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南京九华山铜矿区仙人桥矿段经部分开采后发现,矿体形态、矿床储量等方面与矿区原详查报告存在较大差异。结合矿区开采及勘探资料,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特征,并进行了探采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控制着仙人桥矿段的矿体形态;(2)矿区围岩类型与岩浆岩的接触带影响着矿体的规模;(3)仙人桥矿段2#矿体成因主要受矿区F2压扭性断层控制,在与F2断层交叉的张性断裂部位往往富集规模较大的囊状矿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矿区除沿F2断层带进行找矿外,与F2断层相交的张性断裂也为较有利的找矿区段。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铜矿床找矿勘探及开采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在青海白日其利金矿高效开展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结合相关地质工作成果,运用幔枝构造成矿理论分析了区域幔枝构造特征、矿区幔枝构造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幔枝成矿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1)矿区已圈定的矿体及矿化带均产于1∶25 000水系沉积物HW4异常和1∶10 000激电中梯高极化低阻异常中,矿体均赋存于次级拆离滑脱断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中,赋矿岩性为具有强烈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的脆—韧性剪切动力变质岩;(2)区内核部岩浆杂岩、核部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为主要的控矿因素,受印支期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核部变质杂岩并非矿源层,金矿质来源于深部,随幔枝构造向上运移,在韧—脆性次级拆离滑脱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中成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典型的幔枝构造核部岩浆-变质杂岩成矿区,具有幔枝构造成矿模式;(3)核部岩浆杂岩、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韧性剪切带、矿化蚀变及物化探异常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认为区内核部岩浆杂岩、变质杂岩、拆离滑脱断裂带、韧性剪切带、矿化带和矿化体及其深部复合金综合化探异常区为重要的成矿预测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一矿区主要由露天矿与龙首矿(坑采)组成。该矿区位于龙首山与戈壁滩的交界处,河西走廊北侧龙首山东段的东北坡。由于经受多期构造作用断裂,特别是走向断裂发育最为显著。含矿超基性岩沿深大断裂次一级断层上侵于前震旦纪混合岩、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中,岩带长达6.5公里左右,由于断层的错动或间隔分成四个矿区,其中一矿区出露地表,发现和勘探最早。一矿区矿体长约1300米,宽约10~175  相似文献   

4.
阿东铅锌矿床位于兰坪—思茅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的交汇部位,红河深大断裂及哀牢山深大断裂构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及矿区地层、构造特征,讨论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矿区主要出露志留系下统仁和桥组(S_1x)及三叠系上统高山寨组(T3g),断裂构造发育,导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均有分布;(2)矿区蚀变作用强烈,硅化、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矿化中心蚀变程度最为强烈;(3)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及囊状赋存于F_2、F_3断层破碎带内,矿体厚度与破碎带宽度成正相关;(4)矿体受岩浆岩、地层及构造控制,以构造控制作用为主,矿区前人采矿遗址、地球化学异常、蚀变及矿化露头为重要的找矿标志,构造交汇部位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贞丰皎贯金矿区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为加强区内地质找矿工作,在总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地球化学、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次生晕地球化学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内地层地球化学特征、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次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1)区内赋金层位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峨眉山玄武岩组,次为二叠系上统领薅组一段,岩性主要为凝灰质黏土岩、砂质黏土岩及粉砂岩,为主要的矿源层;(2)矿体的形成受断裂、地层、岩性、围岩蚀变等多重因素控制,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条件,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关系密切;(3)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毒砂为主;(4)矿区采用次生晕扫面方法确定的异常区与地质构造、矿(化)体较吻合,且规律性较强,并通过工程验证,发现了多个矿(化)体;(5)矿区金矿与构造、蚀变密切相关,在强硅化形成的微—细石英脉与黄铁矿化、黏土化及褐铁矿化相互叠加时,金矿体品位较富,为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1)矿区有利的找矿标志为地层岩性、岩溶不整合面、构造、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2)区内纳哥地段、卡务地段、佐锡拉旦沟地段金矿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织金县新麦铅锌矿床位于贵州省五指山铅锌矿田区内。