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及测绘学叙词表等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本体中的类和定义类的语义关系,基于Protégé工具构建测绘学科信息公共本体、测绘学科分类—中图法本体及测绘学科分类—科图法本体,在构建的本体基础上基于Oracle 11g语义技术构建测绘学科分类本体库,为进一步语义检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1):1680-1683
当前中医医案缺少规范统一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分析和检索,利用本体技术针对中医糖尿病医案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改进的七步法构建糖尿病医案本体库,在protégé系统中完成了对本体中类实例、属性和关系的定义和实现。糖尿病医案本体库的构建步骤包括:确定本体的专业领域和范畴;复用现有的本体;收集医案书籍,获取糖尿病领域知识;定义糖尿病医案的类、属性及其关系,建立糖尿医案本体;本体的检验;本体的存储。  相似文献   

3.
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手段和新途径,其主要任务是为各级政府综合决策提供客观、公正和准确的专题信息.如何实现地理国情专题信息的语义共享是地理国情提供跨行业、跨部门和跨学科的地理信息服务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本体的理论,提出一种构建地理国情本体属性库的方法,以天津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及其服务行业为知识域,对地理国情进行概念化和形式化表达,并用protégé软件实现了本体属性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0):211-212
本文基于自然语义的处理的研究,借用汉语框架网(Chinese FrameNet,简称CFN)结构,采用本体描述语言构建医疗语义框架知识库,并利用事实问句来检验系统的可行性。系统使用本体编辑工具Protégé编码,实验证实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利用效率低下,信息共享与重用难等问题,文章将上下文信息引入到本体模型中,构建了基于本体的建筑信息上下文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建筑信息进行管理。该模型包括用户上下文和工程上下文,并以小型加油站建设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利用Protégé建立了上下文本体模型,然后利用OWL公理和SWRL规则建立知识模型,最后利用推理机对模型进行推理,并通过案例说明基于本体上下文建模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本体的上下文建模方法可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信息,可快速有效地对建筑信息进行推理,为施工过程中的计划管理和进度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知识的共享及重用,解决人工进行绿色建筑评价费时、费力且易出错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与BIM的绿色建筑智能评价系统。利用Protégé3.4.8建立本体模型,根据标准的内容构建本体的类及属性,建立OWL公理及SWRL规则;从BIM模型中提取被评价建筑的相关信息并实例化成个体的属性值;依据OWL公理及SWRL规则,利用Jess规则引擎进行推理,得出被评价建筑的评价指标得分,为其绿色等级划分提供依据。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标准知识的结构化表示、共享及重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1):108-109
近年来,文本信息抽取成为中医文献知识挖掘的一种新兴手段。构建了基于本体的中医文本信息抽取系统,它能从中医文献中提取领域概念及语义关系,并支持用户完成文本语义关系的检阅、分析和标注等工作。该系统能辅助中医专家从中医文献中挖掘知识,并进一步完善中医领域本体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BIM技术难以实现桥梁运营过程中海量数据的智能化检索和知识推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语义本体的桥梁管养信息智能化本体模型。以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在BIM模型中,利用IFC标准表达桥梁结构单元与管养信息,分析IFC与OWL的信息转换机制,建立信息转换框架,获取知识图谱数据来源,构建桥梁结构、检测信息、监测信息的本体知识图谱,实现桥梁运维信息的智能化检索和知识推理模型构建;基于SPARQL检索语言实现对模型的验证,通过语义关系检索,验证检索信息的正确性,利用SWRL语言和JESS推理机,在Protégé软件环境中推理桥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过领域共识验证推理结果的正确性。该方法的提出,为桥梁管养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3)
Folksonomy是一种自底向上、用户可以自由参与的分类方法,但随着标签数量的不断增加,Folksonomy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通过对Folksonomy的概述以及对其改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着重从提取Folksonomy中的本体、扩展Folksonomy的语义关系、融合Folksonomy与本体三个维度分析本体在Folksonomy改进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在总结国内外基于本体的Folksonomy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未来基于本体的Folksonomy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注重自然语言聚类与协作标签系统的作用,关注计算机技术与标签本体构建的结合,尝试外部本体词表的引入,拓展Folksonomy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建筑运维管理在语义网上的实现,建立了基于BIM和本体技术的智能应用框架;结合Dog Ont本体建立了建筑运维管理本体;提出了BIM数据提取方法及个体、规则的创建方法;采用Revit API、网络本体语言(OWL)API和语义网规则语言(SWRL)API技术实现了框架程序。利用一个实际项目验证了框架、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对推进BIM、本体和语义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建筑运维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建筑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角度,探讨了建设类专业文献在《中国法》中的分布,并研究了建设类文献的主、次归类之间关系,文献检索中分类法和主题词法两者之间的共性与特性以及相辅相成的检索功能,对于文献检索的教学和工作有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测绘是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而开展的一项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土地预审、土地勘测定界等技术服务内容。针对自然资源统一管理中的信息化测绘的内涵与需求,为解决过往由自然资源条块管理造成的标准法规不一且多变、空间基准不统一、数据复杂且更新频繁、地理信息孤岛多等瓶颈性难题,采用土地利用专题数据零向导定制、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与转换、自然资源时空信息聚合等技术,形成高集成度的自然资源测绘数据生产技术模式,研发跨平台多源异构数据信息映射技术,搭建基于WebGIS技术的信息服务平台,满足了自然资源测绘不同业务需求的安全高效生产与精准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科学也不甘落后,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在多种信息里面,地理信息软件也应运而生。本文介绍了世界上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房产测绘管理模式方法的分析,结合MAPGIS,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房产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段祥召 《城市建筑》2014,(20):359-359
地理信息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这既是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多年的实践的检验和反映,也是由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本质特点所决定。本文基于以上分析,就大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国测绘市场目前自由竞争与行政指派并存,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普遍存在,本文在分析测绘市场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测绘市场监管、促进测绘事业科学发展的近期措施和长远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度优秀城市勘测工程评选工作已圆满完成,通过对推荐获奖项目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技术创新促进了城市勘测行业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技术手段等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信息获取技术、轨道交通测绘保障、地下三维建模及全景测量、规划验收测绘、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基坑设计施工监测与桩基检测、地质灾害治理及安全性分析、环境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十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提出城市勘测单位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新时期城市勘测科学技术的全面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测绘是我国测绘进入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城市测绘将从以地图生产为主转向以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其技术手段、产品结构、服务形式、价值取向都将发生重要变化。本文概述了城市测绘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城市信息化测绘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功能作用、存在困难等相关问题,最后以有关城市为例,介绍了城市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在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与更新、数字三维模型建设、测绘档案保管与数字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地理信息创新服务、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18.
王学祥 《城市建筑》2014,(17):168-168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工程测量也迎来了信息化测绘时代。笔者在分析信息化测绘的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测量标志作为测绘基准的直接承载者,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是各项测绘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认识测绘、了解测绘的直观媒介之一,地位与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建设加剧、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充分、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测量标志遭受破坏现象极其严重,同时现有的保护模式针对性不强、工作量大,导致效果甚微。本文以乐清市基础控制框架网建设为例,建成了8个集实用、观赏、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景观型测量标志(框架网点),实现提升测绘基准、宣传测绘法律、普及测绘知识、传承测绘历史、弘扬测绘文化等效果,探索开启测量标志建设与保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