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混凝土孔隙液化学组成对氯离子电迁实验影响显著。碱矿渣胶凝体系孔隙液化学组成不同于硅酸盐水泥体系。因此,普遍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氯离子电迁测试方法是否适用于碱矿渣混凝土尚存疑虑。通过实验探讨了NT BUILD 492氯离子非稳态电迁测试方法在碱矿渣混凝土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由于孔隙液电导率影响了测试电压和/或测试时长的选择,采用NT BUILD 492不能很好地将不同配比的碱矿渣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区分开。通过采用增大测试电压至60 V,延长测试时长至72 h的改进措施,测得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区分度得到了较大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半经验AM1算法研究地聚合反应中的溶解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评析偏高岭土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其结构代表模型,然后利用计算化学中的半经验AM1算法研究了该模型在高碱环境下的溶解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AlO4]单六元环比[SiO4]单六元环更具有活性;偏高岭土在NaOH溶液中比在KOH溶液中更易发生溶解反应;Na^+比K^+表现出更为强烈的离子配位反应;偏高岭土溶解后的残环和碱溶液进一步反应与残环及碱溶液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3.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固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主要通过测定相同水胶比掺有不同矿物掺合料的水泥基材料与氯化钠溶液之间的物理吸附及化学结合作用,研究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固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如磨细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可有效改善水泥基材料氯离子固化能力,且改善效果偏高岭土最好,粉煤灰次之,矿渣最差.从作用机理上来说,这些矿物掺合料的火山灰效应降低了孔隙率,同时生成更多低碱度的C-S-H gel,增加了对氯离子的固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偏高岭土与矿渣的不同复掺比例研究了偏高岭土与矿渣复掺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往矿渣混凝土中掺入偏高岭土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均有所提高,矿渣和偏高岭土在胶凝材料中的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氯离子导电量越小.矿渣和水泥的优化比例为3:7左右,这样既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又使得混凝土具有优越的抗氯离子扩散性能.  相似文献   

5.
碱激发偏高岭土粘结剂是一种新型材料.从碱激发偏高岭土作为粘结剂粘结石板试验的角度,分析了该结构加固胶的界面粘结性能.试验包括动态材料试验机抗拉试验以及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龄期下,碱激发偏高岭土粘结剂所粘结的石板界面抗拉强度明显好于水泥净浆界面剂,说明该粘结剂性能优异;且氯离子渗透系数远远小于水泥净浆界面剂,表现出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该胶凝材料对改善界面的致密程度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偏高岭土的制备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高岭土的提纯及偏高岭土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偏高岭土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以及偏高岭土在碱激发作用下的聚合机理和土聚水泥的性能。偏高岭土的加入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偏高岭土、粉煤灰、矿渣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取代部分水泥配制混凝土,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可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改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7,(1)
通过改变偏高岭土和钢渣取代水泥的比例,着重研究了复掺偏高岭土-钢渣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掺偏高岭土-钢渣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对导热系数没有显著影响;最佳比例为MK10S20(偏高岭土10%、钢渣20%),其抗压强度相对再生混凝土提高25.6%,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对降低58.2%;复掺比例30%,混凝土各项性能发生逆向变化,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偏高岭土-钢渣大掺量再生混凝土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碱激发偏高岭土/矿渣复合胶凝体系中各原料和反应产物在不同pH值盐酸溶液中的溶解率,并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偏高岭土及其碱激发硬化浆体的酸溶剩余物.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在pH=0的盐酸溶液中几乎不溶解,碱激发偏高岭土的酸溶剩余物(盐酸溶液pH=0~2)为偏高岭土,由此得到偏高岭土的地质聚合反应水平(以下简称反应水平);矿渣在碱激发条件下几乎完全反应,其在多数情况下可提高偏高岭土的反应水平;当矿渣掺量一定时,偏高岭土的反应水平随碱激发剂模数的增大而降低,随液固比的增大而提高,且低矿渣掺量条件下,增大液固比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低碱激发剂质量分数条件下,偏高岭土反应水平随矿渣掺量的增加而提高;高碱激发剂质量分数条件下,偏高岭土的反应水平随矿渣掺量的增加先升后降,且与偏高岭土最高反应水平相对应的矿渣掺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正> 当混凝土处在侵蚀性溶液和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中时,水泥的水化作用可减弱混凝土的耐久性。偏高岭土的火山灰特性可避免这种缺陷。 本文研究了微波养护对偏高岭土混合水泥石灰消耗量的影响。评论了纯波特兰水泥浆  相似文献   