对该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矿区内铅锌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清虚洞组,矿区主要分布有NE、NEE、NW向等断层,NE向断层为控矿和导矿断层,NW向断层为导矿和容矿构造;(2)矿区内铅锌矿与MVT型铅锌矿相似,主成矿期为印支—燕山期,在构造、岩性耦合的情况下,含Pb、Zn的成矿流体与赋矿地层中的富硫低温流体发生混合作用,在断层或断层旁侧的有利空间内形成矿体;(3)区内铅锌矿床成因为沉积初始富集成矿+改造成矿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圈定了大垭口重点工作区、雨活庄工作区、白泥坡—陶家洞工作区、冷坝工作区、喻家坝工作区以及核桃冲工作区,并对各区的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结合个旧卡房成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成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断裂构造成因机理、断裂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实例对区内断裂构造控矿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卡房成矿区成矿作用特点鲜明,老熊硐断裂以北成矿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下,在卡房段地层的层间破碎带内主要产出以锡、铜为主的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小;老熊硐断裂与龙树脚断裂之间自地表往下均有成矿,主要产出层状铅、锡矿体,矿床规模相对较大;龙树脚断裂及其周围的次级断裂中主要产出锡、铅、银矿体,其中锡、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2)成矿区的断裂构造形成主要是由地区构造应力、风等自然作用力等因素耦合作用所致;(3)区内矿体类型主要有层间矿体、断裂带矿体、花岗岩接触带矿体及花岗岩蚀变带矿体;(4)断裂与地层(互层)交切处、断裂转折端处、断裂交汇锐角挟持带及断裂扎根处为成矿区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5)成矿区断裂构造的控矿模式为多元-时空耦合控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卡房成矿区深部(地表以下500~1 500 m)隐伏矿体分布区为该区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并划分出黄泥硐断裂挟持带生勘区(Ⅰ~#区)、蒙子庙断裂构造透镜体生勘区(Ⅱ~#区)、老熊硐断裂构造透镜体详查区(Ⅲ~#区)、仙人硐断裂分支复合普查区(Ⅳ~#区)、龙树脚断裂转折端详查区(Ⅴ~#区)为该区较有潜力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内蒙多伦县三道沟伊利石矿地质特征及伊利石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伦县三道沟伊利石矿1985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发现。1995年内蒙古九勘院对该资源开展了地质普查工作,探明其为一大中型的伊利石矿床。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多伦县东南,构造上处于中朝地台与蒙古地槽分界处。矿区内招皱、断裂构造不发育,仅见三道沟背斜的东翼及其北倾伏带的一部分。区内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岩脉较发育,除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冲积风积砂砾层外,出露地层均为上佛罗统地层。从下至上有:1.张家口组(J3Z):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岩性为灰褐~灰紫色流纹岩、英安质火山角砾岩及英安岩。其总体走向近南北。2.金刚山组…  相似文献   

9.
沂南金矿铜井矿区的岩浆岩主要为侵入岩,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铜井闪长岩-闪长玢岩岩体为多期次侵位的复合岩体。分析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岩浆和矿液活动中心对矽卡岩型斑岩型金铜矿床的控矿作用,并对矿区可能存在的矿液活动中心位置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1)矿区1个成矿岩体边缘或内部有数个矿液活动中心,矿体群受矿液活动中心控制,矿体多赋存于活动中心附近,远离活动中心矿体尖灭,矿体群消失;(2)矿区可能的矿液活动中心位置为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且有构造破碎带分布的位置,岩体边部拐角处有不同方向断层交汇地段,岩体中有"根"围岩捕掳体存在的地段,岩体边部构造形态特别复杂地段,较大岩枝边部继承性断裂复活地段等。  相似文献   

10.
