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结合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在现状水功能区水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计算模型,对宁波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进行计算,得到宁波市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并与宁波市现状污染物入河量进行比较,得出宁波市水功能区污染物削减量,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分析曲靖市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及入河排污口分布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统计的污水、COD、NH_3-N等主要污染物入河量,利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模型计算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水资源四级区污染物入河量,并根据曲靖市水功能区污染特点及入河排污口的布局,提出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3.
依据《江苏省水功能区划》,结合吴江市水资源质量及污染现状,采用一维非稳态模型确定水质参数,计算吴江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限排总量,与吴江市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对比,确定污染物削减量,为吴江市水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结果表明:吴江市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CODCr和氨氮分别为17 344和1 672 t/a,为入河量的56%和57%,CODCr和氨氮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4%和56%,该结果与污染物入河量、水质超标率结果基本吻合,说明纳污能力与限排总量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4.
我国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提出要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量,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介绍了使用欧洲流域水质模型(CC+PLAS)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制定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方案,为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提供决策支持。此模型将我国计算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量控制的方法与欧洲用于流域综合规划的水质模型理念相结合,综合考虑影响河流水质的各种因素,对多种不同设计流量下的纳污能力进行核定,对不同污染入河量控制方案产生的水质效果进行测试,使污染入河量控制方案具有广泛的操作性和灵活性,推动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有效落实。此模型同时为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提供一种方便科学的计算工具,为实现2015、2020、2030年水功能区达标率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的关系,对水功能区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未超载的水功能区有2 907个(占64.7%),而另外35.3%的超载水功能区以25%左右的纳污能力接纳了6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表明功能区超载而水质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原因是纳污能力计算标准偏严格而导致。同时还大量存在功能区不超载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这主要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背景值高、受到上游功能区污染物超标入河量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暂无法全面测量等原因。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宁省水功能区划》结合辽宁省抚顺市各流域水功能区概况及水质现状,运用一维水质模型对抚顺市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及典型污染物的限制排放总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城市段水功能区均存在污染物入河量超过限排总量的情况,其中浑河市区段需要承担的污染物控制压力最大;对比流域污染物入河量及限排总量计算成果可知,区域主要污染物指标中,氨氮的污染物消减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维水质模型,对郁江开发利用区贵港、桂平河段5个水功能区不同流量和浓度条件下进行纳污能力计算,分析各水功能区的污染状况,结合相应河段污染物现状入河量,提出不同流量和浓度情况下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及入河污染物削减量。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保护与纳污总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保护规划中水功能区划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污染物入河控制量核算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在开展水功能区划分时,应充分考虑水体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合理划分水功能区,并确定其使用功能及水环境质量目标.水体纳污能力核算应根据不同水功能区类型及其水环境质量现状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采用数值模型核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时,应根据水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模型方法及相关参数.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量,综合考虑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当地技术经济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核定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污染物入河控制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安市境内主要河流基本情况的分析,在给定河流水功能区现状的和规划的水质目标、设计流量、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以及水质背景条件下,采用一维水质模型核算了河流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在调查分析现状年河流水环境状况和污染物入河量的基础上,预测了规划年生活和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入河量;根据计算的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量,提出了规划年河流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入河量控制方案,为西安市河流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规划年黑河污染物入河削减量任务最轻,COD入河削减量均为0,氨氮入河削减量2020年为1.6 t,2030年为0.6 t。灞河最为繁重,COD入河削减量2020年达到4215.2 t;2030年达到4401.8 t;氨氮2020年入河削减量达到624.5 t;2030年达到696.8 t。  相似文献   

10.
以洹北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对入河污染物量进行分析得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采用河流完全混合模式方法计算、预测该项目排水对水体水质的影响,采用水质模型对污水排放对水功能区水质影响范围(长度)进行预测,根据该河段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实际入河污染物量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入河排污口设置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1.
