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城市特色研究为背景,从环境艺术的角度出发,选择城市街道特色塑造中环境小品设计这个有针对性的选题进行了研究,从环境小品所处城市街道特色塑造需要入手,结合城市街道的实例进行了设计的探索,以期对街道环境小品的创新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今后国内街道环境小品的整治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桂林市城市美化与塑造城市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从城市设计、街景美化、夜景泛光、园林小品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美化与塑造城市特色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在城市美化中塑造城市特色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组织实施方法。对于努力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桂林市城市美化与塑造城市特色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从城市设计、街景美化、夜景泛光、园林小品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城市美化与塑造城市特色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在城市美化中塑造城市特色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组织实施方法。对于努力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比三亚解放路和保定兴华路两个街道改造项目的异同,阐述城市修补理念在街道设计中的运用,包括街道空间的营造、街道的环境设计及街道立面风貌的特色塑造,并从实践中提取经验,总结城市修补分级设计方法,因地制宜地解决中国城市的街道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平 《山西建筑》2009,35(24):16-17
阐述了城市特色的概念,分析了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具体包括规划结构和布局,建筑和建筑群,名胜古迹,街道及广场,园林绿化,建筑小品等方面,以在城市设计中更好地运用城市特色的构成要素,使城市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城市的面积在迅速扩大,高楼林立,街道纵横。街头,这个不断增加的新兴城市公共空间,正期待着更多个性化景观小品的加入。街道环境是丰富多样的,设置其中的景观小品既要与环境相融,也要具备自身的个性与美感。在一切都是日新月异的都市生活中,景观小品的造型设计应更创新,而不是一味模仿国外的设计。本文从街头景观小品的定义以及在我国目前的现状出发,介绍了几例国外优秀街头景观小品设计案例,阐述了城市街头小品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房硕 《建筑与环境》2007,1(5):140-143
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并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本文针对近年来步行商业街发展,结合河南省郑州市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影响步行商业街氛围的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8.
正在现如今的城市景观设计中,除了少部分的自然景观环境外,大部分的环境都是按照人类的意图进行塑造。景观小品是景观环境中的重要设计元素,同时它们之间是相符相成的关系。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和景观环境应该如何共生却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景观小品的雕塑为主进行阐述观点。  相似文献   

9.
景观小品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体现和表达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徐州大彭镇G310国道小品设计为例,阐述了如何结合徐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设计更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设计策略方法、核心区构成模式、城市街道与交通空间设计、城市特色空间塑造等方面评析了重庆西永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应征方案的设计理念,探讨了当前我国新城城市设计倾向.  相似文献   

11.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本文通过对北京旧城街道的系统调查和研究,总结出针对特色街道空间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北京旧城街道进行分类和梳理,进而提出有步骤的保护和发展策略,从而激活北京旧城特色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街道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并始终扮演着连接城市不同区域、提供日常公共活动空间和促进商贸、文化交流等角色。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一些城市的部分街道面临环境品质低下、快速机动化和公共性减弱等问题。文章首先回溯了中国古代街道的发展历程,重新认识其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其次,通过对台北街道的演变和“小街区”、“住商混合”、“法律规范”、“政策及社会力量”4个形塑台北街道的关键因素的介绍,对街道进行再认知,以探索符合我国历史文化的街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北京宪章”指出了在新世纪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景观趋同化的危机,肯定了文化特色这一构成城市多样性的因素。如何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保护历史街区丰富的人文景观,保留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呢?文中以桂林、柳州、南宁三个城市步行街建设的细节为例,找到了建筑的地理时空观、文化时间观和艺术时空观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实践。建筑师在将理论转化为建筑实践过程中,需要付出不断的努力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辛飞 《中外建筑》2012,(3):76-78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具有储存和承载城市文化的作用。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融合文化要素的街道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代阳  梅洪元 《城市建筑》2013,(21):105-108
本文通过对寒地城市街道中的人行空间界面进行特质解析,引入人本回归的设计理念,分别从寒地城市街道界面韵律的友好化设计,界面边缘的互动化设计,界面质感的温暖化设计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节能环保与文化特色保护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主题,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一些照明工程中忽视用电能耗和城市经济承载力,设计手法雷同造成城市特色危机,而绿色照明工程又缺乏对城市整体照明关注的现状,提出了城市照明规划的绿色观。指出只有综合考虑节能环保、经济可行性和文化特色的城市绿色照明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盼  ;张晓玮 《城市建筑》2014,(2):177-177
街道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8.
重庆渝中半岛地区拥有极其丰富的传统街巷系统,但是随着近年来旧城更新改造和机动车的不断增长,传统的街巷空间以及步行出行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通过重庆渝中半岛步行系统及示范段设计项目这个案例,探讨在山地城市中的步道及街巷公共空间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剖析步道空间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规律,在调查、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中应用"邀请"的行为学研究成果,实现城市步道空间公共生活的回归和步行优先的绿色出行导向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城市开始进行步行街建设,进入70年代步行街在西方国家大量流行。我国在9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步行街的规划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步行街发展的原因以及城市中心步行环境的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步行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地下商业街的环境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下商业街正伴随着地下交通网的兴建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发展起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地下商业街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亟代解决。文章结合当前地下商业街的设计和建设上的理论,参考当今国内外的实例,针对地下商业街的环境特点,对有关环境设计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改善地下商业街环境质量的措施和方法。最后通过与其它发达国家的比较,指出我国现有地下商业街在环境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