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吐哈深层稠油配套空心抽油杆泵上掺稀油举升工艺,使吐哈稠油得到有效开发并普遍推广应用。随着吐哈稠油近十年来的有效开发,目前稠油含水升高,掺稀油量增加,掺稀比升高,增加了开发成本。研发出稠油井筒活性水降粘举升工艺技术,在稠油中含水期后大规模替代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吐玉克稠油开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徐建忠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0):45-46,119
本文针对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油藏特点,在系统认真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掺稀油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增大油井生产压差、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稠油冷采螺杆泵深抽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为鲁克沁超深稠油油田螺杆泵开采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春光油田稠油降粘技术以套管掺稀降粘工艺为主,本文通过实验并结合掺稀技术在春光油田的应用现状,对掺稀比例、掺稀温度、掺稀压力等参数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优化,优化后的掺稀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较好,稀油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鲁克沁油田属于超深稠油油藏,原油粘度大、密度大,稠油在井筒中流动困难,需进行井筒降粘才能实现油田开发。鲁克沁油田共有油井126口,95%以上的油井采用掺稀油降粘工艺开采。由于稀油含蜡量较高,管壁容易结蜡,必须定期进行热洗清蜡才能维持管线的正常运行。本文综合考虑掺稀量、管线长度、原油粘度、管线两端的高程差等因素的影响后,利用掺稀泵压和掺稀管线打回流后的井口回压,来计算地面掺稀管线的管壁结蜡厚度,并以此指导掺稀管线的日常热洗维护。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原油田濮深18块稠油油藏特点和稠油性质,进行了稠油掺稀降粘规律和流变性室内实验研究。采用4种类型稀油对PS18-1井超稠油进行定温条件下不同掺稀比例的稠油降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稀油类型和掺稀比例等因素都会影响降黏的效果。当稠油与文一联稀油以体积比1:2混合后,稠油黏度下降幅度较大,降粘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稀油。将实验测得的稠油掺稀粘度数据进行拟合后得到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稠油开发以掺稀降粘工艺为主,掺稀降粘工艺更适合高粘度、低含水稠油井,掺入深度越深,掺稀效果越好,塔河油田掺稀降粘过程中掺稀比调配不合适,稠油在井筒内上升过程中会堵塞井筒,产生稠油凝管现象,堵塞油管无法进行掺稀生产。连续油管下入油管内注热油进行掺稀降粘,逐步加深循环解堵,产生稠油井连续油管解堵工艺。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油品性质多样,既有稀油、稠油,又有高凝油和天然气,是全国最大的稠油和高凝油开采基地。掺液(稀油)降粘是稠油集输的常用工艺,辽河油田稠油区块普遍采用此工艺,配套地面设施为计量接转站内设置的稠油掺稀油计量间及计量分离器,采油单井进站使用计量分离器玻璃管量油,稀油经掺稀油计量间集中分配,并经独立掺稀油管线送至井口。  相似文献   

