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介绍了石灰石一石膏湿式烟气脱硫工艺,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采取了相应措施后,使脱硫系统的运行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脱硫效率达到有关标准规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脱硫浆液中毒是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运行时常发生的现象,主要突出表现为脱硫效率急剧降低、浆液起泡溢流、浆液“中毒”和石膏浆液脱水困难等现象。吸收浆液被污染、品质恶化发生在吸收塔浆液反应池中,为有效避免浆液中毒,保证脱硫系统正常运行,维持塔内浆液成分比例以及减少其他杂质污染是关键。为避免浆液中毒,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导致吸收塔内浆液中毒的内外因素,并对此提出有效防范措施。运行中只要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处理方法得当,可保证烟气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对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300MW机组脱硫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烟气-烟气再热器(GGH)压差大、石膏脱水困难、脱硫效率不稳定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以保证脱硫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巡检司电厂锅炉采用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法国ALSTOM公司技术设计生产的HG-1025/17.5-L.HM37型CFB锅炉。巡检司电厂2×300 MW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脱硫,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方案,即每台机组1套脱硫系统,脱硫效率不低于97.6%,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不低于5 500 h。石灰石浆液致盲,表现为石灰石溶解困难,无法正常电离,吸收塔pH值下降,脱硫效率无法保证,石膏中石灰石含量上升,脱水困难,真空偏高,吸收塔浆液CaCO3含量超出正常值。主要对巡检司电厂2×300 MW机组石灰石湿法脱硫在高负荷运行期间吸收塔石灰石反应致盲现象进行分析,并围绕如何保障吸收塔脱硫效率,提高吸收塔浆液品质,避免发生环保事件,制定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粉作为脱硫剂在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运行的可行性,论述了对原脱硫系统进行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保障设备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措施,供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改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脱硫增效剂在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电厂600MW机组脱硫装置使用脱硫增效剂的试验情况。原来需开3台浆液循环泵才能使SO2排放浓度达标,使用脱硫增效剂后,仅开2台循环泵即可使s0:排放浓度达标,电耗可下降951(kW·h)/h,脱硫效率较使用脱硫增效剂前有明显提高。使用脱硫增效剂后,脱硫系统中浆液及脱硫石膏性状并无明显变化,特别是cl-的质量分数和pH值无较大变化,说明使用脱硫增效剂后不加重系统的腐蚀性且对石膏品质无影响。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良好,不会对脱硫系统形成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华宁海发电厂二期(2×1000MW)湿法烟气脱硫工程废水处理系统调试及运行的特点。分析了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废水的来源、水质和处理流程,对废水处理的运行参数和废水处理系统合理化运行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废水处理的合理化建议,供同行在火电厂废水处理运行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脱硫添加剂对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影响,在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330MW机组进行了脱硫添加剂试验,分析了试验前、后吸收塔浆液中CaCO3,Cl-,CaSO3的质量分数,石膏中CaSO4质量分数以及含水率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脱硫添加剂能够在入口烟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0.7%的情况下,将SO2脱除效率从92%提高到95%,并能停运2台浆液循环泵;同时减少了吸收塔中Cl-的质量分数,提高了CaCO3的利用率,石膏纯度提高,石膏含水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硫技改工程石膏脱水系统的配置,分析了其工艺流程、出力匹配和运行检修。探讨了不同运行负荷下,西塞山电厂石膏脱水方案的优点,突出了石膏脱水系统流程清晰、工作可靠、运行灵活和节水、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达标排放对火电厂环保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大部分火电厂采用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石灰石浆液密度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一项重要参数,石灰石浆液密度不准确、不稳定会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经济、安全、环保运行。以镇雄电厂1台600MW机组石灰石浆液密度测点为研究对象,对石灰石浆液密度测量方式进行探索和改进,从而保证运行人员对脱硫参数的准确把控,保证脱硫系统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活性焦一体化脱硫、脱硝技术是一种干法烟气治理技术,依靠活性焦的吸附作用在第1级反应器内进行脱硫,然后进入第2级反应器,通过加入NH3,在活性焦的选择性催化作用下,使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介绍了这种工艺的技术特点和经济特点,并应用CFX数值模拟软件,对脱硫反应装置内的烟气流动场、脱硫效率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脱硫反应器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矿区地下水水质变化是影响矿区生态环境和矿井安全生产的制约因素之一,正确认识水质变化趋势是首要任务。根据以往实测水质参数pH、COD、Na~++K~+、Ca~(2+)、Mg~(2+)、Cl~-、SO_4~(2-)和HCO_3~-的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MK)和Innovative Trend Analysis(ITA)探讨新三矿由上而下6个不同含水层水质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并且针对不同的数值变化范围选用不同的ITA指数。