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抽油机井采油是世界石油工业的传统采油方式,井下作业是保证抽油机井正常生产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因此,做好抽油机井的日常维护工作,判断抽油机井现场异常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及预防措施,对油井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能源需求量持续攀升,在此形势下,采油工程的数量及开采规模日益加大,油田开采受到重视程度升高。现阶段,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采油方式是机械采油,抽油机井是重要的机械采油方式,为保证开采效率及质量,油井管理人员必须要按期对抽油机井进行巡检及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对抽油机井的日常巡检管理内容及维护措施进行分析探究,对于油田生产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区块油井供液能力差及部分油井人工执行间歇制度不符合理论制度影响间歇采油效果的问题,2015年11月在A油田新区块开展了抽油机井变节奏运行现场试验。以合理流压及各含水级别合理沉没压力理论为基础,依据产量递减情况对区块单井进行逐步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短期看实现了周期间低产抽油机井液面波动平稳,从长期看保证油井低耗电、高泵效平稳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低渗透油田的单井产量相对较低。因此,针对部分低产油井我们提出了提捞采油的开发方式。在实际的工程生产过程中,提捞采油中的注水周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因此,需要设置一个比较合理的周期对油田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即对提捞采油中周期注水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机械采油成为采油生产主要开采方式。抽油机井能否正常生产,直接关系到产量指标的完成。由于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故障,在日常检查中必须及时发现,分析判明原因,其中,断漏造成抽油机井检泵逐年上升,影响正常生产。本文通过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断漏的原因进行分析。应用示功图、沉没度、产液量、含水、电流、压力等多项生产数据对断漏部位进行综合诊断,同时提出针对断漏问题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优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鹏  王敏  周梅 《辽宁化工》2011,40(11):1153-1155
目前长庆油田采油二厂的开采方式还是以抽油机井生产为主,但其整体系统产液量低,能耗高,系统效率水平偏低,针对这一现状,应用能耗最低机采系统优化技术,在南梁采油作业区展开了机采系统的优化设计,在确保产液量的前提下,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油井系统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油田的开采中后期,地层压力逐步降低,自喷能力逐步下降。为了提高油田产能,必须使用举升设备进行机械采油,而有杆泵抽油机井是机械采油的主力军。但抽油机井井内的油管和抽油杆因长期受到高温高压、介质腐蚀、含砂含气、地层压力、生产压差、油水腐蚀等,并且需要连续工作,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会造成井内的管杆疲劳,容易断脱。针对机械采油井中抽油机井出现的杆断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并制作应用了小革新,能够提高因杆断而上措施的检抽油机井的工作效率,提高油井的利用率,增大油田产能,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减少环境污染,为油田的生产建设尽心尽力。  相似文献   

8.
台1区块属于特低渗透储层,此类油田特点是初始产量高,而产量递减速度快。如果针对区块内的一些低产、低效井一直延用机采井采油,就会出现成本加大、耗电多、吨油成本增加的问题。目前,使用捞油车进行提捞采油已经成为较成熟的采油技术,是低渗透油田降低投资成本的有效途径。兴茂采油作业区经过几年的提捞采油作业,总结了一定提捞生产的经验;为下一步部分机采井转提捞生产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抽油机井采油是大庆油田目前主要的采油方式,在采油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抽油杆断脱是抽油机井生产中最常见的故障,采油工作人员要根据生产动态资料进行生产状况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分析辨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抽油机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机械采油成为举升原油的主要手段,而机械采油中抽油机采油是最主要的部分,占有绝对的比重。机械采油的系统效率主要有地面效率与井下效率两部分,在实际生产中,地面效率容易检测、计算和调整,井下效率则取决于产液量、动液量、泵效以及管柱的状况,一般取决于油井本身供液情况及管柱状况。文章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优化设计抽油机运行参数,如何提高系统效率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机械采油成为采油生产主要开采方式,抽油机井举升方式是目前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方式。在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沉没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油系统效率,以理论计算和长冲程、慢冲次的效果评价为基础,总结出油井正常生产时获得产量最大的合理沉没度,使油井在最佳的经济状态下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抽油机井占汕井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部分油井通过人工测量,效率低,人工判断不准确,无法及时准确掌握油井运行状况,从而对油井生产、日常管理带来不便,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发展。如何降低机械采油成本、提高油井正常生产时率、延长油井免修期等技术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油井优化诊断技术应运而生,能够及时发现油井故障,实现提商油井时率和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13.
