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辛易  李琪 《中国照明电器》2015,(4):12-14,23
采用蓝光芯片涂敷黄色钇铝石榴石(Yttrium Aluminum Garnet,YAG)荧光粉封装制成白光LED,详细讨论了荧光粉的主波长对白光LED色坐标的影响,同时考察荧光粉涂敷浓度对光效、显色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荧光粉涂敷浓度的增加,制得的白光LED的色坐标x和y可以回归成1条直线,主波长越短的荧光粉其回归直线斜率越大,回归直线相交于蓝光芯片的色坐标点;白光LED的光效和显色指数均随荧光粉涂敷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少。  相似文献   

2.
重点针对5 700K的正白光,采用绿色、黄绿色及红色荧光粉分别进行了双组分和三组分荧光粉的封装研究,通过分析比较荧光粉的光谱结构、光效和显色指数之间的关联性,确定了具有不同显色指数白光LED对应的荧光粉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由GaN基蓝光芯片和不同颜色荧光粉组成的三个白光LED系统,提出了改善白光LED显色性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蓝光LED芯片与黄粉系统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粉胶比浓度逐渐减小,即增加蓝光出光量,显色指数会逐渐增加,光效持续降低;当采用黄粉和红粉时,发现不仅要观察基本的R1-R8值,还要考查R9-R15值,通过优化黄粉和红粉的比例,可以得到显色指数为81.3的暖白光LED;进一步要使暖白光LED的显色指数达到90或以上,同时又要维持较高的发光效率,证明可以通过采用黄粉+红粉+绿粉来代替只用红粉+绿粉的系统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选取可被蓝光激发的几种重要的LED用荧光粉,研究不同搭配方案对白光LED显色指数R_a,特别是特殊显色指数R_(12)的影响规律,为实现超高显色指数、全光谱白光LED提供封装方案。采用蓝光LED芯片搭配铝酸盐黄绿粉Y_3(Al,Ga)_5O_(12):Ce~(3+)+氮化物红粉(Sr,Ca)AlSiN_3:Eu~(2+),通过调节荧光粉波段及配比,分别在色温T_c=6 000 K、4 000 K、3 000 K时研究实现超高显指的封装方案;添加氮氧化物蓝绿色荧光粉BaSi_2O_2N_2:Eu~(2+),采用蓝光LED芯片+氮氧化物蓝绿粉+铝酸盐黄绿粉+氮化物红粉的封装方案实现全光谱;对添加氮氧化物蓝绿粉对R_a和R_(12)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氮氧化物蓝绿粉后,对白光LED的R_a和R_(12)均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并且随色温的升高,对显色指数的提升作用逐渐增强,在T_c=6 000 K、4 000 K、3 000 K时,R_(12)分别增加了22、9和2,特别是在正白色温下,显色指数R_a增幅达到6.7。  相似文献   

