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一些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但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也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城市的道路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麻烦。文章分析了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特点,以及现行的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优化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设施也在逐步改善。然而,以前城市居民没有对城市的排水和给水建设给予重视。现在,人随着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提高了人们对城市给水和排水系统的要求。所以,必须进一步提高给水和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节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吕春田 《安徽建筑》2002,9(1):112-11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也不断增强,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直接维护和保证了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进行;在国际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普及率和人均设施5水平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是:(1)动力能源系统。包括煤气和燃气输配管网、集中供热网;(2)城市给排水系统;(3)公共交通与道路桥梁系统;(4)电源与输变电线路系统;(5)邮电通讯系统;(6)城市防火减灾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建筑室内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建筑的安全可靠性、工程造价及其社会效应等。传统的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普遍存在渗漏、地漏返臭、管道堵塞,排水不畅等问题。因此加强室内排水系统的改进和优化研究愈来愈显示出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分析传统建筑室内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建筑室内排水方式的优化选择、建筑室内排水设计流量计算的优化与改进、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管材的优化选择,为优化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排水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城镇排水防涝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在多个相关标准中明确大排水系统是城镇内涝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对大排水系统的概念、组成、设计要点做了系统的梳理,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合理构建大排水系统仍然是一个难题。城镇道路系统是大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划设计的难点。通过对我国古代城镇道路及其排水系统建设的相关历史文献的检索和实地调研分析,从道路规划的平面布局、断面和竖向设计分析古代道路系统中存在的大排水系统设计思想和建设要点,重拾古人的智慧,总结古代道路规划设计中值得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审视现代道路规划设计在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城镇道路大排水系统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城市问题也不断出现,例如:在夏季时,我国部分城市就出现内涝的情况,而海绵城市则能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论文从海绵城市角度来分析海绵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军 《市政技术》2013,31(4):6-7
<正>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并呈现出发生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的特点,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城市安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内涝频发一方面使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等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日益突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我国城市在内涝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如何改进排水系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对当前排水系统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排水系统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成晓 《山西建筑》2010,36(8):206-208
从城市排水系统性能指标选定,性能函数的确定以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外排水系统的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方法应用,并对国内排水系统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排水系统性能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4,(6)
对于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来讲,其主要是由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三部分组成,不同的给排水系统部分在进行施工时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也存在较大差异。现本文就重点探讨分析了建筑给排水工程各个系统部分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厦门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原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底隧道不同于陆地隧道,水压高,水源充足,又无天然出口,海底隧道的渗水问题远比陆地隧道严重得多,处理起来也困难得多。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海底隧道成功的关键,也是控制运营费用的主要部分,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原则和标准的确定又是设计合理防排水系统的基础。在分析国外已建成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确定海底隧道防排水原则的临界地下水位,并通过数值分析计算厦门海底隧道设置盲管排水系统后的排水量和衬砌背后水压,从运营经济性角度分析排导系统设置的可行性,提出厦门海底隧道应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防排水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厦门海底隧道合理的防排水体系,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提出的研究方法也可为其他海底隧道结构防排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排水系统是通过建设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来搜集和净化使用过的污水。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的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越来越复杂,建设和运行费用越来越高。据联合国的一位专家估算,全球每年建设运行和维护传统排水系统的经费约300亿美元,到2025年该项费用大约为750亿美元,即使这样也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因此,人们开始向传统的排水系统提出了挑战,寻求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方法。一些专家学者也开始向传统的排水系统提出越来越尖刻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蒋佰果 《居业》2022,(3):118-120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快速增长,人们开始注重城市环境以及居住环境.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市政道路排水工作量加大,所以,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保障交通和排水系统共同发展,降低排水工作量.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能够具有实用性、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发展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城镇发展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人口密集程度也相对较高。同时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天气也受到了相应影响,跟从前相比,我国的平均气温也在逐年递增,在温室效应的影响下,雨季的降水量颇大且集中,在当今气候的大局面下,城市的排水系统就尤为重要,很多城市因为排水系统老化和陈旧等问题,造成了城市内涝的安全隐患,存在严重排水问题的城市不但对国民生活造成了困扰,还危及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探究城市内涝的基本原因及排水系统建筑工艺,现对海绵城市内涝防治系统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高速的发展,房屋结构和建筑的多样化层出不穷。而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用户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越显重要。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给排水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俊荣 《广东建材》2009,32(9):130-132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高速的发展,房屋结构和建筑的多样化层出不穷。而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用户装修、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越显重要。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主要由原水系统、输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构成,承担着保障城市空间供水排水与保证城市居民生存的功能。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城市给排水系统抗震防灾设计成为城市工程抗震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重点在管件,但管材也不能忽视。有些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管件并不特殊,而管材很特殊。如内螺旋管系统的内螺旋管。  相似文献   

19.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市政工程建设人员必须提高道路排水系统的认识,积极研究道路排水系统中存在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且在施工全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章制度与施工工序进行,全面监控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有效预防施工质量问题,以提高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运作的效率。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引进与应用,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质量,进一步促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作者参加编写的标准、规范有不少是涉及建筑排水的,如水封保护、虹吸雨水、同层排水、中空壁螺旋管、HDPE管和综合型单立管排水系统等。因此对建筑排水有了比过去更多的了解,对建筑排水深入后的第一感觉是建筑排水滞后于建筑给水和热水供应,同时国内建筑排水技术与国外建筑排水技术也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想就我国的排水通气系统五级标准、排水系统的发展和现行规范关于排水系统表述的不足等三方面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