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问题非常严峻,矿区内的土地、植被受到破坏,过度开采造成矿山裂缝、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解决矿山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迫在眉睫.文章概述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现状,总结了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2.
林长美 《云南建材》2012,(7):140-141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近年来的矿山开采加快为人类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人们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是很强,导致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很严重,因此,提高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实施对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不仅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禹雪峰 《云南建材》2010,(10):171-172
本文阐述了测绘技术在矿区开采沉陷参数中的应用,在矿区建立的各种形式的观测站,对地表移动过程进行系统观测,可为更好的做好矿山开采安生生产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对矿山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山测量技术在测绘矿区地形图、制定矿山开采规划和保证矿山开采安全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在对当前常用矿山测量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其技术创新进行分析,以促进矿山测量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湖州市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力求湖州全市绿色矿山建成率达100%,所有矿山100%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库。作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近年来,湖州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生态恢复,生态矿区遍布湖州,绿色开采成为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6.
杨闪  张晶  郝海强 《矿产勘查》2023,14(7):1250-1258
本文以某金属矿山为例,为准确预测矿山设计阶段及实际开采阶段矿坑涌水量,以保证矿山安全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分析了矿区含水层隔水层分布、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动态变化和矿床充水因素,将矿区平面上所处水文地质单元详细划分为西区、东区2个次级水文地质单元进行研究,每个次级单元概化为半圆形抽水大井,将矿区垂向上、上部开采相对较大区域概化为大井,深部开采面积急剧减小段概化为叠加的深部开采小井,矿山总体成为复合型矿山水文地质模型。根据抽水试验数据采用比拟法,对首采段矿坑涌水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实际排水量进行了对比验证,并综合矿山实际开采数据,采用优化的比拟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深部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通过对复合型矿山的概化及计算,为条件复杂矿山的矿坑涌水量计算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材》2012,(6):2-2
历经20多年开采,早已面目全非的福建福鼎县白琳镇大嶂山玄武岩矿区有望迎来一个好"归宿"——兴建矿山公园,重现青山绿水。把矿山建成公园,一是要偿还生态欠账,二是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2年的开采,矿山资源濒临枯竭,仅靠石材开采这一条腿走路的福鼎玄武岩公司早已风光不再,陷入发展困境。去年以来,该公司调整发展战略,逐步从资源消耗型产业向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并非可再生资源,一旦用尽就不复存在,在以矿业推动发展的同时还应注意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因此,我们通过野外调查结合资料收集、分析、整理、研究,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地质灾害现状和隐患,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与地质环境保护方案,降低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使因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得以有效恢复,促进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现阶段矿山生态恢复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应对矿区地质灾害风险、重建土壤环境、并恢复当地植被生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相似文献   

10.
王广镇 《石材》2023,(7):4-6
根据山东平邑石灰岩矿开发利用方案及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对矿山开采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矿区可能发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土地资源资源等问题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预测评估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并进行影响程度分区。提出主要治理措施有:修建挡土墙,覆土绿化、平台复垦及地质环境监测。本文的研究对于类似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采石基地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成伟  陈海军 《山西建筑》2010,36(34):79-80
以对江苏省某采石基地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为基础,提出了对该采石基地环境地质问题具体的治理措施和预防办法,包括固体废弃物合理堆放、土地复垦、景观生态恢复等内容,对类似矿山的开采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磊  张彦生 《矿产勘查》2018,9(3):398-405
内蒙古翁牛特旗硐子矿区铅锌矿床主矿体长3698 m,延伸695 m,平均厚度2.07 m,呈脉状,Ⅰ类勘查类型。近3年累计提交矿石量1171.92万t,铅金属量150 671 t,锌金属量306 969 t。文章分析了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各矿体特征品位变化及厚度变化系数。研究了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依据矿床矿体分布特点及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利用"大井法"进行了矿坑涌水量预测。根据矿体(层)围岩类型及矿石特点,采集矿区6组岩(矿)石进行力学实验,分析矿区矿层性质及稳固性。预测矿山开采对环境、生态影响程度。划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为矿山今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的开发带给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矿区土地破坏、地质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两大任务,面对日趋紧张的人类与土地、环境的关系,这两大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文章通过对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停采后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提出了"三维"的科学治理模式,为其他同类的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北洺河铁矿自1965年开始历经五次水文地质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根据现阶段矿山开采情况来看,以往研究已无法满足目前矿山开拓设计要求。为进一步认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深部矿体开采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矿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进行了大型群孔干扰非稳定流放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作为矿山重大隐患的F1断层并不存在;原作为强含水层的2号勘探线以东灰岩含水层,其深部透水性弱;原认为透水性很差,作为东西两区分界线的2号勘探线,其两侧灰岩含水层存在明显的水力联系;原将矿山划分为东西两区的认识存在不足,矿区整个灰岩含水层为统一的含水体。最后以放水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反求矿区水文地质参数,预测了矿山深部开采时的矿坑涌水量。  相似文献   

15.
朱冰 《江苏建材》2023,(1):141-143
随着矿山开采行业持续发展,传统矿山技术无法满足现代矿山开采的需求,传统测量技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受到大气层、自然条件、地理地质条件的影响比较大。针对露天矿山地理环境复杂、测量工作难度大的现状,在矿区测量中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分析其测量流程,并对测绘关键技术的特点展开了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的弊端,提高矿山测量的精准性,保证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石灰石矿山开采中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讨论了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矿山开采对景观和动植物影响、矿山开采对水土流失影响分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兴付  李爱飞  张品楠 《山西建筑》2010,36(26):348-350
简要介绍了九华山矿区的地理地质背景,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建设用地工程、林业用地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布局,最后强调了地质环境治理对恢复矿山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佳 《建筑与文化》2020,(4):166-167
矿山废弃地是一种急速退化并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生态系统,单纯针对矿区自然环境本身的生态修复不具备可持续性。文章以产业重建为视角,探讨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建的关系,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出其发展模式、修复策略与措施,认为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建相结合,是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并提出"生态修复+产业重建"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将持续加大,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原始矿山的地质结构,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如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现象,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治理,推广应用先进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范化、科学化,逐步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废弃矿山常见环境问题,如土地占用、生态恶化、地质灾害等问题。同时分析了对废弃矿山的处置原则及生态治理方法。治理过程中要对矿区进行科学的生态修复、对废石进行综合利用,还可以废弃矿山为依托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废弃矿山的可持续性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