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精确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提出了一种精确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测量光路由激光器、起偏器、被测1/4波片、光弹调制器、检偏器和光电探测器构成。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光轴相互垂直。被测1/4波片的快轴与光弹调制器的振动轴平行,且与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透光轴分别成±45°夹角。准直激光束依次经过起偏器、被测1/4波片、光弹调制器和检偏器的探测光强由光电探测器接收。利用探测信号的直流分量与二次谐波分量精确计算出被测1/4波片的相位延迟量。实验验证了这种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改变初始光强过程中相位延迟量测量结果的复现性为0.012°,检偏器、被测1/4波片的方位角变化1°的过程中相位延迟量测量结果的复现性为0.008°。  相似文献   

2.
王金伟  李克武  景宁  罗欣玮  王志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9,48(2):217002-0217002(6)
为了能够快速精确地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实现测量系统的集成化和自动化,设计了基于弹光调制技术与数字锁相技术相结合的波片测量系统。采用弹光调制器对检测激光进行调制,运用基于FPGA的数字锁相技术提取调制信号的一、二倍频项,利用优化算法解调出波片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步进电机带动波片转动使快轴到达零度位置,相位延迟量由LCD显示出来。搭建了实验系统,并对1/4波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1/4波片快轴方位角的测量精度优于0.31,相位延迟量的测量精度和重复度分别优于99.47%和0.14。测量系统的弹光调制器驱动信号、电机驱动信号、数据运算都由FPGA控制,实现了光机电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基于空间同步移相的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检偏器阵列的方位角误差是引起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测量误差跟波片的快轴方位角有关。当待测1/4波片的快轴方位角为45°时,其相位延迟量测量结果基本不受检偏器阵列的方位角误差影响。因此,空间同步移相技术不仅可以实现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快速测量,还可实现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4.
波片作为一种能改变入射光偏振状态产生相位延迟的重要光学元件,它的准确快速测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波片参量检测灵敏度不足、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弹光和电光联合调制同时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的简单方法。在该方法中一个参考光路用于监测PEM的相位延迟量实现相位的稳定控制,另一个光路在PEM保持稳定后实现待测波片参量的检测,基于FPGA与数字锁相技术提取探测信号的倍频分量和直流分量,并在片上可编程系统中实现数据处理,从而快速高精度完成对波片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的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在PEM相位延迟量稳定在2.405 rad时,该系统检测波片的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位角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0.27%和0.25%。测量过程简单快捷、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用空心轴步进电动机带动待测波片调制输出光强,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并同步采样输出光强的光电信号,通过USB接口将采样的光电信号数字量传给上位机,上位机根据步机电动机的时钟脉冲和采样光电信号,求出波片相位延迟的方法。同时提出利用已知四分之波片快轴标定待测波片快轴的新方法。对该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设计制作了实验装置,测量结果表明,四分之波片相位延迟测量的不确定度小于2°。  相似文献   

6.
光相位延迟的二维测量及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光相位延迟的新方法;四步相移法,在此原理基础上采用面阵CCD作为光强探测器,设计了一套同时测量待测样品通光面上各点的相位延迟和波片的方位角的测量系统,并较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结构、软件编制及测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用于波片相位延迟测量时其误差不大于4%,测量波片方位角时其误差不大于2%。  相似文献   

7.
谭巧  徐启峰  谢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45(7):717002-0717002(5)
提出了一种通过软件计算输出椭圆偏振光矢的长短轴来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其测量光路简单易行,仅由光源、起偏器、待测1/4波片、检偏器和光功率计组成,测量结果通过Mathcad进行分析运算,得到波片的相位延迟量。文中详细论证了新方法的原理过程,给出了应用实例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的绝对测量误差小于0.26。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光学器件少,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引入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利用平面光波两次通过待测波片对其相位变化进行补偿来实现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的新方法.利用MATLAB编程进行仿真计算,拟合了检测量接收光强的对比度与波片相位延迟量间的函数关系,拟合精度为10-4;建立了实验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测量方法是可行的,波片相位延迟量的重复测量精度为0.0020°.  相似文献   

