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工简讯     
无毒农药投入应用 近年来,因食用蔬菜而导致农药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惠州市石化工业总公司与国家化工部明达公司、深圳市科达化工工业公司合作,投资100万元,研究、探索无毒性、无公害的新型农药,筛选出灭幼脲三号的科学配方。经中山医科大学按国际毒性等级分析法标准评定,属无毒级。灭幼脲三号的杀虫机理不是靠毒性,而是以抑制几丁质的合  相似文献   

2.
据测定说明,灭幼脲在松林下土壤中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含量不断递减,并且所沉积的残留物,很快被土壤微生物(主要是真菌)降解而消失,故不易积累,对环境亦无污染。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灭幼脲3号是我国自己研制的合成路线,现已在防治森林害虫中运用,尤其是防治油松毛虫用量较大,但对于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特别是在松林土壤中残留情况,尚未报道。我们首次测定在松林土壤中灭幼脲3号残留动态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在松林里大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外有许多关于除虫脲(灭幼脲1号)的残留报道,但尚未见到关于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介绍,我们研究了灭幼脲3号的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以便进一步研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我们参考了灭幼脲1号有关残留分析方法的文献报道,在做灭幼脲3号的残留分析中,对提取试剂、提取方法、净化条件略加修改,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方法简介: 土样用丙酮回流提取,经过滤,弗罗利硅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以测定转化率为目标的气液色谱法快速测定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灭幼脲1号(TH—6040)重要中间体2.6—二氯苯甲腈氟代转化率的方法。应用本方法,不需称量和定容,样品经适当处理后,直接注入色  相似文献   

5.
灭幼脲和吡虫啉杀虫混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叶志强  初丽伟  钟岩  范志先 《农药》2000,39(3):19-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灭幼脲和吡虫啉杀虫混剂进行了分析。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μBandapak phenye色谱柱为固定相,在254nm下检测,内标法定量分析。吡虫啉,灭幼脲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4、0.9998,变异系数分别为0.45%、0.54%。  相似文献   

6.
杨进高  李谱超 《农药》1994,33(3):28-29
灭幼氰悬浮剂防治松毛虫杨进高,李谱超,赵爱武(林业部安阳林药厂研究所,455000)灭幼氰是灭幼脲与拟除虫菊酯的复配制剂,该农药综合了两种杀虫剂的特点,具有高效、低毒、对害虫作用时间长、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昆虫等优点,属推广应用农药,九一年我们首次...  相似文献   

7.
向元英  付洪涛 《农药》1994,33(5):23-24
50%高效甲胺磷乳油薄层化学法分析向元英,付洪涛(湖南化工研究院,长沙410007)一、前言高效甲胺磷乳油是由甲胺磷原油和敌百虫原粉、溶剂及乳化剂复配而成。它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虫、杀螨剂。杀虫范围广,有优良的触杀作用。据报道,其分析方法有甲胺磷含量...  相似文献   

8.
<正>除虫脲为苯甲酸基苯基脲类除虫剂,与灭幼脲三号为同类除虫剂,杀虫机理也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酶的合成,从而抑制幼虫、卵、蛹表皮几丁质的合成,使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虫体畸形而死亡。该品种是对人畜低毒,对天敌安全的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随着除虫脲制剂长期使用后,害虫对其的抗性逐年加大,使农药用量不断增加,导致用量增大、残留增加、药效差等不良后果。且使用单一组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氯氟脲(定虫隆、chlorfluazuron)、特氟脲(Tefluron、Teflubenzuron)、XRD-473(氟铃脲)、印楝素、蓝雪醌、Abamectin等六种药剂对粘虫幼虫的毒力和杀虫性状作了测定和观察,并与溴氰菊酯、灭幼脲作了比较。测定结果,以氯氟脲的毒力为最高,较之溴氰菊酯或灭幼脲可高出数十倍,除Abamectin有急性毒力外,其余药剂都在蜕皮期间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0.
韦昆  王晓宇  刘琴  李兴忠  罗会 《化学试剂》2020,42(7):761-766
采用交叉筛选法,从有机溶剂、助剂对配方进行筛选,制备灭幼脲·阿维菌素超低容量喷雾油剂并表征其基本性质,该药剂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润湿性,雾滴分散均匀。通过室内活性试验以及田间生物活性试验,评价了灭幼脲·阿维菌素超低容量喷雾油剂对荔枝蒂蛀虫的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灭幼脲·阿维菌素超低容量喷雾油剂对荔枝蒂蛀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优于对照商品药。同时,该油剂是一款适合植保无人机喷施的专用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11.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在灭幼脲界面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残余质量浓度法、ζ电位测定和IR法研究了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在灭幼脲颗粒界面的吸附量、吸附状态、ζ电位、吸附作用力等性能。分析认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分散剂在灭幼脲颗粒界面吸附后具有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双重作用,这对维持灭幼脲水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化     
▲江门农药厂研制成功的20%克蚜螟(高渗甲胺磷)乳油,毒性比50%甲胺磷乳油降低60%,杀虫力相同,成本较低,不会污染环境,可取代剧毒农药甲胺磷。 ▲山东宁阳农药厂研制成功抗棉铃虫新农药广克威。 ▲河北宣化农药厂研制的40%乙阿合剂(乙莠水悬浮乳剂)和丁阿合剂获专利,适于玉米田除草。  相似文献   