王快水库是河北省直管的一座大型水库,担负着北京、保定和沧州的生活应急供水任务,其水质状况至关重要.该文利用河北省保定水源环境监测中心近几年来在库区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库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水库水质逐渐变好,主要原因是上游污染源得到治理及水土保持工作大见成效.通过对王快水库水质评价和趋势分析,为水库...  相似文献   

12.
王快水库是河北省直管的一座大型水库,担负着北京、保定和沧州的生活应急供水任务,其水质状况至关重要。该文利用河北省保定水源环境监测中心近几年来在库区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库区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水库水质逐渐变好,主要原因是上游污染源得到治理及水土保持工作大见成效。通过对王快水库水质评价和趋势分析,为水库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回顾我国水污染补偿研究及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太湖水污染状况,提出太湖水污染补偿量测算方法:在确定水污染补偿参与主体、考核断面、考核指标、污染物补偿标准的基础上,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角度建立太湖水污染补偿模型,分别进行入湖污染物总量考核和出湖水质考核的补偿量测算。利用2006年出入湖水量、水质资料进行环太湖各行政区水污染补偿量的实例测算,测算结果为,环太湖各行政区的补偿量总共为41 030.4万元,其中苏州市3 918.9万元,无锡市14617.8万元,常州市17913.6万元,湖州市4580.1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为保护保山市东河水环境打下基础,采用流域内北庙和柯街水文站的水文水质监测资料,运用水质分析模型分析了东河目前的水环境容量与水污染现状,并与区内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河目前水质未达到水功能区的水质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总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保山市东河的水污染控制措施,以期对保山市水污染控制提供支持。 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柳江柳州市区河段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状况、取水和排污现状等情况的调查,对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进行分析;并对水功能区划实施以来,区划结果的合理性、水功能区管理以及与柳州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清嘉兴市污染物的来源情况,为水环境整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近年来水环境监测数据,评价了该市水环境现状,估算了外来污染量和本地污染量。结果表明:影响嘉兴市水质的主要项目依次是NH3-N,TP和CODMn;外来的污染量占很大的比重,约为50%。建议在积极控制本地排污和增强自身纳污能力的同时,应呼吁和协调周边地区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山丘区水环境,以典型山丘区城市临海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临海市水环境现状、水环境功能及水污染负荷的充分调查,建立河网水量水质数学模型,计算了河网水环境容量,并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削减方案。结果表明:临海市河网的水环境容量COD为15 904.3 t/a,NH3-N为1585.2 t/a,水质超标率分别为COD 15.61%,NH3-N 16.67%。规划年工程实施后预计新增水环境容量COD 1 137.7 t/a,NH3-N 114 t/a,削减污染物入河量COD 10 610.6 t/a,NH3-N 1 082 t/a,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依据2003年兰溪市河流水系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对兰溪市各水功能区的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兰溪市城市发展状况提出了2010年和2020年的目标水质.基于兰溪市2002年点污染源的调查,采用河流水质模型和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计算了兰溪市整个河流水系的纳污能力、水环境容量和应削减负荷量,并提出兰溪市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苏州市外城河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苏州市河网水系及水生态环境质量并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苏州市外城河及进出河道水系的水质状况 ,指出苏州市外城河水系污染为有机污染 ,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污染严重 ,污染源具有由点源向面源转移的特点 ,而苏州市古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率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低、面污染源控制薄弱、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是造成外城河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最后制定了以截流、管理、治污、引水、疏浚以及生态修复相结合的一体化控制对策 ,以改善苏州市外城河水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20.
水利工程调水对江阴市水环境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江阴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白屈港引水对江阴市东部水体环境改善效果,2005年9月23日,在江阴市进行原型模型实验。利用调水工程实测数据,分析计算了沿途布设的监测断面的过水量、分流率,并对调水前后的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屈港调水对江阴市东部河道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某些区域效果甚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水系改造方案和水利工程建设措施,以期达到最佳的引水效果。最后指出截污治污工程与水利工程相结合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