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量和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大;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接近天然骨料混凝土强度。再生骨料和各种掺合料的适应性比较好,超细矿粉和普通矿粉复掺能够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2017,(2)
在固定胶凝材料用量480 kg/m~3的条件下,通过使用四种矿物掺合料(矿粉、粉煤灰、超细矿粉和硅灰)取代水泥并进行单掺或者复配,研究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来说,矿物掺合料复配技术制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整体优于矿物掺合料单掺技术,其中使用大掺量矿粉与超细矿粉复配,即能获得较好的工作性能,同时也能得到优秀的力学性能,是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50%,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按1:1复掺且掺量为30%、50%的一组再生混凝土,以及一组普通混凝土。以矿物掺合料掺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影响因素,开展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碳化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和矿粉复掺技术,较高质量的再生粗骨料、骨料级配良好的条件下,取代率为30%时,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均超过了不加矿物掺合料的普通混凝土,取代率增至50%时,强度最低仍可达到55.1MPa。所有配合比再生混凝土28d碳化深度均未超过3.0mm,可不必担心碳化问题。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4.
矿物掺合料和再生骨料对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点研究了再生粗、细骨料取代量、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提高;高品质冉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接近天然骨料混凝土;在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掺入超细矿粉或硅灰,可制备工作性良好、抗渗性良好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的火山灰浆液改性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比分析了改性和未改性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压碎指标,探讨了改性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氯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再生粗骨料相比,改性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和表观密度增大,压碎指标减小;在火山灰浆液中掺入30%复合掺合料后,随着复合掺合料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在火山灰浆液中掺入适量稻壳灰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在火山灰浆液中掺入适量分散剂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大;综合考虑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盐侵蚀性能,火山灰浆液的最佳配合比为矿粉掺量30%、稻壳灰掺量3%、不掺粉煤灰和分散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利用废弃混凝土制作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分析了再生骨料的种类、取代率、粉煤灰、矿粉等矿物掺和料的掺量诸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接近于天然骨料混凝土;颗粒整形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用水量;粉煤灰、普通矿粉、超细矿粉、硅灰等矿物掺和料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再生粗、细骨料取代量、矿物掺和料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大;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接近天然骨料混凝土强度;在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粉煤灰、矿粉和硅灰大掺量复掺,可制备工作性能良好、早期强度满足要求和后期强度有极好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和各种掺和料的适应性比较好,超细矿粉和普通矿粉复掺能够明显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8.
再生骨料的使用不仅可以解决废弃混凝土处理问题,也可以降低因资源过度开采所导致的环境破坏。与普通骨料相比,再生骨料吸水率高,压碎指标大;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劣于普通混凝土。本文对近年来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再生骨料来源混凝土强度高,骨料表面附着的砂浆质量越好、含量越小,则再生骨料性能越好。适量的矿物掺合料、合理的再生骨料掺量和合理水灰比都可提高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矿物掺和料和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再生粗、细骨料取代量、矿物掺和料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值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量的增加而增大;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值接近天然骨料混凝土;粉煤灰和普通矿粉相比能够很好的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早期和后期收缩值,超细矿粉和硅灰都能减少再生混凝土的后期收缩值,但硅灰增加了再生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定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抗冻耐久性能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影响因素包括骨料的种类、级配、再生粗骨料的掺量、水灰比、骨灰比、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并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以再生骨料取代率、矿物掺合料和钢纤维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6个试件进行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全过程,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对短柱试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模态和普通钢管混凝土短柱基本相同,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大,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呈下降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在再生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及钢纤维可以改善其性能。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2017,(5)