以任楼矿中六运输大巷掘进过F_2断层组为背景,采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分析了断层结构下巷道掘进应力场分布变化规律与不同位置处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下盘控顶、上盘控帮、底板反拱"的支护方式,并在现场成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F_2断层组附近存在明显的垂直应力增高区;断层构造对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范围为10~20m,确定加强支护范围为F_2断层构造带前后60m;在当前地质状况下,F_2断层上盘巷道围岩变形大于F_2断层下盘段并且两断层上下盘破坏影响区没有明显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托帕铅锌矿床是产于塔里木盆地北侧向斜内的典型热卤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在系统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矿床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特征、成矿条件。研究表明:(1)矿床自上而下发育有砂岩型铜矿化、砂砾岩型铜矿化及碳酸盐型铅锌铜矿化,矿体严格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顺层产出;(2)矿体主要赋存于古新统乌拉根组(E_1w~(1~5)),赋矿岩石为一套海侵砂、砾-泥碳酸盐岩建造,岩石粒度与矿化强度呈正相关;(3)金属硫化物具有纹层状、条带状、浸染状及团块构造,偶见铜矿物沿裂隙分布,反映矿床经受早期热卤水喷流及后期构造热液充填叠加改造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成矿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对找矿模型进行了构建,认为乌拉根岩性段及向斜/背斜构造活动叠加地段为重点找矿部位。  相似文献   

12.
砂宝斯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侏罗系二十二组砂岩地层中的低角度、近水平的层状构造为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根据断裂发育情况,将该矿区岩体的结构面划分为Ⅱ、Ⅲ、Ⅳ级结构面,其中Ⅱ、Ⅳ级结构面对岩体的力学性质有较大影响。依据地层时代、岩性、岩石力学性质,将该矿区的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岩组、较硬—坚硬中厚层砂岩岩组、较软—较硬中厚层板岩泥灰岩岩组和坚硬块状碳酸盐岩组。其中砂岩岩组地表风化作用较强烈,构造裂隙发育,蚀变现象严重,是制约矿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因素,应为今后矿区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的主要层位。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广昌县万山红地区长石矿赋存于震旦系片岩裂隙带中,主要控矿构造为裂隙,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有震旦系洪山组和第四系地层,矿区内构造呈单斜构造,总体北东向,倾向南东.矿区内主要发育4条长石矿脉(M1~M4),矿石结构以花岗结构为主,块状构造.万山红长石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燕山中期花岗岩体,为后期长石脉侵入抑或含钾热液沿断裂裂隙交代而成,总体上属于岩浆岩型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4.
栖霞山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坳陷带宁镇断褶束西部,是宁镇多金属成矿亚带的典型产物。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剧烈,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厘定,结合历年勘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工程验证成果,讨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赋矿层位为中石炭统黄龙组下部的粗晶灰岩段(C_2h~1),并受控于纵向断裂F_2;②矿区构造发育,Si/Ca界面与断裂构造的叠加部位控制着矿体的产出位置、空间展布及形成规模;③主矿体侧伏深部、纵向断裂F_2两侧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海原铜多金属矿地质勘探成果,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矿区出露地层有震旦系下统上施组(Z1sh)和下坊组(Z1x)、侏罗系下统林山组(J1L)和第四系(Q);2岩浆活动较强烈,由加里东期至燕山期均有岩浆活动;3断裂构造走向NE35°~40°,倾向SE(或NW),倾角55°~75°,主要表现形式为燕山期闪长岩脉、煌斑岩脉及石英脉。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海原矿区铜矿化成因应为震旦系老变质岩中Cu、Sn、Ag等丰度值高,后期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含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驱动条件,断裂构造活动为成矿热液提供了运移通道,随着成矿热液上升至温度、压力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的地段富集成矿,今后该矿区应以寻找石英脉型铜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曾家溪锑钨矿与其北东侧的渣滓溪大型锑钨矿处于同一成矿区带,两者控矿特征类似,区域性NE向岳溪、马家溪等导矿断裂为成矿溶液运移提供了良好空间,控制了区域矿床的成生与展布。矿区赋矿地层为一套脆、韧性相间发育的岩性组合,锑、钨丰度高,其节理、劈理发育,易于含矿热液交代充填,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1)矿床主要受断裂、地层及岩性、褶皱控制;(2)寒武系小烟溪组碳质板岩、震旦系洪江组冰碛砾岩以及留茶坡组硅质岩,NEE—NE向断层,沿断裂分布的硅化,土壤中Sb、W、As浓集区,地表辉锑矿化或锑的氧化物等为有利找矿标志。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地质勘探成果,并通过类比渣滓溪锑钨矿,认为矿区矿化深度至少达到-500 m标高,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岫岩县北瓦沟玉石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区域地质背景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一宽甸台拱西部。出露地层以下元古界辽河群为主,其次为前震旦系混合岩及第四系(见图1)。辽河群为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及大石桥组。里尔峪组主要岩性为磁铁浅粒岩、电气钠长浅粒岩及透闪透辉二长变粗岩;高家峪组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含石墨透闪二长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大石桥组主要岩性为方解石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及二云片岩。前震旦系混合岩主要岩性为条痕状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第四系为全新统亚砂土及砂砾石。区域构造复杂,由三个复式背斜和两个复式向斜组成。其复式背斜…  相似文献   

18.
