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须二段储层是川西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大地质作用出发,分别从岩石类型、岩石孔隙、沉积微相、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构造形态和构造作用等方面对影响储层的地质因素进行探讨,认为粒度、石英矿物为储层储集空间提供了较好的储层条件,天然气聚集前的建设性成岩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物性,构造作用后期形成的高角度裂缝是该区须二段储层获得工业性气藏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根据露头及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分析了下扬子区碎屑岩储层物性主要控制因素。明确区内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影响。龙潭组和老坎组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影响,砂岩以碳酸盐胶结为主,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五通组、茅山组和坟头组砂岩主要为硅质胶结和铁矿石胶结,后期溶蚀孔不发育,储层物性主要受构造作用控制。研究认为,老坎组和龙潭组后期溶蚀作用强,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为下扬子区物性条件最好的碎屑岩层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合川气田须二段储层常规物性分析、压汞、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阐述了储层特征、主要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须二段储集砂岩所经历成岩作用使原生孔隙几乎全部被破坏,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溶蚀孔隙。须二段为特低渗储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塔中南坡中2井钻探资料,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中、下奥陶统以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为台缘礁滩相沉积。储集空间以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储层物性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控制,生物礁相储层物性明显优于滩相储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两期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多期构造作用致使良里塔格组裂缝型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5.
雷家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压裂实验等方法,对雷家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升地层主要发育泥晶粒屑云岩、含泥粒屑泥晶云岩和泥质泥晶云岩,杜家台地层主要发育含泥泥晶云岩和含泥方沸石质泥晶云岩;储层为致密型,储集空间类型多样,裂缝控制“甜点”发育;岩石脆性随着泥质含量的增加和方沸石含量的减小而降低。储层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共同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岩性、厚度及原始孔隙结构等特征,胶结充填作用使储层致密化,溶蚀作用存在形式多样,多与裂缝发育相关,构造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乐闻  刘舒  杨彩虹  王琳  李喆  王岭 《海洋石油》2016,36(4):27-32,100
Y构造带花港组储层整体属于特低孔、中-特低渗储层,在储层整体致密的背景下发育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作者通过物性分析、显微镜观察、阴极发光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认为,研究区花港组储层溶蚀孔隙发育。沉积环境是研究区储层物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沉积粒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砂岩储层物性,富岩屑、富长石的沉积环境为后期溶蚀孔隙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成岩作用是研究区储层物性重要的影响因素,压实及压溶作用是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则是深部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因素;断裂带热事件也是研究区深部储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克深区巴什基奇克组砂岩成岩演化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克深地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直接控制着储层致密化程度,进而制约着库车气藏的形成。针对研究区成岩作用影响因素不清的问题,基于储层物性、录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史研究,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等实验观察方法,对该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致密砂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以及破裂作用,现处于中成岩B期;成岩作用主要受构造、沉积以及流体充注等因素共同控制,构造作用为主控因素,沉积环境有补充作用,流体充注影响较小;构造运动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物性、沉积成藏环境、埋藏演化以及流体充注等多个过程。该研究对克深地区气藏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储层致密史恢复等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MLB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获得了重大突破,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针对致密砂岩发育的特点,综合分析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镜下分析等资料,认为有利沉积微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好坏的重要因素,而裂缝的发育程度是控制储层渗流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以及物性测试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塔中10号构造带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上段低渗储层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从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3方面开展储层控制因素分析。塔中10号构造带柯坪塔格组上段低渗透砂岩储层主要由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组成,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和构造微裂缝。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潮道和砂坪微相形成于强水动力环境,原生孔隙发育且后期酸性溶蚀作用明显,储层物性好,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孔隙减少,而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物性;构造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可以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对改善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油气地球物理》2013,(2):25-29
本文在大量测试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大邑构造须家河组致密砂岩的主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建立了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探讨了该区优质储层的发育模式。研究认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造成该区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有效微裂缝的发育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召41井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东南部(苏东南)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致密砂岩气上产的主力区块,但单井产量低,产能差异大。