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0 0 1年 10月 13- 14日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在仪化驻北京办事处组织召开了中石化项目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中石化发展计划部、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仪化公司产品技术开发中心的中石化项目《涤纶短纤维高速棉纺油剂开发研究》顺利通过鉴定。鉴定会上 ,中石化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评委对该课题研究工作和技术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并对课题的产业化前景抱有很高期望。鉴定意见认为 ,《涤纶短纤维高速棉纺油剂开发研究》项目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 ,其成…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0月 13~ 14日 ,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在仪化驻北京办事处组织召开了中石化项目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中石化科技开发部、中石化发展计划部、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仪化公司产品技术开发中心的中石化项目《远红外辐射中空三维卷曲聚酯纤维》顺利通过鉴定。鉴定会上 ,中石化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评委对该课题研究工作和技术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并对课题的产业化前景抱有很高期望。鉴定意见认为 ,《远红外辐射中空三维卷曲聚酯纤维》项目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 ,其成果…  相似文献   

3.
佳佳 《浙江化工》2006,37(7):42
日前,仪化公司承担的PTA装置氧化催化剂回收工艺技术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3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专家。对仪征化纤公司研发成功的“功能性聚醋专用料开发”项目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仪化公司开发的BG803。PG501,BG802U产品。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形成了具有自主运作权的成套工艺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PET产品开拓出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5.
由中石化齐鲁分公司研究院开发的“Z417/Z418四孔型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和“Z501蒸汽预转化催化剂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技术”,通过了中石化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6.
《工业催化》2004,12(10):53-53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承担的甲苯液相催化选择氧化合成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项目通过中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开发的催化剂具有创新性,新工艺可增加高附加值优质(无氯)苯甲醛和苯甲醇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该项目是大连化物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石化联合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相似文献   

7.
PTA法合成PET的酯化、缩聚反应中氟钛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Ti(OC_4H_9)_4催化剂在PTA法合成PET的酯化、缩聚反应中易发生水解的特点,采用钛系催化剂中的另一品种——K_2TiF_6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K_2TiF_6催化剂对酯化和缩聚反应均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同时对PET中醚键的生成没有催化作用,制成的PE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用十二烷基苯磺酸催化合成没食子酸正戊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民  张爱黎 《当代化工》2002,31(3):136-138
介绍了以十二烷基苯磺酸作为催化剂 ,用梯度升温法 ,酸醇直接酯化合成没食子酸正戊酯。同时对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进行了正交试验 ,得出了最佳的酯化条件 :醇酸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 1.5mmol,反应时间 4h ,平均酯化可达 95 .1%。并对产品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  相似文献   

9.
《塑料》2018,(5)
采用30 L反应釜,考察了自制钛系复合催化剂对PET合成的催化作用,并对PET进行了一系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自制钛系复合催化剂对PET的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均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与工业上通常使用的三氧化二锑催化剂相比,自制钛系复合催化剂可缩短酯化反应时间54%,缩聚反应时间35%。自制钛系复合催化剂合成的PET特性黏度由67. 5 m L/g上升到77. 9 m L/g,黏均分子量由18 920上升到22 533,玻璃化转变温度由69. 5℃上升到74. 3℃,XRD的测试表明,PET的结晶性和晶型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合成PET的热稳定性及流变性能也无明显变化,是一类理想的、高效环保的新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间歇式直接酯化法合成PET的生产装置经技术改造后,用半连续式直接酯化合成PET的工艺是可行的,用该种方式生产出的聚酯切片比间歇式直接酯化法合成出的PET切片质量要好。  相似文献   

11.
以双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为原料,负载型催化剂Mo-MCM-41为催化剂,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双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产品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Mo-MCM-41催化效率高,酯化率最高可达到97%,产品为浅黄色透明黏稠液体,用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鉴定,并对产物的应用性能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当代化工》2017,46(3)
<正>2017年3月15日,由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牵头组织开发的"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工程技术开发"课题通过了中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会在北京召开,中石化科技部、炼油事业部、物质装备部、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及所属炼化分公司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了会议。"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工程技术开发"项目,由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及抚顺化工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组成的课题组合作开发,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综合了管壳式和板式换热  相似文献   

13.
《当代化工》2012,(5):451-451
5月9日至11日,中国石化质检站的领导和专家一行7人,对仪化公司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开展工程质量大检查。在检查结束前,中国石化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质量检查组在仪化公司第四会议室召开总结讲评会。中国石化工程质量大检查组成员、中国石化工程质量监管处处长李建国主持了总结讲评会。检查组组长、天津石化质检分站站长杜俊杰代表检查组对仪化公司年产10万吨1,4丁二醇项目检查情况进行了总结讲评。检查组对仪化公司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给  相似文献   

14.
在1 kt/a、10 kt/a及150 kt/a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国产化三釜工艺流程生产装置上,采用直接酯化法连续生产纤维及薄膜级PET切片,分析了原料质量、聚合反应温度、催化剂、调色剂等PET切片色相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为满足用户对PET切片色相b值达0±1的要求,生产中应控制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  相似文献   

15.
由中石化石科院、安庆分公司、催化剂齐鲁分公司共同承担的“新一代增产丙烯催化裂解催化剂的开发”项目近期通过了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经过认真的评审一致认为:以新活性组元配方和新型催化剂技术为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2,6-萘二甲酸(NDA)、对苯二甲酸或2,6-萘二甲酸二甲酯(NDC)、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为原料,在2 L聚合反应装置上,采用直接酯化法或酯交换法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2,6-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共聚酯(PETN),探讨了PETN的合成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直接酯化法较酯交换法更加可行易控;直接酯化法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为1:(1.3~1.5),NDA摩尔分数(相对于酸的总量)为28%,酯化阶段无需催化剂,酯化反应温度220~250℃,缩聚反应温度280~295℃,合成的PETN特性黏数达0.65~0.85 dL/g;钛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锑系催化剂,且添加比例小,添加量为8~50μg/g时,即可得到高特性黏数的PETN。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直接纺丝法生产超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在酯化过程中添加1,3-丙二醇共混时,添加碱式硫酸镁晶须可以进一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通过引入带支链的二元醇可以减少聚合产生的环状低聚物杂质,提升纺丝的稳定性。采用乙二醇镁和乙二醇锑的混合物作为缩聚催化剂,可使PET纤维染色更加均匀。在PET制备过程中加入固体杂多酸可以降低酯化反应温度,减少副反应,提升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8.
臧国强 《聚酯工业》2019,32(4):25-28
使用2l反应釜,详细考察了自制钛系催化剂和PET酯化反应的相互影响情况,钛系催化剂在较高反应温度和含水量的酯化反应条件下聚合反应活性不降低,同时对酯化反应过程有促进作用,最后介绍了钛系催化剂在工业装置上对酯化反应影响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仪化东丽薄膜公司5#线1.5万t/a PET薄膜项目成功开车,生产出第一批A级品。经对标检测,产品外观、强度、雾度、热收缩率、色泽及透光率均达到相应技术——标准,在平面显示器应用方面可部分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PET薄膜行业尖端用基材的空白。该项目是中石化仪征化纤与日本东丽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第五条生产线,依托日本东丽核心技术--厚片双面冷却防划伤拉伸技术,并通过在线双面预涂及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法研究PET酯化工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二次正交回归法研究了在有齐聚物存在下 ,PTA与EG合成PET直接酯化工艺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 ,得出了合成PET酯化过程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 ,并对反应温度、反应物质量比、摩尔比的影响进行比较 ,发现温度是酯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增加酯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