矿区位于中生代陆相火山盆地边缘的古隆起部位,次一级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断层两侧被晚期不含矿流纹斑岩及安山玢岩脉填充,对矿体起破坏作用,对铜矿体的完整性有很大影响。利用地质编录三维处理方法,真实展现矿体、构造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块体估值过程中对侵入非矿岩体进行剔除处理,使估值结果及矿体边界线更真实,接近矿体实际,达到了提高采剥计划、采矿单体设计执行率及降低损失贫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滑板溪金锑多金属矿地处湖南安化境内,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段北西边缘,地处著名的湘西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部。结合矿区最新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区内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奥陶系下统宁国组灰绿色条带状板岩、粉砂质板岩组合的浅变质岩体中,多呈脉状、薄层状、浸染状产出,分带明显;(2)矿化蚀变作用强烈,细脉状硅化、退色化及黄铁矿化与矿化关系密切;(3)矿床多分布于区域性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交汇处,受NE向断裂控制作用明显,并受地层岩性、断裂构造等因素共同控制,属中—低温热液充填改造型矿床;(4)矿体主要产于蚀变破碎带内,成矿方式以矿体(脉)沿断裂破碎带和裂隙充填为主,含矿断裂破碎带尤为发育。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蚀变、化探原生晕异常等方面分析了综合控矿特征及矿化特征,认为矿区构造交汇部位、NE向断裂、硅化脉破碎带、蚀变地段、地表出露的金属氧化物(如锑华)及其硫化物(毒砂)为有利的找矿标志;矿区W—NW向深部及1~#、2~#矿脉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明山地区位于南岭多金属成矿带西部,为广西中部重要的多金属矿产地。那汉沟钨多金属矿位于大明山背斜北西端,七凤短轴背斜西翼,成矿主要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深大断裂及其裂隙系统有关,地层岩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系统分析那汉沟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矿化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矿区地处七凤短轴背斜西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区内大面积出露有下泥盆统郁江组(D_1y),下泥盆统那高岭组(D_1n)仅在矿区北东角出露,寒武系上统黄洞口组(∈_3h)、下泥盆统莲花山组(D_1l)均为隐伏地层;(2)矿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以NW向断裂为主,次为NE向和近EW向断裂,SN向断裂少见;(3)矿区各期岩浆活动颇为频繁,印支期至燕山期均有岩浆活动,区内岩浆岩以燕山期侵入岩为主,呈岩株、岩墙、岩脉状产出;(4)矿区钨多金属矿化类型可分为层控型、斑岩型两类,其中层控型矿化为区内较重要的矿化类型,区内矿化发育受到地层、构造和花岗岩的联合控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区近年来的深部找矿成果分析认为矿区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建议对矿区进一步开展钻探工程对深部矿体进行控制,对存在的磁异常及化探异常进行验证,采用电法进一步控制深部隐伏矿体。上述分析对于在那汉沟矿区乃至大明山地区进一步开展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