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咚、咚、咚”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邻居王姨。她对我说:“你妈在家吗?”母亲听到问话声,从客厅快步走了出来.王姨见母亲就说:“上哨去!”说完转身就向小区院中走去。上哨!我惊讶地看着母亲,心想已退休好几年了,怎么还上哨?母亲看着我满脸疑窦的样子,边穿衣服边对我说:“走,跟妈一起上哨去!”我好奇地跟随着母亲出了家门,母亲径直向小区花园中心的石凳边走去。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曾经是奶奶的“哨位”。奶奶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她老人家的容貌我永远不会忘记。此时我全明白了,知道…  相似文献   

2.
“咚、咚、咚”有人在敲门,我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邻居王姨。她对我说:“你妈在家吗?”母亲听到问话声,从客厅快步走了出来。王姨见母亲就说:“上哨去!”说完转身就向小区院中走去。上哨!我惊讶地看着母亲,心想她已退休好几年了,怎么还上哨?母亲看着我满脸疑问的样子,边穿衣服边对我说:“走,跟妈一起上哨去!”我好奇地跟随着母亲出了家门。母亲径直向小区花园中心的石凳边走去。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曾经是奶奶的“哨位”。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奶奶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她老人家的音容我永远不会忘记。此时我全明白了,原来母亲踏上了奶奶留下的“哨位”。  相似文献   

3.
火缘     
过了而立之年的我眼下婚事仍无着落.这事便成了全家人的“心病”。尤其是奶奶一天到晚对着老实巴交的爹骂:作孽的挨刀的,荣子白喊了你几十年爹。这一辈子你倒是忙活的啥呀!奶奶骂时,爹总是闷着头抽着老旱烟。其实,爹又何曾不想帮我成上家早日抱上孙子呢?可儿女的婚事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两年前我也曾要好过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麦叶儿,就住在我家的隔壁,只不过我姓黄她姓王。说心里话,我和麦叶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村人都说我俩是天生的一对儿。  相似文献   

4.
“咚、咚、咚”有人敲门,我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站着邻居王姨。她对我说:“你妈在家吗?”母亲听到问话声,从客厅快步走了出来。王姨见母亲就说:“上哨去!”说完转身就向小区院中走去。上哨!我惊讶地看着母亲,怎么还上哨?母亲看着我满脸疑窦的样子,边穿衣服边对我说:“走,跟妈一起上哨去!”我好奇地跟随着母亲出了家门,母亲径直向小区花园中心的石磴边走去。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曾经是奶奶的“哨位”。奶奶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她老人家的音容我永远不会忘记。此时我全明白了,知道母亲和邻居的叔叔阿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
<正>我的奶奶是个集邮爱好者,她那一本本集邮册里年纪最大的已有40多岁。每次回老家,我总缠着奶奶看她收藏的邮票,让她给我讲邮票背后的故事。"这是香港回归时发售的纪念邮票,这是澳门回归时发售的纪念邮票,奶奶可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奶奶翻开集邮册,指着其中两枚邮票对我说。  相似文献   

6.
邬帆  刘飞鸣 《园林》2008,(8):32-35
奶奶忽然中风住进了医院,医生说相当严重,不知能否挺过这几天。儿子、女儿、孙子、孙女此时都从各地赶回浙江这个小县城,围聚在她老人家的身旁,轮流照顾她。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与奶奶朝夕相处,眼睛一刻也没离开那张双眼紧闭酣睡着的熟悉面庞。在上小学前,我一直与奶奶住在浙江乡下,年幼的我还弄不明白“妈妈”与“奶奶”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正>当老师的奶奶已经退休好几年了,可是她依然从事教育工作,而她的教育对象就是我。听听,她又在教育我了!"你的日记不能这么写!"奶奶指着我的一篇日记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还表扬我了呢,我也觉得我写得很好啊。"我满不在乎地看着奶奶,她的双眸不失光彩,仿佛洞明一切世事。岁月不饶人,一转眼,我  相似文献   