通过比较,两种方法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认为:相比MK检测法,定量的ITA法拥有更多的优点,可以图形化地表示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将水质参数值分为低、中、高水平更好地分析水质参数的趋势和次要趋势;8种水质参数中,Ca~(2+)和Mg~(2+)相较其他离子能表现出更显著的变化趋势;6种含水层中,大青灰岩含水层中Cl~-浓度的低、中值下降而高值上升,煤层顶板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底板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大部分水质参数显著下降,矿化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The recovery of calcium carbonate from waste gypsum (a waste product of the reverse osmosis (RO) desalination process) was tested using sodium carbonate. Batch recovery of calcium carbonate from waste gypsum slurries by reacting with sodium carbonate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CaCO(3) recovery and its use for pre-treatment of acid mine drainage (AMD) from coal mines. The effect of key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he slurry concentration (%) and the molar ratio of sodium carbonate to gypsum were considered. It was observed that batch waste gypsum convers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decrease in the slurry concentration or increase in the molar ratio of sodium carbonate to gypsum. The CaCO(3) recovered from the bench-scale batch reactor demonstrated effective neutralization ability during AMD pre-treatment compared with commercial laboratory grade CaCO(3).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中下游的地表水具有低碱低硬的特点,为了改善饮用水水质化学稳定性,提出了石灰石接触池工艺,该工艺具有维护简单、管理方便、运行安全和成本低廉等优点。石灰石接触池工艺中,石灰石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到石灰石接触池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石灰石溶解特性的主要因子有石灰石中碳酸钙含量、不溶杂质以及单位体积空隙的表面积。当碳酸钙含量高于98%时,溶解效果非常理想。不溶杂质容易在石灰石表面生成残渣层,降低传质速率。单位体积空隙的石灰石表面积和石灰石的粒径、球度、孔隙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压实度下脱硫石膏动模量与阻尼比特性,分别对压实度为0.85,0.90,0.95的3组脱硫石膏试样进行动三轴试验。试验分为等压固结和偏压固结试验2部分,等压固结试验固结应力比为1,围压分别为100,200,400 kPa;偏压固结试验围压为100 kPa,固结应力比分别为1.0,1.5,2.0。试验结果表明:随压实度增大,脱硫石膏动模量逐渐增大,阻尼比在动应变<10-5时差异不明显,动应变>10-5时逐渐减小;初始动模量与压实度具有良好的幂相关关系,建立了考虑压实度影响的初始动模量公式,进而推求了考虑压实度影响的动模量衰减全过程曲线;归一化的脱硫石膏动模量和阻尼比差异较小,试验用脱硫石膏参考动应变取值范围为1×10-4~4×10-4。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混凝土在掺入石灰石粉后的抗复合侵蚀性能,采用不同含量的石灰石粉制备水泥净浆及砂浆试件,将其浸泡在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溶液中展开试验。运用pH测试仪测试溶液的pH值变化,并通过强度试验及XRD能谱分析,观测不同侵蚀时间下水泥砂浆试件强度和侵蚀产物的变化,揭示石灰石粉对水泥砂浆抗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侵蚀溶液的pH变化较快,后期较慢;在侵蚀28d之前,砂浆试件的强度呈上升趋势,28 d之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强度呈下降趋势。侵蚀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酸与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反应,镁离子侵蚀并不明显;由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侵蚀过程中会生成石膏,可延缓侵蚀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模型试验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择和配比问题,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选取重晶石粉、石英砂、细砂为骨料,石膏和水泥为黏结剂,设置(重晶石粉+细砂)/骨料、细砂/(重晶石粉+细砂)、(石膏+水泥)/固体、水泥/(石膏+水泥)质量比4个控制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计16组试验方案。通过室内试验,得到不同相似配比下相似材料的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相似材料和岩质材料的全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单轴压缩试验的典型破坏形态基本吻合;相似材料密度分布较均匀,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布广泛,达到了模型试验中对岩质相似材料的要求。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影响材料性质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密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黏聚力的主控因素均为黏结剂中水泥的含量,内摩擦角主要受重晶石粉和细砂在骨料中所占比例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地质力学模型中岩质相似材料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复合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硫石膏与粉煤灰混合后可复合成一种新型活性胶凝材料,针对其在工程中的运用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养护龄期下水泥掺量、脱硫石膏及粉煤灰对水泥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各因素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最大,脱硫石膏与粉煤灰在3 d时对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基本无影响,后期随着龄期的增大对其有一定影响;同时脱硫石膏在28 d前对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比粉煤灰稍显著,28 d后粉煤灰的影响则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矿井突(涌)水是采矿过程中最具威胁的灾害之一。能否准确快速地判别矿井突水水源,不仅是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基础。以安徽淮南煤矿谢桥井田为例,在分析其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qua Chem软件分别绘制出砂岩裂隙水和灰岩水的Piper三线图,经比较发现在Piper三线图中砂岩裂隙水和灰岩水分布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且砂岩裂隙水中次阴离子为HCO_3~-,而灰岩水中次阴离子为SO_4~(2-)。根据这一特点,选定SO_4~(2-)和HCO_3~-作为砂岩裂隙水和灰岩水的水源判别特征离子,通过对SO_4~(2-)/HCO_3~-比值分析比较发现:砂岩裂隙水中SO_4~(2-)/HCO_3~-比值小于0.55,正确回判率高达100%;灰岩水中SO_4~(2-)/HCO_3~-比值大于等于0.55,正确回判率高达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