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宽量程核测量系统中裂变室输出信号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宁  李铎  熊华胜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47(10):1892-1895
为建立一个实验室可用的宽量程核测量系统输入信号,本工作进行了宽量程核测量系统中裂变室输出信号的仿真研究,完成了裂变室输出的单个脉冲信号和脉冲叠加信号的仿真计算,并实现了仿真结果的物理输出,为宽量程核测量系统的算法设计和调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放射性核束进行首次物理实验所使用的探测器系统的构成及各类探测器的性能,同时给出了该系统用于物理实验所得到的人令人满意的在线获取结果。  相似文献   

3.
反应堆堆外核测量系统的实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外核测量系统实时仿真是核电厂全范围培训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给出一种基于测量原理的功能仿真处理方法,利用堆芯物理仿真计算出堆芯中子通量密度.建立了堆外核测量值与反应堆内三维中子通量密度分布之间的拟合公式.根据反应堆物理计算或功率刻度实验确定拟合系数.可以实时准确仿真堆外核测量系统,满足核电厂全范围培训模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β-核磁共振(β-NMR)和β-核电四极共振(β-NQR)是利用不稳定β放射性核作探针的核磁共振和核电四极共振,是核物理、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研究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实验手段。β-NMR和β-NQR通过原子核核矩与核外电磁场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的测量进行原子核结构和性质、凝  相似文献   

5.
月球基地核电源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月球基地的建立首先需解决能源供给问题,核电源系统具有功率大、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月球基地及其他深空探测任务中理想的能源提供方案。本文分析了目前可用于月球基地的能源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40 kWe月球基地核电源系统的设计理念,经初步优化设计,给出了该系统的流程和总体设计参数,并从物理、屏蔽、热工以及结构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方案合理可行,能满足安全和寿期要求。  相似文献   

6.
FDS团队结合聚变堆、先进裂变堆、聚变驱动次临界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等核能系统对应用核数据的需求,设计开发出混合评价核数据库HENDL。HENDL包括输运核数据库、嬗变与活化核数据库、辐照损伤核数据库等,并针对先进核能系统的物理特点,从能量自屏效应、热散射效应、温度多普勒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精确的截面修正。HENDL已通过国际基准模型与实验的验证与确认,并在ADSCLEAR、FDS-SFB为代表的重大核工程与核能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产生长寿命高放废物的先进核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核废物分离--嬗变(P-T)处置和先进核能系统(ANES)和重要性及其物理基础,讨论了对化学分离的要求和现状,并对裂变堆、聚变-裂变混合堆、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等核废嬗变炉为主的3类先进核能系统作了简要讨论。最后,对我国开展核能系统研究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β-NMR和β-NQR是利用不稳定β放射性核作探针的核磁共振和核四极共振技术,是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速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及其处理,是许多学科中的关键技术。例如,核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中研究纳秒数量级信号的动态过程;实时图象处理需对每个象素信号数字化,并存储在高速存储器中,有时还需实时处理;采用光栅的精密测量及控制系统中,要对干涉波进行快速和精确测定。综合这些要求,需研制一种高速数据获取及处理系统。在国外,核电子学中的高速电子技术(快电子学)的发展,使商品化核电子仪器中的瞬态分析器采  相似文献   

10.
<正>从源头确保核安全超级蒙卡核模拟软件系统SuperMC基于创新的多过程直接耦合输运理论,发展了面向先进核能系统设计与安全评价的超级蒙卡核模拟软件系统SuperMc。它以辐射输运为核心,支持热工水力学、结构力学等多物理耦合模拟,是集精准建模、高效计算、可视分析于一体的先进核模拟软件系统,可应用于反应堆物理、辐射屏蔽、医学物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下开发的微机核子秤配料系统软件,简要叙述了微机核子秤配料系统的构成,给出了软件的功能结构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乃彦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53(10):1989-1998
随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在核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高功率激光在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情况;给出了激光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机理;总结了在目前激光强度能达到的情况下,用高强度的激光开展与原子核物理有关的研究;并分析了激光康普顿背散射-γ射线(LCS-γ)在核物理和核嬗变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制了一个用于磁质谱仪法拉第筒阵列离子收集器的高精度数字化读出系统,实现对离子束中离子成分的分析与诊断。数字化读出系统由前端处理电路和数据获取模块组成,前端处理电路采用门控积分器将418通道微弱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数据获取模块将电压信号数字化后,通过以太网接口将数据上传到远程上位机。该读出系统实现了电荷范围为0.1~120 pC的数字化读出,非线性误差小于1.95%(全量程)。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数字化读出系统完全满足实验需求。该系统还可广泛用于核物理实验和加速器系统中微弱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
高能物理与相关学科数据库建设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数据库是国内综合性最强的科学信息服务系统,高能物理与相关学科是科学数据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高能天体物理和核分析两个典型的高能物理研究方向为例,研究高能物理学科数据库的建设。在分析数据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分析了数据处理流程;设计了以J2EE开放标准为基础架构,JAVA为主要开发工具的三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完整的用户应用系统;介绍了目前在高能物理学科数据库建设方面的进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反应堆耦合计算是对现有反应堆各领域数值技术的融合、集成和提升,完整的反应堆核电站系统同时具有多种耦合机制,是一个超大规模非线性强耦合系统,以JFNK/NK为代表的直接联立方法是极具潜力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反应堆耦合计算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全耦合直接联立求解方法及程序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高温气冷堆多物理、多尺度、多部件、多回路、多模块的耦合特点,首次提出了非线性消去直接联立方法等关键技术,研发可以描述多层级耦合结构的统一耦合平台框架,已形成多个中间版本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的核物理实验课程的现状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高校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核物理实验课程现状,并对未来改进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review paper discusses new applications of detectors in low energy nuclear physics and emphasizes semiconductor particle detectors where new developments have had an outstanding influence on the nuclear physics which can be done. The paper includes an account of: new limits of detector resolution; a new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gamma ray lifetimes; gamma-gamma angular correlation studies with multiple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kinematic energy shift correction with radial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 an improved particle identif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detecto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ermanium to measurements of long-range charged particle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present state-of-the-art limitations and possibilities in areas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nuclear physics.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2019,21(11):115601-98
A digital pulse analysi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diagnostic system in nuclear physics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reflecting the particle state in a nuclear physics experiment, we have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 real-time digital pulse analysis system and applied it to the digital nuclear pulse waveform discrimination of different detectors in the HL-2 M tokamak.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PXI) platform, while its software was written in LABVIEW. The key technologies involved in the system implementation include digital pulse analysis technology,digital discrimination technology, pulse height analysis technology, etc. The system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plastic scintillator detector at the Neutron Source Lab of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 can discriminate between neutron(n) particles and gamma(γ) particles well when used to measure the plastic scintillator detector.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