8.
我叫吴蓉蓉,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 级。在学校老师每年都要组织我们学习消防知识,作为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家里是奶奶赵兰英教我学消防。 一个双休日,快中午了,我的舅爹爹从城里来我家,因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到厂里上班,张罗煮饭之类的事自然就落在奶奶的身上,70多岁的奶奶忙得不亦乐乎,我看她一个人淘米做菜挺忙的,于是我就主动提出帮奶奶烧火,奶奶很是高兴,这是我第一次烧火呢。在农村,烧饭用的是柴草灶。奶奶教我用草把将外边锅膛里的火引到里边锅膛里烧菜,这时奶奶对我讲起“穷灶门、富水缸”的事来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奶奶     
奶奶是地道的农村妇女,大半辈子从清贫穷困的日子里度过。她的脸和蔼慈祥。她把所有的爱投入到拉扯她后辈儿孙的身上。 从我哇哇坠地,就是在她摇篮般的梦中一天天长大。那是“文革”年代,爸爸在外地教书,妈妈为了挣工分养家,整天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家中的事务自然就包在了年过六旬的奶奶身上,有时还要帮妈妈挣工分,那双粗糙的手总有一层硬硬的茧,一双“解放”脚时常还要背我到工地找母亲喂奶。 我上学的时候,奶奶听着公鸡啼鸣的遍数,准时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三儿,穿衣服上学去。”从不  相似文献   

10.
一包乡土     
“班长,这是什么?”小王在帮我清理床头柜时,翻出一个灰色的小布包。我从小王手里捧过小布包,亲切地端详着,仿佛,又回到了奶奶的身边……小时候读书,家离学校远,学生大都住在学校,每每转校就读,奶奶总要送我一样东西,说是“寄托品”。上小学时,奶奶给我煮了两个鸡蛋,说是学习成绩要争个满分。到几十里外读中学,奶奶又送我一瓶豆腐拌生姜,说是怕不服外乡水土,拿去压压邪。接受了奶奶送的“寄托品”果真灵验,学习成绩始终不坏,外乡的水土也服了。从小学到中学都很顺利。每到一个学期,我拿着老师发的鉴定及学习成绩念给奶奶…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戒烟     
王明 《安徽消防》1993,(2):28-28
1988年4月19日。邓小平同意会见来中国访同的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上午10时.当阿基诺夫人来到福建厅时,身穿黑色中山装的邛小平健步走上前击握住她的手说:“欢迎你,我很高兴见到你。退休了,我也会同你见面的。”接着,邓小平同:“听说你这次访同带两个女儿来了?”  相似文献   

