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仿羽绒纱是根据天然羽绒的回弹性好、蓬松性好、保暖性好等特点,采用一定比例的仿羽绒纤维与普通中长涤纶纤维混合纺制的异型纱线。我厂于1986年8月份试制成功,现介绍如下: 一、原料选择及配比根据原料生产厂家提供的仿羽绒纤维技术检验数据及纤维特点,我厂选择仿羽绒纤维与普通中长纤维进行混纺,其配比是:仿羽绒纤维(涤)65/普通中长纤维(涤)35,这样既发挥了仿羽绒纤维的特点,又能使生产顺利进进。二、生产工艺流程小量混棉→A002A型自动抓棉机→A006B型自动混棉机→圆盘棉堆混棉→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仿羽绒纤维集合体开发中,纤维原材料的选用、纤维集合体成形加工技术等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仿羽绒保暖材料的开发进展,分析天然羽绒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保暖性能,重点对比仿羽绒纤维和仿羽绒纤维集合体材料的选用、加工方法,并总结出仿羽绒纤维集合体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得出在仿羽绒纤维集合体加工过程中,要选择好粗细纤维的合理配比,做好纤维外观形态的改造,并对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配置,使制成的仿羽绒材料呈现球状或丛状纤维形态。  相似文献   

3.
从天然羽绒的结构出发,研究了仿羽绒纤维的特征,介绍了仿羽绒纤维制造要点、特性测试及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4.
刘俊丽 《江苏纺织》2007,(12):52-54
仿羽绒纤维是经过有机硅整理的三维卷曲中空聚酯纤维,对比常规圆形涤纶短纤维,讨论了仿羽绒纤维的生产工艺,并对其性能特点和在非织造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指出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对市售的新型絮料(仿丝棉絮片、喷胶棉絮片、羊毛/涤纶混合絮片、七孔棉絮片)和羽绒的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上述不同结构的絮料的保暖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厚度下,羽绒的热阻最大,仿丝棉絮片次之,七孔棉絮片最小,羽绒的热阻约为仿丝棉絮片的1.5倍,七孔棉絮片的3倍;在相同面密度下,羽绒的热阻最大,仿丝棉絮片次之,羊毛/涤纶混合絮片最小,羽绒的热阻约为仿丝棉絮片的2.3倍,羊毛/涤纶混合絮片的3.9倍。  相似文献   

6.
探讨木棉纤维应用于户外睡袋的可行性。以木棉纤维、三维卷曲中空涤纶及羽绒为原料,制备不同配比的木棉/羽绒系列、木棉/涤纶系列絮填料,并对其保暖性、透湿性及压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不混配其他纤维的情况下,保暖透湿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羽绒、木棉、涤纶;在不同配比的絮填料中,随着木棉纤维含量的增加,木棉/羽绒系列絮填料的保暖性、透湿性及压缩性能有所下降,而木棉/涤纶系列絮填料的保暖性、透湿性有所提高,蓬松度稍差。认为:在制备三组分木棉絮填料时,木棉纤维的含量不宜太高,考虑到纤维集合体的舒适度,三维卷曲中空涤纶的含量应偏低控制。  相似文献   

7.
羽绒纤维与其它蛋白质纤维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然蛋白质纤维—羊毛、蚕丝、羽绒的结构研究 ,认为羽绒纤维的内部结构有类似于羊毛纤维的一些特征 ,其表面结构完全不同于羊毛和蚕丝 ,但羽绒纤维仍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蛋白质纤维。  相似文献   

8.
一、国外涤纶织物发展的今昔 国际上随着涤纶纤维的发展,仿天然纤维的织物逐渐出现在市场上,以日本为例来讲,涤纶纤维发展的历史也是仿丝织物和仿麻、仿棉织物发展的历史。 1964年日本帝人有限公司牌号Silpearl和东丽工业Sillook涤纶三叶纤维问世,涤纶仿丝织物出现了一个繁荣的景象,以后各种截面的长丝一个接一个地开发出来。1971年  相似文献   

9.
羽绒/涤纶混合絮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羽绒/涤纶混合絮料的性能,认为在羽绒中掺混少量中空涤纶纤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絮料的回弹性,保温性、柔软性也只是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0.
探讨杨树绒毛纤维絮用成形方法研究。杨树绒毛纤维是一种很有潜能的环境友好型纺织品蓄热保温材料。鉴于纤维长度短、非适纺等特点,将其可作为天然絮用保暖填充材料。通过选取实验仪器和工具、纤维除杂、絮片制取、加固和黏结等过程,采用湿法成网技术制备出了单层和多层两种杨树绒毛纤维絮片试样。通过胆布材料的选择、絮片的填充和制备,采用仿羽绒直接填充法,制备出了杨树绒毛纤维填充试样。实验表明:采用湿法成网方法,易于除杂,成网效果好。采用仿羽绒直接填充法再绗缝的方法,效率高、均匀美观、操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1.
1986年4月,日本竹本公司有关专家到我厂进行技术交流并推荐了一种该公司最近开发的涤纶短钎维仿羽绒油剂。经此油剂处理的涤纶短纤维,具有柔软、手感好、防潮、永久性疏水等特点,适用于做被子,各种仿羽绒服装等高级产品。  相似文献   