9.
作为波片最重要的技术参数,波片相位延迟量的精确度会直接影响整个偏振光学系统的性能,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精确测量。根据偏振干涉光谱曲线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方法。此方法是将待测波片置于起偏镜和检偏镜之间,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一定范围内光谱透射率曲线,通过精确提取曲线上定值透射率对应波长,利用公式可同时获得待测波片的绝对相位延迟量、有效相位延迟量、波片级次、波片厚度等多个光学参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具有任意延迟量的晶体零级或多级波片,具有测量精度高、对起偏镜与检偏镜透振方向和待测波片快轴方向调节无严格要求、操作简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相位延迟器复合旋光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将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的技术,利用米勒矩阵对其原理与应用进行了分析。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时,将相位延迟器置于两块1/4波片之间,使两块1/4波片的快轴相互垂直且与相位延迟器的快轴分别成±45°角。利用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技术,可以将相位调制器转换为偏振方向调制器。实验验证了相位延迟器复合为旋光器和相位调制器转换为偏振方向调制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基频分量消光的1/4波片快轴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坤  曾爱军  王向朝  王华 《中国激光》2007,34(11):1553-1556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频分量消光的波片快轴标定方法,并利用琼斯矩阵对其标定原理进行了分析.激光器、起偏器、相位调制器、待标定1/4波片、检偏器和光电探测器构成标定光路,起偏器、检偏器的透光轴与相位调制器的振动轴分别成 45°和0°夹角.准直激光束依次经过起偏器、相位调制器、待标定1/4波片和检偏器,由光电探测器接收.理论分析表明该标定方法标定精度主要取决于检偏器的定位误差.实验验证了该标定方法的有效性,1/4波片快轴标定结果的最大偏差为0.043°,标准差为0.012°,标定精度为0.05°.  相似文献   

12.
One type of microwave phase shifter consists of two quarter-wave plates between which is placed a half-wave plate whose principal axis is rotatable. The phase shift introduced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the principal axis of the half-wave plate. Continuous rotation of the principal axis causes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r retardation of the phase of the signal traversing the phase shifter. This causes a frequency shift of the signal and the device can thus be used as a single-sideband modulator.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向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分析了基于偏振光分量强度测量来确定波片参数的方法,指出这类方法在任意波片的测量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波片相位延迟量与光强测量值之间存在多值函数关系,因而无法仅由线偏振分量光强测量值来确定波片相位延迟量的真正值,包括无法得到波片的级次及快轴方向。提出了把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干涉的特征性彩虹条纹作为零光程差的定位参考标志,从而可以对光程差进行绝对测量,可以确切测量波片真正的相位延迟量和快轴方向。利用此方法对商用1/4波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迈克耳孙干涉仪零光程差法是行之有效的。最后还初步分析了色散对测量的影响,讨论了本方法适用的波片范围。  相似文献   

14.
张鹏程  任国斌 《中国激光》2012,39(1):111001-205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设计了0.2~2.0THz和0.2~3.0THz两个波段下的消色差复合太赫兹λ/4波片,在0.2~2.0THz波段内实现了波片相位延迟偏差小于2%,在0.2~3.0THz波段内波片相位延迟偏差小于4%。系统分析了不同石英玻片个数对消色差复合太赫兹波片的消色差性能以及厚度和损耗等关键参量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石英玻片个数的增加,波片的消色差性能也会变好,在相应太赫兹波段相位延迟失谐量也随之减小;但同时,波片的厚度也随之增加,导致对太赫兹波的损耗增加。在0.2~2.0THz和0.2~3.0THz范围内,太赫兹λ/4波片采用5个玻片为最佳,此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消色差性能,同时波片的厚度和损耗也在可实际应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proposes a highly phase-sensitive imaging polariscope with a common-path heterodyne configuration for the mapping of spatially distributed cell gap of a twisted-nematic liquid crystal (TNLC). The polariscope adopts an electrooptic modulator incorporated with a quarter-wave plate to modulate the linear polarized light. By applying an integrating-bucket method, the two-dimensional (2-D)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 detected heterodyne signal is extracted for the inverse calculation of the TNLC cell thickness. The proposing system has no need to remove or to rotate any optical elements in the measuring process and makes it possible to perform high-speed 2-D mapping. The dynamic range of retardation is around 0.7 $mu$ m without ambiguity in the proposing method. By using a standard 8-bit gray level charged-coupled device (CC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1.8 nm in the 2-D measurement of cell thickness has been obtained. The retardation resolution of 0.5 nm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lso achieved and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tokes parameters determination method with high gray level CC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