12.
叶檀 《城市开发》2014,(6):18-19
1996年,结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我对爱人说:“明天给你买一束玫瑰花吧!”她说:“太贵了,咱们买点菜,在家庆祝一下就好了.”于是那天我买了菜,做好了在家等她.结果她一回来就生气了,说办公室所有女性都有玫瑰花,只有她没有.第二年,我买了9朵玫瑰花送到她的单位,晚上回来她又不高兴了“谁不知道你是我老公啊,一点神秘感都没有.”第三年,我买了花让花店给她送过去,怕她不知道,写了张卡片.晚上回来她还不高兴“本来挺高兴,你搞个卡片,把神秘的氛围都破坏了”.第四年,我用移动积分换了一朵玫瑰花让人送给她.晚上回来她说:“今年你怎么没送花.”我说,实在太忙了,忘了.她却很高兴“那我还收到一朵玫瑰花呢”.我说:“那说明你还很有魅力,我要更重视你啊.”她特别开心,之后就不断问我“是不是你送的,是不是你送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27)
<正>爱让我的生活充满幸福:母爱给我温暖,父爱给我安全感,奶奶的爱让我感触颇多!星期天,我和姐姐来到奶奶家,奶奶可高兴了,一双手在围裙上搓了又搓,乐呵呵地说:"快进屋,奶奶给你们做了好吃的!"我们进屋时,饭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番茄炒蛋、肉片炒胡萝卜,还有一大碗丝瓜汤。奶奶说:"这里还有两个咸鸭蛋,我一直没舍得吃,你们一人一个吧!"我笑着说:"谢谢奶奶!"于是,我把手中的咸鸭蛋分成两半,把一半递给了奶奶。我正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6,(21)
<正>"刺啦——"刚吃完饭的奶奶便忙碌起来,她戴上老花镜,从记事本上撕下一张张纸,摸出一支圆珠笔,趴在桌上不知在写着什么。我好奇地凑上去一看,偌大一张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猪心"两个大字,再看看旁边已经写好的纸条——"牛肉""羊肉"……呵呵,奶奶这是唱的哪出戏啊?我忍不住笑了:"奶奶,您写这么多纸条干吗呀?"奶奶抬起头,一本正经地说":冰箱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0,(15)
<正>奶奶住院很久了,我很想她。两个月前,奶奶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呕吐物中还带血,妈妈赶紧叫了救护车。看着奶奶被抬走,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手术后,奶奶一直住在ICU病房(重症监护室)。每周,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去探望奶奶。虽然她在昏迷中,但我还是会和她说话,因为通过语言刺激,可以让奶奶早点恢复意识。可放寒假不久,"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全国蔓延,为了病人的安全,医院不许探视了,我就再也没见过奶奶。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12)
<正>从我记事起,奶奶辛苦地把我养大。我和她的关系最亲,都说隔辈亲,隔辈亲,这句话果然不假。奶奶说她是这家里的管家,大大小小的事都归她管。负责指挥的是她,行动的也还是她。她总有干不完的活,屋里屋外都张罗的满满的。前几年,奶奶看到小区里有几块闲置的空地,她觉得十分可惜,决定充分利用起来。然后说做就做,不知道她从哪里借来了铁锹、推车,经过半个月的忙碌,将荒地整平,开辟了一块菜地。播种、浇水、施肥,菜地很快绿意盎然。奶奶种的菜种类很多:菠菜、西红柿、小油菜……当菜收获的时候,她每天都将菜一捆捆的捆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1,(12)
<正>我有一个"口是心非"的奶奶,为什么说她口是心非呢?因为奶奶说的和实际总是不一样。记得有一天,本来是晴空万里,突然洁白无瑕的云朵被染黑了,接着便下起倾盆大雨。这时,我想起在地里干活的奶奶,便给她打起了电话:"奶奶,下雨了,你的鞋湿了吗?湿了我就给你送双雨靴吧!"奶奶回答:"我的鞋没湿,你不用给我送了!"说完便挂了电话。当时我也没在意,因为奶奶从来都没骗过我。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     
张义霞 《建筑》2009,(12):77-78
晚上打电话给女儿,听女儿说:“外婆头发快掉光了.…””我心里很是难受。 这个月初,母亲开始第二次化疗,我离开她时,她刚开始掉头发,如今半个多月过去了,她的头发居然快掉完了!我想,等我从工地回去再见她时,母亲恐怕早已变成面容憔悴的光头老太太了。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Z2)
<正>1.一刻钟之后,奶奶回来了,布迪尔大夫也来了。一看到爷爷这副模样,她便大叫起来:"哦!这……你怎么了呀?"我和雷欧把事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我们两个人叽叽喳喳地说着,可她还是成功地听明白了所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20.
烙馍     
入伍三十多年了,每当吃饭的时候,时时要想起家乡的烙馍来。我入伍走的那天,记得是奶奶和母亲为我做的烙馍。奶奶说,到队伍上恐怕吃不到咱家的烙馍了。她老人家说的是实话。那时,我所在部队在湖北省沉湖围湖造田,整天吃大米,一周只有一次馒头。在湖北当了几年兵差点把烙馍瘾饿掉了。后来,部队移防,我也没料到一下子移到了老家的县城。我们的宣传科长让我趁星期天回家看看,到家里,我又吃上了奶奶和母亲做的烙馍。感到特别香,特别有滋味,一连吃了五六张。入伍前,也不是天天能吃上烙馍。那时候,社员群众整天是起五更打黄昏地待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