抽油机井采油是将驴头悬点的往复运动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抽油泵,抽油泵柱塞上下运动抽出井下液体并通过油管排到地面上来。由于抽油机井是一种有杆泵机械采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机械故障,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等,都会使抽油机井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故障而影响生产。本论文就是对抽油机井发生皮带断的现象进行剖析,先从地面的设备、皮带的材料质量再到地下抽油杆、油管、泵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分析、诊断、处理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提高抽油机井的运转时率,使油井产量影响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在对油田进行生产时,对抽油机井的实际生产有影响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抽油机井的结蜡,对油井的产量有严重的影响。而热洗则能够有效降低和消除井下管杆泵部位的结蜡现象,也是对抽油机井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手段。所以,热洗对抽油机井的生产有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热洗对抽油机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以便为国内抽油机井的生产提供借鉴,提高油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初化子坪采油作业区抽油泵效仅有39.2%,油井低泵效对三抽设备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本文针对化子坪采油作业区抽油泵效偏低、能耗较高的现状,分析了影响作业区抽油泵效低、能耗高的主要因素和提泵效、降低能耗的方法及途径,通过实施抽汲参数优化调整,加强抽油机井现场管理的技术措施,提高了抽油泵效和机采井系统效率,达到了节能降耗、延长系统使用寿命、降低操作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玻璃钢管具有抗酸、碱、盐等腐蚀介质的特性,表面光洁而且硬度高,与钢材之间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本文研究将玻璃钢油管用于抽油机井采油的技术,利用玻璃钢油管特性解决油井生产腐蚀和杆管偏磨问题,根据玻璃钢油管特性和抽油机井工作原理,提出了油管锚定和配重尾管设计方案,经过现场试验证明,玻璃钢油管配套压力式油管锚和配重尾管,既能解决抽油机井腐蚀和偏磨问题,又能够实现高泵效采油。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采油生产的高效、安全进行,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抽油机井故障的自动识别。对现场采集的油井示功图数据预处理后,用MATLAB进行编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事故诊断系统,对抽油机井工况的识别正确率高,识别效果稳定。将BP神经网络诊断系统应用于抽油机井示功图识别是实现有杆采油系统故障诊断的自动化、智能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进展,机械采油成为油田主要的采油方式。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常常导致油井故障的发生,使得产量和效益下降。针对每天测试井数多、人工诊断片面性问题,通过建立不同井况的杆柱系统波动方程计算得到泵功图数学模型,研制开发油井高智能诊断系统,建立了超稠油诊断方法,并通过地面功图、泵功图进行分析、处理,自动生成油井诊断分析结果。实施后,油井自动诊断准确率将达到85%以上,满足了实际的生产需要。利用抽油机井高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采油系统的工作状况,对提高采油效率、降低采油运行成本及提高油井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庆油田采油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机械采油成为主要的采油方式,而抽油机井采油又为最重要的机械采油方式。目前,大庆油田由于漏失造成抽油机井检泵的数正在不断的上升,给机采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正常生产时抽油泵工作过程和三相流体在井下管柱和井口流动过程的阐述,结合现场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漏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应用示功图、沉没度、产液量、含水、电流、压力等多项生产数据对漏失部位进行综合诊断,使对漏失的检查和处理有的放矢,同时针对漏失问题的制定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抽油机井采油是有杆泵抽油的主体,也是石油工业的传统的采油方式,是迄今为止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人工举升方式。然而,在世界各国油田的抽油机井采油系统中,由于杆管偏磨造成的油井事故广泛存在。随着下泵深度增加、产出液含水上升,偏磨问题呈上升的趋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为了维持油田的正常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解决抽油杆与油管的偏磨问题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