9.
稠油具有密度大、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等特点,在采出和集输过程中粘滞阻力较大,常规集输困难。稠油集输方法包括:掺稀法、加热法、化学法及掺水法等。本文主要针对掺稀降粘法、化学降粘法开展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降粘效果,其中,掺稀降粘效果受稀油的粘度和掺稀比例影响较大,稀油粘度越低,掺稀比例越大,混合后粘度越低;通过筛选实验,有三种乳化活性剂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效果,降粘率达99%以上,其中OA-6的乳液稳定性更适合于稠油集输。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稠油资源非常丰富,约占全球石油总资源量的70%以上。稠油开发和集输主要采取加热、掺稀、化学等降粘方法,以最大化挖掘其经济价值。加热降粘法消耗能量大,投资成本高,但适应范围广;对于稠油产量巨大的油田,如附近有稀油资源,掺稀降粘被证实为经济有效;实践应用中也会掺入降凝剂或减阻剂等化学药剂,改善稠油集输效率。委内瑞拉重油带普遍采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稠油开采。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电加热降粘、空心杆掺水和井口加降粘剂井筒降粘技术,空心杆掺水降粘技术可有效避免电加热降粘技术高耗电和化学降粘技术的有机氯问题发生,但生产管理不便问题成为此技术发展推广的障碍。本文提出了管中管密闭掺水井筒降粘技术,并优化设计了双空心抽油杆及下部杆柱组合结构,从而可保证杆柱的载荷强度,并根据井筒结构要求,进行了油井的注采一体化抽油泵的管柱设计,既保证了稠油井的正常生产,又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可实现稠油区块的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2.
张满营  孙保华  李建伟  李玉香 《玻璃》2006,33(3):14-16,19
通过重油乳化技术在德州晶华集团空心玻璃砖马蹄焰中应用的实例分析,研究重油掺水在线乳化技术在日用玻璃窑炉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卢立柱  赵兵 《化工学报》1993,44(6):692-699
从减小液滴内传质阻力、提高两相间传质速率和改善混合室中两相的停留时间分布等方面对油分散型单混合室混合澄清萃取器(OWSMMS)的设计进行了改进,设计了水分散型多隔层混合室混合澄清萃取器(WOMMMS)以提高混合澄清萃取器的分离效率.在实验中分别应用OWSMMS和WOMMMS进行稀土分离,比较了它们的操作性能.在实验条件下,通量为1.46~2.92m~3/(m~2·h)时,轻/重稀土的相对分离效率比β_(qz)为1.426,相邻元素的相对分离效率比β_(ab)一般都大于1,说明WOMMMS的操作性能明显优于OWSMMS.  相似文献   

14.
下行床反应器用于重油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强  王雷  张琪皓  罗国华  魏飞 《化工学报》2004,55(7):1103-1108
建立了一套下行式循环流化床反应装置,利用此装置进行了重油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烃的实验研究.以中间基丙烷脱沥青油(DAO)为原料、工业CHP-1分子筛平衡剂为催化剂,主要考察了下行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当以丙烯、丁烯为目标产物时,反应温度存在最佳值,剂油比越大低碳烯烃收率越高.由于下行床具有短停留时间、气固流动更均匀和返混小的优点,能获得更高的产品收率,使干气收率受到抑制.试验结果说明下行床反应器是一种适合于石油烃类裂解工艺过程的反应器形式.  相似文献   

15.
油管内空心杆捞筒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坤 《当代化工》2011,(12):1289-1290
为了解决修井作业过程中由于稠油井杆断脱所造成的作业施工中带来的不方便和不利因素,研制了油管内空心杆捞筒.该捞筒能够很好的代替原有的打捞工具,解决了原有打捞器牙片易碎、易脱且成功率低、成本高、不易购买等问题,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分析催化裂化柴油(LCO)加工路线及转化技术,提出催化裂化轻、重柴油分别抽出,轻柴油加氢精制后作为产品柴油;催化重柴油(HLCO)经加氢开环后,再经催化裂化反应,将部分柴油转化为汽油和液化气.通过中试实验确定了蜡油加氢原料蜡油掺炼不同比例HLCO,对蜡油加氢反应特性及产品性质的影响.工业生产运行结果表明,蜡油加氢原料掺...  相似文献   

17.
七棵树油田水平井的应用,加大了抽油杆的载荷,对抽油杆抗拉强度、收缩率、伸长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为有效适应水平井举升工艺,优化了组合结构,降低了最大载荷,提高了抽油杆的抗拉强度,延长了抽油杆的使用寿命,为水平井在七棵树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保证。优化后的杆柱结构在现场使用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重油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在工业装置上的应用 ,包括掺炼焦化蜡油和减压渣油能力的预测计算以及催化裂化与芳烃抽提组合工艺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重油催化裂化动力学模型在工业装置上的应用 ,包括掺炼焦化蜡油和减压渣油能力的预测计算以及催化裂化与芳烃抽提组合工艺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