12.
差别化聚酯纤维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发展情况,有针对聚酯纤维自身缺点开发的阻燃、抗静电、吸湿、抗起球、防污、阳离子可染纤维;有功能化纤维如抗菌、消臭、芳香、防紫外线、远红外纤维等;还有仿天然纤维如仿丝、仿毛、仿麻、仿棉、仿羽绒纤维等。  相似文献   

13.
期刊文摘     
1.新结构防羽绒织物,重点是开发12tex以下的细号阔幅斜纹组织的防羽绒布及细号T/C防羽绒布及阔幅精细斜卡织物。 2.12tex以下涤棉化纤贡缎装饰织物,填补空白。 3.7.5tex以下雪克纺手帕布以产顶进,满足高档手帕出口需要,体现国际水平。 4.化纤仿毛,差别化纤维近期主攻PBT、高收缩、阳离子改性及其混纺织物,提高仿毛感,应用抗起毛、起球纤维,从根本上改善服用性能。 5.用化纤仿丝织物开发细号涤纶长丝,有光网络牵伸丝及异形化涤纶长丝与短纤仿绸织物,发展各类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羽绒制品成本,同时保持其优质性能,本文研究选用中空涤纶纤维与羽绒混配,随后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大,羽绒混合体的保暖性能略有降低,但稳定性与回弹性增强,说明复合羽绒产品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与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仿丝绸纤维的开发史及它的特征蚕丝具有光泽优雅、手感柔软等优良的风格,是高雅的高档服装面料。为了使合成纤维的性质接近于蚕丝,开发出了仿丝绸的合成纤维织物。这种纤维的开发,是将丝的特点逐渐地带到合成纤维上,利用的纤维主要是涤纶纤维。涤纶作为服装面料具有很多优点,它性能优良,刚性接近于丝,容易用烧碱进行碱减量加工,所以它在仿丝绸的合成纤维中占主要的地位。在日本,研究涤纶仿丝绸加工已有25年之久,涤纶纤维问世不久,便开始有这方面的研究。总括起来,仿丝绸涤纶的发展大致经历  相似文献   

16.
羽绒/木棉混纤絮料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制羽绒P木棉混纤絮料的基础上,对其压缩性能和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絮料中混入细旦涤纶等合纤可以有效提高絮料的压缩功弹性回复率,而以木棉纤维取代羽绒或者飞丝会导致压缩功弹性回复率略微下降,但当其含量变化较小时差异不明显;羽绒的使用可以提高絮料的保暖性,木棉纤维对絮料保暖性的贡献低于羽绒,但高于其他合纤(丙纶和细旦涤纶等) ;羽绒飞丝的使用会导致絮料的保暖性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程度 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羽绒纤维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及蓬松性。介绍了羽绒纤维的结构,包括表面形态结构及微观结构;同时总结了羽绒纤维的表面形态结构与纤维的蓬松性、保暖性、吸湿性等物理性能及耐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与羊毛等蛋白质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对比。对羽绒纤维进一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国外应用高收缩纤维的纺纱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9年美国的维克纶(Vycron)高收缩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后,世界各工业国相继进行了纤维生产和产品的开发。由于高收缩纤维具有特殊的收缩性能,将其与常规的纤维混纺交织,经过比较简易的处理,制造出类似天然纤维的仿毛织物、起绉织物与起圈织物,为化学纤维的仿天然纤维化、提高织物的身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高收缩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脂(DMT),间苯二甲酸二甲脂(DMI)与  相似文献   

19.
超细纤维仿天然皮革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虽然其吸湿性和透湿性在合成革中与天然皮革最为接近,但是超细纤维仿天然皮革的透湿量为400mg/10cm2·24h,仅为天然皮革的一半。为了提高超细纤维的透湿性及力学性能,在介绍超细纤维仿天然皮革的加工工艺方法的同时,研究了蒙脱土改性超细纤维仿天然皮革基布的透湿性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机蒙脱土的改性,有效地提高了超细纤维仿天然皮革的透湿性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天然皮革的结构特点,并与超细纤维合成革性能进行对比,指出超细纤维合成革与天然皮革相比,卫生性能及染色性能差异是由于天然皮革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纤维中具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分别从仿天然皮革的三维立体结构、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和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仿天然皮革的物质组成、超纤革制品的后整理3个方面,综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的研究进展,并对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技术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