11.
以偏高岭土作为矿物掺和料,研究了偏高岭土的掺量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增强;偏高岭土中的C_3A与氯离子形成Friedel盐,通过固化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氯离子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试验方法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扩散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蒋林华 《混凝土》2001,(11):8-11
采用快速氯离子渗透试验方法,稳态电迁移方法和电导方法,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及掺粉煤灰、矿渣,硅粉,偏高岭土和稻壳灰的混凝土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扩散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得到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扩散性的结论相类似,但在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扩散性较低时,相互之间的规律性不大明显。ASTMC1202在许多情况下仍然可以采用,特别适用于不掺混凝合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13.
对添加了0~6%偏高岭土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采用电通量法和RCM法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两种方法均表明,添加了5%偏高岭土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高50%~60%。对混凝土水化产物的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偏高岭土的引入促进了体系的水化,使得结构更为致密,可有效改善体系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一定条件下的水泥基材料泛碱处理措施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定量表征水泥基材料泛碱程度的方法。基于该项方法,研究活性矿物掺合料偏高岭土对水泥基材料泛碱问题的影响。同时采用热重分析测试方法分析不同掺量偏高岭土的水泥基材料内部泛碱物质含量,并研究了偏高岭土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偏高岭土可以有效地抑制水泥基外墙系统的泛碱问题并保持其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赵燕茹  张丽媛  王磊  喻泊厅 《混凝土》2023,(4):51-54+68
将偏高岭土以同等质量替代水泥(0、5%、10%、15%)掺入混凝土中,对偏高岭土混凝土进行了不同龄期(0、7、28 d)的碳化试验以及碳化后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偏高岭土掺量下混凝土的碳化性能,探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脆性系数随碳化龄期和偏高岭土掺量的变化规律,预测了偏高岭土混凝土碳化深度、抗压和抗折强度的模型。结果显示:偏高岭土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多,试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脆性系数均逐渐增大,随碳化龄期的不断增长抗压强度和脆性系数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抗折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碱 集料反应能导致混凝土的严重破坏 ,应严格限制混凝土外加剂中碱含量。碱 集料反应 (AAR)是混凝土内部碱与集料中某些组分之间的反应 ,可将其分为碱 硅酸反应(ASR)和碱 碳酸盐反应 (ACR)。参与反应的碱可以是水泥、混合材、化学外加剂和水中的碱 ,也可以是从环境中侵入混凝土中的碱。此两类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AAR能引起混凝土的破坏。化学外加剂中的含盐基本上为可溶的盐 ,如Na2 SO4 、NaNO2 等 ,这些中性的盐加入到混凝土中 ,新产生部分OH-离子 ,并与留在孔隙溶液中Na+ 和K+ 离子保持电荷平衡。表 1给出了不…  相似文献   

17.
以碱激发偏高岭土-粉煤灰为胶凝材料,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干密度为645.2~827.6 kg/m3、28 d抗压强度为0.89~3.75MPa的地聚物轻质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掺量对地聚物轻质混凝土的整体性能有重要影响,抗压强度随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其干密度主要由孔隙率决定,而孔隙情况取决于发泡效果及稳泡技术;与传统的硅酸盐水泥基轻质混凝土相比,同体积下的偏高岭土-粉煤灰基地聚物轻质混凝土导热系数更低,保温隔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偏高岭土组成稳定,来源广泛,作为水泥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其火山灰活性可以与硅灰相当,因此采用偏高岭土来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潜力巨大。该试验研究了0%、10%和30%三种偏高岭土掺量下的水泥胶砂试件在盐酸侵蚀和硫酸盐侵蚀两种侵蚀环境下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结果表明:当偏高岭土掺量为10%时,能够显著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特别是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而偏高岭土掺量达到30%时,其改善效果反而不及10%掺量。  相似文献   

19.
纳米高岭土颗粒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米高岭土颗粒对不同龄期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微孔结构、微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工作性、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高岭土颗粒的填充效应及其对水泥水化的促进作用改善了水泥基材料的微观孔结构,限制了氯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渗透扩散。当高岭土为水泥质量的1%时,水泥浆1、3、7、90d抗弯强度分别提高30.41%、39.04%、36.27%和38.32%;当高岭土为水泥质量的5%时,水泥砂浆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53.03%;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随高岭土掺量增加呈指数递减;当高岭土为水泥质量的5%时,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18.87%;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8.4%;改性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呈线性增加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广卫 《混凝土》2023,(7):122-125
以偏高岭土作为地聚物,在塑性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加入不同掺量的偏高岭土。然后研究了不同偏高岭土掺量下混凝土的早期(3、7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研究不同偏高岭土掺量下混凝土在3、7 d养护龄期下水化产物的形貌。早期强度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掺量的增加,制备出的塑性混凝土早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的偏高岭土掺量为水泥总质量的10%。SEM结果表明适量的偏高岭土掺量可以增加早期水化产物之间的密实性,进而导致塑性混凝土早期强度是升高。总的来说,以上结果为地聚物在塑性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