献   

7.
A波段IS95A-CDMA的运行频段为:上行:825-835MHz;下行:860-880MHz。而GSM的运行频段为:上行:890908MHz(移动)、909915MHz(联通);下行:935—960MHz。  相似文献   

8.
中国联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大力发展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频率资源为800MHz频段,上、下行各10MHz,其上行频率范围为:825~835MHz,下行频率范围为:870~880MHz,上下行频率间隔分别为45MHz.  相似文献   

9.
对5G网络上下行覆盖的局限进行阐述,介绍超级上行的基本原理,并提出部署建议。通过4G/5G的共站部署进行上下行速率的测试,对数据分析得出上行的技术优势,最后通过与传统网络架构NSA(非独立组网)的DC(双连接)技术进行对比,得出超级上行的技术优劣。  相似文献   

10.
5G NR3.5GHz&2.1GHz的混合组网,通过高低频网络的协同,可以达到下行低频段的广覆盖或上行增强覆盖的目的。针对高铁场景高速移动、长距离连续覆盖、高穿透损耗等特征,通过3.5GHzTDD&2.1GHzFDD独立组网和协同组网的对比分析,并结合高低频组网工程建设方案、接入参数的设置分析,以探讨高低频组网在5G高铁覆盖场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WCDMA上下行覆盖能力通常是不对称的。在网络建设初期,用户量较少且以语音业务为主时,覆盖通常是上行受限;随着用户数以及数据业务比重的增加,覆盖和容量逐渐转为下行受限。因此,在网络规划时,有必要根据网络负载和业务分布情况,考虑在上行或下行引入覆盖增强技术。以弥补特定方向上覆盖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4G网络经历了多年大规模建设后进入网络优化调整阶段,网络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覆盖不足及重叠覆盖引起的干扰。对此,文章提出几种提升网络质量的技术应用。在覆盖不足方面,通过4T4R(4发4收)技术提升频谱效率,加强网络深度覆盖;通过TTI Bund-ing(时隙绑定)技术提高上行边缘覆盖水平。在干扰控制方面,利用UL CoMP(上行多点协同)技术改善上行网络质量;应用ASFN(自适应单频网)技术改善下行网络质量;采用高阶调制解调技术提升上下行速率。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用光载波抑制耦合基带信号的RoF系统,给出RoF下行链路传输的改进方案:在中心站将基带信号耦合到被抑制掉的频段处传输到基站,并重复利用边带传输上行链路信号.通过仿真得到的系统光谱图、误码率曲线表明:耦合基带信号传输后,下行链路信号的光纤能量损耗降低,基带信号和上行链路信号也具有较好的抗色散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无线电通信基本要素出发 ,阐述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无线传播 ,得出上下行信号平衡链路方程 ,并以我国普遍使用的TACS系统和GSM系统为例 ,着重讨论了信号平衡与蜂窝小区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CDMA网络中,干扰会使网络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要想使CDMA无线网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首先便需要保证CDMA上下行频段的干净,针对出现的干扰采取及时有效的定位及清除措施。文章在分析常见的CDMA基站上行干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CDMA基站上行的定位与清除所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CDMA无线网络质量的提升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凭据。  相似文献   

16.
在HFC(Hybrid Fiber Coax)宽带网络中,传统的上下行非对称带宽分配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支持快速双向多媒体业务.首先对上行传送时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并讨论了一种通过分割DS(数据时隙)、增加捎带请求以减少冲突的方法,使上行信道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Ka频段的抗雨衰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Ka频段雨衰的特点以及卫星通信系统上下行链路的不同特点出发,提出了自适应抗雨衰对策。详细分析了自适应杭雨衰对策的实现原理及算法,分析得出:上行链路采用自适应功率控制,下行链路采用自适应纠错编码是解决ka频段的雨衰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无线链路预算、移动台发射功率、小区用户最大容量等几个方面对FDD-WCDMA无线接入标准进行了探讨.3G移动通信网应以提供移动因特网业务为主,纯CDMA方式的FDD-WCDMA系统上下行用户容量基本相等,将造成上行频道带宽资源的浪费,并使系统成本上升.ITU选择2GHz频段作为车载移动通信频段是勉为其难的,又将其FDD部分对称分配给上、下行物理信道也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上行降噪无线直放站移动通信网络中,模拟直放站可以简单有效地扩大覆盖范围,优化网络覆盖,但会带来对网络引入噪声的负面影响。传统模拟直放站靠牺牲上行增益控制噪声,基站与直放站系统在上行覆盖与基站底噪抬高的两端作权衡:直放站数量少时,可以适当调高上行增益,微量抬高基站底噪;直放站数量多时,必须降低上行增益控制基站底噪抬高,这样会造成直放站覆盖区域上下行严重的不平衡;以单个基站为信源的直放站数量多到一定限度时不宜再增加。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TD-SCDMA系统采用TDD制式,上下行链路采用相同的频率,间隔时间较短,链路无线传播环境差异不大,因此在赋形算法中可以近似采用相同的权值.FDD制式上下行链路信号传播的无线环境受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影响不同,因此根据上行链路计算得到的权值不能直接应用于下行链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