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高压压汞、物性分析、核磁共振、气水相渗等实验以及试气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物性、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类评价,并探讨了储层类型与天然气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苏东南盒8段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其次为岩屑砂岩和少量石英砂岩,填隙物基本上是胶结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硅质和铁方解石;成岩作用为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解作用,已普遍进入中成岩B期阶段;孔隙类型主要为岩屑溶孔和晶间孔,其次是残余粒间孔;孔隙结构以粗孔-中喉型和细孔-小喉型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变化较大,且与物性密切相关,随物性变好而增大;综合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储层的沉积相带、砂体展布特征等,将苏东南盒8段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天然气产能明显受储层类别的控制,且随储层类别的降低,天然气产能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后河地区是陆东凹陷油气最为富集的地区,但储层物性差,储层控制因素不清,优质储层难以准确预测,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勘探部署。为了弄清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重点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及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发育中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物性整体较差,但局部地区发育较好储层。横向上,储层物性受沉积相带控制,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储层物性较好;纵向上,受溶蚀作用的影响,九佛堂组两段次生孔隙较发育。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地区为新的开发区域,其致密储层的特征及控气作用研究对下一步勘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测井曲线、岩心、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资料的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二叠系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度集中在7%~9%,渗透率集中在0.2~0.9 mD,孔隙以微米级为主,属于致密储层。其中黏土胶结、压实作用均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同时裂缝的发育亦可优化储层。值得注意的是,当黏土矿物体积分数<5%时,黏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成正比,对储层起保护作用,如绿泥石可呈薄膜状包裹颗粒,保护原生孔隙。通过对砂体、储层品质指数的研究,认为研究区天然气藏纵向上主要受砂体展布、孔隙连通性、物性等因素综合控制,同时裂缝、构造等因素对气藏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天然气藏后期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杭锦旗地区十里加汗区带山1气藏产水普遍,对气水分布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气田勘探开发进程。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生产测试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明确了气水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山1段气水层按类型主要分为气层、"上气下水"型、"气水同层"型、水层,产出的地层水主要来自"上气下水"型和"气水同层"型,总结了各种气水层的测井特征;2分析了气水分异现象的原因:在物性较好的井区,临界气柱高度小,气水分异彻底,形成"上气下水"型;在物性较差的井区,临界气柱高度大,气水无法分异,形成"气水同层"型;3生烃强度控制了气水层的宏观分布,储层和物性进一步控制了气水层的展布范围和分布状态,正向微构造和鼻隆对气藏的富集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4山1段气藏类型有岩性、构造+岩性复合、构造三类,前两类为研究区的主要气藏类型,是下一步的重点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5.
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储层目前已成为该气田稳产的有力支撑,分析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对维持气田稳产具有重大意义。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资料,系统分析了马家沟组主力储层特征。研究表明:马家沟组储层以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微生物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膏模孔、小型溶蚀孔洞及粒间孔等;储层展布主要受控于岩溶作用及古地貌分布,加里东期表生岩溶作用对储层改善贡献不大,甚至是一种破坏作用;岩溶古地貌高部位主要受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对储层的储集空间和连通性有一定的改造作用,使储层物性较好,单井产气量高,而岩溶古地貌低部位主要受准同生期岩溶作用的影响,物性相对较差,单井产气量低。该研究成果可为苏里格气田下古生界气藏的有利区预测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剖面观察、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测定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苏120区块盒8段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成岩作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苏120区块盒8段储层属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研究区储层孔隙空间主要有岩屑溶孔和晶间孔;成岩作用对该储层物性及储集空间有着重大影响作用。通过对该区储层特征的研究,可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岩心、录井、测井、试气试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东胜气田锦66井区盒2气藏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气性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关系,研究其内在联系。研究表明,东胜气田锦66井区盒2气藏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含气性偏差;岩性控制着储层物性,储层含气性由物性、岩性共同控制;而储层电性关联着储层物性与含气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声波时差、电阻率及补偿密度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储层的物性与含气性。  相似文献   

18.
修正等时试井的传统应用,主要确定气井当前无阻流量,进而制定合理工作制度。实际上,还可以根据延续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气井生产动态特征,评价稳产水平和能力;根据压降、压力恢复曲线解释气层物性参数和气藏工程参数,分析储层类型、非均质性和边界特征,初步计算动态储量等。修正等时试井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丰富了气藏动态分析内容,加深了对气藏的认识和评价,提高了动态分析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山岩油气藏是松辽盆地重要的勘探对象,为定量分析火山喷发旋回、岩性、岩相与有效储层分布的关系,基于该盆地长岭断陷66口钻井地质与测井资料、1 495 km2三维地震资料、546套实测物性及试气产能等资料,并在19 384 m火山岩井段岩性校正的基础上,划分出火山喷发旋回和火山岩相及亚相,建立起岩性、岩相、旋回与储层物性、含油气情况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储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该区共发育3段10个火山喷发旋回,有效储层集中发育在火山喷发序列的顶部旋回,其中营城组一段、三段的顶部旋回(旋回三)储集性能最好;②该区主要发育11种火山岩石类型,其中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和流纹质火山角砾岩为有效储层的优势岩性;③研究区主要发育4种火山岩相11种亚相,其中喷溢相上部亚相和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为有效储层的优势岩相;④火山岩储层物性条件与其有效储层发育程度有着显著的对应关系,储层物性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并且在物性特征中孔隙度较之于渗透率而言,对有效储层的形成具有更明显的影响。结论认为,该区深层火山岩勘探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渤海海域旅大21-A构造在3 600 m以下的沙四段中发现了很好的油气显示,并且测试成功。沙四段在该构造是个新的油气勘探层系,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为了更好地研究该构造储集层情况,通过对该构造沙四段岩心、壁心资料,运用常规、铸体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化验分析资料,对该构造沙四段储集层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构造岩性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次之,孔隙质量为中等~好,渗透率为特低渗~中渗,储集层物性中等。确定了影响储集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三者综合影响着储集层的物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