13.
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柑橘中的虱螨脲、灭幼脲和氟啶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柑橘中虱螨脲、灭幼脲和氟啶脲同时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试样采用Qu ECh ERS法前处理,UPLC分析。结果表明:在0.05~0.50 mg/kg添加水平时,3种农药的回收率在82.5%~100.0%之间,相对标准差为0.3%~4.3%。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g/L,3种农药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能满足柑橘中3种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前言 8301乳油是由甲胺磷、敌百虫和马拉松配制而成的三元复合杀虫剂,由于组分较多,不易进行测定各有效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在乳油贮存期间,会发生部分成分的分解,使得杂质增多,给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了采用薄层容量法测定该乳油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该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可用于工厂及农药检验部门测定  相似文献   

15.
灭幼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灭幼脲缓释微胶囊的制备和对其性能的测试来提高灭幼脲的稳定性与环境的相容性。[方法]采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囊壁材料,利用静电吸附层层自组装技术(Layer-by-Layer,LbL法)制备灭幼脲微胶囊。正交优化灭幼脲微胶囊制备工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微胶囊表面结构,研究了微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分别加入1 mL海藻酸钠(1.0 g/L)、1 mL壳聚糖(1.0 g/L)、20 mg灭幼脲、1 mL氯化钙(1.0 g/L)能得到相对更好的结果。正交试验4个因素中,氯化钙质量浓度对评估结果影响最大;利用优化后的体系制备的灭幼脲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0μm,Zeta电位为+23.5 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8.8±0.86)%和(69.1±0.86)%。[结论]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灭幼脲微胶囊具备明显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6.
灭幼脲系昆虫肌丁质合成酶抑制剂,是苯甲酰基脲类衍生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品种有除虫脲1号、2号和3号。由于它们杀虫机理特殊,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效长、对天敌及人畜安全等优点,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7.
深圳星火化工有限公司最近研制成功“灭幼脲3号”农药,经试用,对防治松毛虫等虫害有显著效果。该产品具有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等特性,同时不杀伤松毛虫的天敌,持效期长,能防治两代松毛虫。而且不受气候影响,喷药后即使当时就下大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公开特许50-71838号等报导,乙酰甲胺磷与敌百虫、二溴磷、丰丙磷、二甲硫吸磷、乙拌磷、叶蚜磷、乙硫磷、蚜灭多及亚胺硫磷当中的一种或数种配制成混合农药时,乙酰甲胺磷具有增效作用。反之,上述各类农药中的一种或数种与乙酰甲胺磷复配时,对乙酰甲胺磷也有增效作用。该公开特许指出,当敌百虫等有机磷农药中稍许加入一点乙酰甲胺磷,就会使药效成倍增加,而乙酰甲胺磷中稍微加入一些上述各类有机磷农药也能使药  相似文献   

19.
灭幼脲3号是通化市化工研究所等单位最近研制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它能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对鳞翅目等未成熟的昆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哺乳动物低毒。这里介绍的是灭幼脲3号在小麦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摘要将粉碎后的小麦样本用二氯甲烷浸泡过夜  相似文献   

20.
胡尊记  王跃骅 《农药》1994,33(1):29-30
25%氧灭威乳油(有效成分为氧乐果和灭多威)是由山东省农药研究所研制的一种复合制剂。该制剂为高效内吸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经室内毒力测定表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扩大了杀虫谱。我们于1992年用它对棉蚜、棉铃虫、棉红蜘蛛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药效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