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德成 《山西建筑》2008,34(18):142-143
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归纳总结了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设置位置,介绍了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以及后浇缝的设置方法,并探讨了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措施,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赵明  张杰 《辽宁建材》2008,(5):44-45
整体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存在施工缝问题,现行施工规范虽然规定了混凝土粱、柱、板的施工缝留置位置和处理方法,但是不够具体,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笔者结合沈阳某学院楼工程及其附属住宅楼施工实例,总结了如何严格控制施工缝的位置留置,正确处理施工缝,确保混凝土质量,复杂结构和重要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方法.对如何控制施工中的混凝土缝的质量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留置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怎样留置施工缝和如何处理好施工缝等问题是要随着施工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而需进行改进的,这里对施工缝的正确留置以及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作了浅析,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种类、施工缝留设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提出了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张德城 《山西建筑》2011,37(30):163-164
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沥青路面接缝处理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分别阐述了胀缝、缩缝、施工缝及切缝的施工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出选用接缝技术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条件,路面宽度及厚度等多种因素,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源祥 《山西建筑》2004,30(9):45-46
介绍了混凝土施工缝的设置种类、适用范围以及施工缝留设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 ,并就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根据施工实践和有关规范、规程要求 ,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山西建筑》2005,31(7):176-177
针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缝设置和处理问题,通过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介绍了正确处理施工缝的方法,指出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与安全,必须加强控制。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施工缝形成的各种原因,对施工缝与施工进度、成本、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明确合理的留设施工缝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些特殊结构的施工缝留设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9,(14)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关于混凝土施工缝的问题,如何留置和处理混凝土施工缝关系到建筑的结构牢固程度以及安全性。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的标准会跟随施工建筑的类型和具体的施工标准而变化,现浇结构较大的构件会受到建筑物类型、劳力、施工设备、公众配合等条件的限制,对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和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筑施工缝一定要在浇筑之前确认好位置,保障施工建筑的安全与牢固。  相似文献   

10.
对楼梯梯段施工缝模板工程进行了研究,楼梯梯段施工缝封模传统做法是采用梳子木模板、端部钢筋采用垫块确定保护层,由于楼梯梯段施工缝空间狭小造成模板安拆困难、模板损耗大、混凝土成型观感差。结合工程实例,形成了楼梯梯段施工缝工具式封模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周转损耗等问题,提高了楼梯梯段施工缝的成型质量和表面观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1.
1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方法通常留直施工缝的方法有两种: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应留置的位置弹线,将混凝土振实振平,一般适用于柱墙。留置垂直施工缝时,较薄的楼板、深度不大的次梁可用木板支模,较厚的基层底板应绑扎铅丝网,深度大的梁、板、墙可用木板支模;较厚底板应绑扎铝口网;深度大的梁、板、墙可用粗钢筋加固绑扎。一般适用于梁板等构件。2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位置相当于整体结构来讲施工缝是结构中的薄弱坏节,故在从施组织角度考虑的同时,还要从构件受力角度考虑。施工缝置留的详细位子应遵守以下原则:1)尽量留置结构受剪…  相似文献   

12.
框架结构的施工缝留得是否合理,对结构的整体性和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多层和高层建筑,这种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框架结构留施工缝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强柱弱梁,二是保证结点核心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强柱弱梁1.框架柱上一般不留施工缝,应将施工缝留在梁上。如图1所示复式框架,施工缝应留在框架梁 KH 上。施工缝留在梁上时,一般不留在框架梁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结构形式多样性及相关技术要求,会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设置施工缝。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留置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使其成为建筑工程的薄弱部位,从而影响结构的耐久性、抗拉性与抗剪性。在极限荷载的作用下,建筑工程的破坏往往都起因于施工缝。论文阐述了施工缝的留置原则,分析了影响施工缝抗震性能的原因,并就加强施工缝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  相似文献   

14.
归纳了建筑施工缝的种类,从设计方案、外界温度、施工材料、地基沉降等方面,分析了施工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加强施工缝质量管理的措施,旨在有效提升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徐德慧 《建筑科学》2006,22(4):91-93
通过对特定条件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留置竖向施工缝分两次施工的做法进行探讨,分析了竖向施工缝的留置原则、施工方法和在竖向施工缝处埋设型钢的传力机理,总结了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施工缝界面技术处理做得再好,也不如连续整浇为一体的混凝土。一、施工缝界面的受力分析1.施工缝界面的抗压强度试验及工程实践表明,施工缝界面不经任何技术处理就直接浇筑混凝土,界面上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表现为稍有降低。也就是  相似文献   

17.
倪磊 《建筑施工》2021,43(6):1105-1107
结合上海南新泾泵闸工程外河护岸2施工实际,将护岸结构施工缝从传统的设置在上部导梁与墙身之间的水平缝,改进为设置在上部导梁与墙身之间的竖向缝.分析了新旧施工缝设置形式存在的不足及处理方式,介绍了新型施工缝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新旧施工缝设置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为同类型护岸结构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 《建筑安全》2002,17(4):28-29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问题。施工缝的质量、位置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缝的质量。现行施工规范虽然规定了混凝土梁、柱、板的施工缝留置位置和处理方法,但是不够具体,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笔者根据平时的施工经验,现对施工规范中有关施工缝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谈几点看法。一、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正确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仅为抗压强度的7%-14%(平均约为10%)最合理,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  相似文献   

19.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的常见病——读图礼记(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关于变形缝、施工缝设计中的谬误 1)就施工缝而言,按所处混凝土面的位置可分为垂直施工缝与水平施工缝两类,在表述上也应以此为基础.对于隧道结构,为突出一下方向,而写成纵向水平施工缝(仅对侧墙)、横(环)向垂直施工缝(对顶板、底板或侧墙),也还是合理的.但对一般地下建筑,尤其纵、横的概念并不分明(如方形)的结构,则不宜引入纵、横这类表示方向的名词,更不应只写成纵向施工缝了,如图1叠合结构侧墙施工缝防水构造中1a处[注:本文图、表中由阿拉伯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的如左标示,均表示谬误处]所示的.  相似文献   

20.
李永生  邹燕 《浙江建筑》2009,26(11):71-73
施工缝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停歇位置,在现浇结构中,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施工缝是保证结构安全性和整体性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好,极易成为结构上的薄弱部位,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一部分专家认为,施工缝是抗震的重要构造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