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AMOLED     
  相似文献   

2.
《今日电子》2010,(11):70-71
STOD03A的两个电压输出均使用高能效同步作业,高达85%的总能效有助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其他省电功能包一括在低负载下降低功耗的自动脉冲跳跃模式和功耗低于1μA的真正关断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AMOLED的显示原理及其优势,详细论述了AMOLED显示器制备的核心工艺,包括蒸镀、TFT背板技术和封装等,重点分析了这些工艺技术对AMOLED显示器显示性能和寿命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证对比分析,最后对进一步提高AMOLED显示性能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数字通信》2006,(18):16-16
在今年的IMlD展会上,新品层出不穷。三星推出了一块2英寸的双面AMOLED屏幕,在屏幕的前后两方能同时显示不同内容的图像!双面屏幕是由两块AMOLED屏幕组成每块不超过1mm而两块放在一起时候总体厚度甚至没超过1.61mm,真是够薄的!三星的工作人员称,这块屏幕是对现有手机上厚度在2~3mm厚的传统液晶屏幕的革新。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的高清(HD)电视逐渐开始采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的新技术,以期获得比液晶(LCD)电视或等离子体电视更鲜明的图像效果,实现更高的效率,具有更纤薄的外形尺寸,以及更好的刷新率。本文将探讨AMOLED显示屏的基本概念、功率要求,并阐释这种新技术的功率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文明  荆海  马凯 《液晶与显示》2007,22(5):617-622
驱动控制电路是展示显示屏优良特性的重要部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具有功能灵活性,适合于高性能的视频和图像应用。文章利用液晶驱动芯片,模拟视频解码芯片和Altera公司的低成本CycloneFPGA器件,设计了一种新的针对13.2cm(5.2in)(320×3×240)彩色有源OLED屏的视频显示驱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各子像素64级灰度显示。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和FPGA各逻辑模块工作原理,并在QuartusⅡ软件开发环境下对各模块进行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彩色AMOLED屏的驱动控制。由于FPGA的可编程特性,可方便地设计用于更高分辨率显示屏的驱动控制电路。该系统可作为一种测试OLED显示屏特性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2011年中国平板显示大会上,浙江大学的徐海松教授发表了题为"AH-IPS和AMOLED显示质量对比"的研究成果,比较了AH-IPS和AMOLED的画质显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成功率,优化设备性能,本文研究一种AMOLED亮点修复方法,实现阴极隔离原理。由装置激光调形机构(Slit)的激光修复设备构造一束固定形状和频率的脉冲激光束。该激光束透过AMOLED面板封装层,照射目标亚像素上方阴极膜层,使目标亚像素发光层与面板整体阴极隔断,阴极电子无法迁移至目标亚像素发光层,目标亚像素由亮点变为暗点,达到亮点修复目的。提出并比较了矩形修复法与线修复法,结果表明:矩形修复方法成功率为33.5%,容易出现封装层损伤,信赖性风险高;线修复方法成功率为100%,无封装层损伤风险,信赖性风险低。将线修复方法导入量产后,亮点不良修复良率由96.9%提升至100%。  相似文献   

9.
卢有祥 《光电技术》2007,48(2):36-40
如果无定形硅(a-Si)不是制造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之理想材料,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单位试图使用它?  相似文献   

10.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AMOLED)在实现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解决屏幕显示(front-of-screen,FOS)效果、基础设施的成本和良品率控制等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实现更卓越的显示效果,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增加良品率。  相似文献   

11.
《真空电子技术》2010,(6):58-58
日前,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简称昆山平板显示中心)和维信诺公司在国内率先全线打通了LTPS—TFT背板和OLED显示屏制造工艺技术,并于2010年12月24日,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的AMOLED驱动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盛  陈杰  夏淑淳 《液晶与显示》2011,26(2):188-193
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的驱动方案,为所研制的基于微晶硅TFT基板的17.8cm(7in)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提供驱动。该驱动方案实现简单,无需外部缓存,降低了电路布线和系统控制的难度。另外,提出了一种屏幕与IC的连接方案,解决了LCD驱动IC与AMOLED不匹配问题。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及FPGA内部各模块工作原理,给出了时序及控制信号仿真图及示波器的实测结果。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可实现64级灰度的AMOLED动态视频显示。  相似文献   

13.
AMOLED在材料、器件结构以及制造方面的发展为新一代电视机铺平了道路,新一代电视机拥有互动性、超轻超薄、绿色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纵观OLED的发展历史,直到1987年Kodak公司发展出双层OLED组件结构之后,其技术才有显著突破.OLED拥有许多迷特性;例如自发光,高亮度与轻薄,它基至被日本业者称为"次世代梦幻显示器",从2000年开始就陆续有业者投入生产与研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目前大尺寸AMOLED制造技术的可选方案,例如:多晶硅TFT制造的非激光结晶方法以及采用激光感应热成像(LITI)的彩色图像成型。特别是,已经得出超大晶粒结晶(SGS)方法在灵活性及无电流方面获得了高性能TFT。对于此类大尺寸AMOLED技术的可行性,我们用17英寸UXGA AMOLED显示器进行了演示,其结果显示出了良好的亮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继TFT-LCD之后,AMOLED被视为下一世代面板的最佳技术,其中OLED为固态自发光显示器,具有结构简单、自发光、广视角、影像色泽美丽、省电等优势,在中小面板市场可望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朱艳菊  唐宁  骆扬 《电视技术》2011,35(7):66-67,70
提出一种基于AMOLED屏的行、列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行、列驱动电路是由带两管a-SiTFT和一个存储电容的像素电路组成的AMOLED驱动,行驱动电路是由译码器组成,完成64行的逐行选通信号,列驱动电路由移位寄存器和数据选择器组成,整个系统设计实现128×64点阵AMOLED屏的屏上驱动电路,运用Tanner Pro软件完成对整个电路各部分的绘制,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FPGA的AMOLED驱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荆海  马凯 《现代显示》2007,18(7):38-44
根据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选用NEC公司的液晶驱动芯片并适当运用,利用视频解码芯片SAA7113H和Altera公司的低成本Cyclone FPGA器件,设计出一种驱动5.2in(320×3×240)彩色有源OLED视频显示的新方案,此方案可以实现各子像素64级灰度显示。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组成结构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在QuartusII软件开发环境下对FPGA内部各模块进行设计和仿真,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的可编程特性,可以方便地设计出更高分辨率显示屏的驱动控制电路。该系统可作为一种测试OLED显示屏特性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面对高分辨率的有源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矩阵屏,减少向OLED屏写数据所用时间的方案.在协调数据的写入和读取方式上,提出了一种双节拍模式的控制驱动方法,即外设RAM设立双套模式,两套RAM交替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并且采用两组驱动芯片分奇偶列同时向屏写数据.通过对所设计的控制电路进行仿真以及实测结果对照,表明该设计能节省写过程,为显示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比预先的设计增长了31%,有利达到良好显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经有商业化的AMOLED产品应用在MP3、手机上,而采用柔性基板的AMOLED也正在研制中,但真正实现商业化还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如柔性衬底处理技术,柔性基板的TFT制备方法,有机薄膜蒸镀和薄膜封装等。具体分析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术现状。指出使用塑胶衬底,开展有机氧化物TFT制备的发展思路。提示我国在有机薄膜蒸镀和薄膜封装领域有较大的潜在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