5.
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方法,针对采用蓝光LED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应用,通过遍历若干光谱参数组合,计算出LED光效和显色指数的理论极值,并分析了不同色温下光效、显色指数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氮(氧)化物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品格结构、发光性质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情况。此类荧光粉因其结构的多样性和电子云扩大效应的影响,一般在紫外-蓝光区具有高的吸收效率,并且随着基质和激活离子的改变,发射光谱可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适用于制造白光LED。利用氮(氧)化物荧光粉封装的白光LED具有色温可调性强、发光效率高、色坐标稳定性好、显色指数高等优点。最后提出了氮(氧)化物荧光粉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新一代白光LED用硅酸盐荧光粉进行了研制。该硅酸盐荧光粉的物理、化学性能优异,特别适用于紫外芯片或者蓝光芯片作为激发光源制作LED。由于适应芯片的波段范围宽,特别适合白光LED的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白光LED发光粉“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8.
远程荧光LED器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荧光技术是传统LED封装散热不良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本文用红色和黄色荧光粉以及光固化树脂,通过光同化方式制备了荧光转换膜,并制备了简单的远程白光LED器件,研究了荧光粉组成、芯片与荧光转换膜的距离及输入电流对远程自光LED器件光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荧光粉的组成比例对显色指数,色温等都有影响,而荧光转换膜与芯片的距离以及输入电流对器件的光学特性影响不大。本实验还通过添加光扩散剂解决了白光LED芯片发光刺眼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白光LED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品质照明是未来照明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光品质、光环境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相比传统照明,利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芯片激发不同荧光粉转换为高效稳定的白光LED具有更节能、环保的优势。通过蓝色LED芯片激发荧光粉进行封装实验,研究荧光粉封装工艺对白光LED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变荧光粉种类和涂敷量均会对白光LED色温、显色性、光效等相关参数产生影响。随着涂敷量的增加,导致色温下降。加入红色荧光粉可以提高显色性,黄色荧光粉有助于提升光效。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主流白光LED产品显色指数偏低、色温较高,限制了其在室内照明等领域的发展,而红色荧光粉对白光LED显色指数的提高及色温的改善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综述了硅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发展现状。硅酸盐基质红色荧光粉因其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激发范围宽、发射峰强等优点在LED用红色荧光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白光LED用远程荧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的远程荧光技术能有效地改善目前封装技术中存在的出光不均匀、色温漂移、芯片发热导致荧光粉性能衰减等缺点,可广泛应用于COB集成封装、大功率LED和贴片型LED封装,或者直接用于制造照明灯具产品,是白光LED制造技术的又一次创新。将远程荧光技术与大功率LED集成封装技术结合制备白光LED光源,结果表明,LED照明器件的光色一致性高,光效可达到100 lm/W,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白光LED用几种Eu^2+激活的红色荧光体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固态照明白光LED用Eu^2+激活硫化钙、Eu^2+激活的氮化物和氮氧化物三种高效红色荧光体的物理化学和发光特性进行对比和分析。氮(氧)化物红色荧光体的性能稳定。四种材料适合用作InGaN蓝光LED光转换红色荧光体,和YAG:Ce黄粉组合,使制作的白光LED的显色指数Ra大大提高,有利实现LED普通照明。  相似文献   

13.
白光LED用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钨、钼酸盐红色荧光粉的激发光谱与现有紫外光、蓝光LED芯片的发射光谱非常吻合,可以被现有的LED芯片有效激发.发射色纯度较高的红光,对白光LED的发展非常重要,将成为今后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跟踪紫光LED荧光粉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紫光LED用单一基色白光荧光粉、红光用荧光粉、绿光用荧光粉和蓝光用荧光粉4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由新型制备技术合成的超高亮度蓝光转换型LED荧光粉进行了白光LED的封装测试,对比分析了该种荧光粉和市售商用荧光粉物化特性与白光LED的光学特性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该种荧光粉由于在微观形貌、温度猝灭以及光效等方面的改善,有效提高了白光LED器件的光学性能,光效提升幅度达12%,1000h光衰小于4%。  相似文献   

16.
LED荧光粉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ED(发光二极管)将取代现有光源成为下一代光源,而荧光粉作为LED关键技术之一,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目前,照明用LED荧光粉基本被国外垄断,我国随着国家的重视,近几年的投入大大增加,发展势头迅猛。针对目前LED照明的要求,综述了LED荧光粉的特点、研究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17.
High-power-light-emitting-diode (LED) packaging is cruc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state lighting. Phosphor's location could affect the LED packaging performance such as light extraction and 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 (C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first the effects of phosphor's location on LED packaging performance. A two-light-source step compu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theory is developed, and five different optical structures a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cation of phosphor has small impact on light extraction but could greatly affect CCT. Remote phosphor location presents higher light extraction than proximate phosphor location. However, the increase is slight, and too remote location could reduce light extraction. A convex phosphor layer has higher light extraction but lower yellow–blue ratio than a plane phosphor layer. Considering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CCT,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optical structure with plane and remote phosphor location should be a suitable choice for LED packag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