通过快速碳化试验,以活性掺合料矿粉、粉煤灰、引气剂、聚丙烯纤维以及再生粗骨料作为影响因素,对再生混凝土进行碳化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矿粉粉煤灰引气剂再生骨料聚丙烯纤维,并提炼出最优配合比。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矿粉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引气剂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其中聚丙烯纤维掺加可有效提高碳化性能,效果显著。基于普通混凝土碳化计算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本次试验数据和国内学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建立了活性掺合料再生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经过试验值和预测值的对比分析,可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地精度和可靠性,以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勇军 《建筑结构》2021,51(9):74-78,62
针对不同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问题,设计正交试验测试不同水胶比、再生粗细骨料掺和比例、粉煤灰掺和比例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确定再生混凝土的最优配比,测试该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并将其与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相近的C40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通过SEM观测其内部结构,通过压汞法分析其孔隙结构.结果 表明: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大小顺序为再生粗骨料掺和比例>水胶比>再生细骨料掺和比例>粉煤灰掺和比例;再生混凝土坍落度影响大小顺序为再生粗骨料掺和比例>粉煤灰掺和比例>水胶比>再生细骨料掺和比例;由于再生粗骨料存在微裂缝,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稍弱于普通混凝土;加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加矿物掺合料掺和比例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观察SEM图像可以看到,再生骨料-水泥石界面粘结性质较好,但再生骨料表面有一些微裂缝,分析压汞法结果发现,再生混凝土中100~1000nm范围内的孔隙数量较多,不利于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硫酸根离子在再生混凝土中的传输规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定量表征不同深度处的水溶硫酸根离子浓度,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70%,100%)、矿物掺合料、水胶比、腐蚀龄期及干湿循环制度对其传输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对硫酸盐传输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试验还表明,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粉煤灰和矿粉等矿物掺合料可阻碍硫酸根离子在再生混凝土中的传输,再生混凝土水胶比越小其水溶硫酸根离子浓度越小。随着腐蚀龄期增长,再生混凝土水溶硫酸根离子浓度大幅增加。与单一盐溶液侵蚀相比,干湿循环加剧了硫酸根离子在再生混凝土中的传输,其水溶硫酸根离子浓度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究了再生粗、细骨料取代量、矿物掺和料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品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略微提高;高品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接近天然骨料混凝土;在高效减水剂的作用下,掺入超细矿粉或硅灰,可制备工作性良好、抗渗性良好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再生粗骨料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特性,以再生粗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粗骨料、以活性掺合料部分取代水泥,制成再生混凝土,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气渗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收缩性能均有下降趋势.掺加活性掺合料,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抗气渗性能.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2016,(10)
基于7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净浆裹石法拌制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及矿物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比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大40%左右,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先减小后增大,单掺粉煤灰效果比复掺粉煤灰与矿渣效果更好,其最优掺量为40%,此时可使再生混凝土干缩应变低于普通混凝土。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增大,在单掺粉煤灰40%情况下,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在70%以内时,其干燥收缩可低于普通混凝土。在分析试验结果基础上,拟合出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再生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要求,采用Ⅱ类再生粗骨料100%替代天然粗骨料,分别制备FA系列和S95矿粉系列生态再生混凝土,FA和S95矿粉的掺加量为30%,矿物掺合料掺量为30%,通过调整天然细骨料的用量来确定孔隙率的大小,对比分析W/C和孔隙率大小对生态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SO_4~(2-)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减小W/C和降低孔隙率大小均能够提高生态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SO_4~(2-)盐侵蚀性能;在经过SO_4~(2-)盐侵蚀干湿循环次数达到60次后,其抗压强度耐蚀系数(K_f)均≥87.2%,S95矿粉系列生态再生混凝土的抗SO_4~(2-)盐侵蚀性能明显优于FA系列;当孔隙率相同时,提高W/C,能够明显地降低K_f;对于相同胶凝材料体系的再生生态混凝土,孔隙率为15%的混凝土耐蚀系数均≥94.2%,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再生骨料取代率及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再生矿粉粗骨料混凝土中矿粉的作用,对采集的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得到再生粗骨料,试验研究了矿粉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依据GB/T 25177—2010《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将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分为Ⅰ类和Ⅱ类,分别进行了16组正交试验,运用极差分析讨论了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及矿粉掺量,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及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功效系数法进行了多指标正交分析,得到了适合C30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