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7,33(11):63-6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操作方便,可单独控制的双螺杆挤出机,包括螺杆、机筒和机筒外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螺杆为双螺杆并平行排列,双螺杆分别处于两个独立的机筒内,机筒与机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功能多、操作方便、占地空间小的优点(专利号ZL200620053714.X)。  相似文献   

2.
注塑螺杆在加料口产生压料困难时,或沿着机筒长度不能形成足够的粘着力以输送物料,那么螺杆就发生了打滑现象。在螺杆预塑阶段,螺杆在机筒内旋转沿着螺杆方向输送物料  相似文献   

3.
<正>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螺杆挤出发泡设备,包括机筒、设置在机筒上的加热器以及设置在机筒上的料斗和进气口,机筒由内腔相互连通的上机筒和下机筒组成,上机筒和下机筒内分别设置有上螺杆和下螺杆,上螺杆的前端内  相似文献   

4.
李溪斌  陈谦  韩露  刘存  吕柏源 《橡胶科技》2019,17(4):0214-0219
分析一步法注射成型胶料在机筒内的温度场。通过建立实体模型和数学模型,将整根螺杆平均分成6段,依次模拟机筒中胶料的温度变化,螺杆和机筒施加温度约束(140℃),将螺杆和机筒对胶料的热传导作为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热流密度呈线性变化。通过有限元分析,在螺杆长径比为14、导程为90 mm的情况下胶料在机筒停留48 s即可充分达到塑化温度,因此对螺杆参数进行优化,如改变螺杆螺距、减小螺杆长径比等,可以节省螺杆和机筒材料用量,达到设备设计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型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明印  薛平  朱复华 《中国塑料》2005,19(12):91-95
介绍了一种嵌套式新型螺杆挤出机。在固体输送段对内螺杆的两种等效情况下固体塞的运动和受力作了深入分析。理论上证明了这两种情况下的固体输送机理与外螺杆的情况相同,均建立在固体摩擦输送机理基础之上;讨论了牵引角、摩擦因数和螺纹升角对上述三种情况固体输送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杆旋转机筒静止和螺杆静止机筒旋转两种情况下固体输送流率相差不大,而螺杆机筒同时旋转情况下的固体输送流率远大于其他两种情况。增大牵引角、降低螺杆表面粗糙度和提高机筒内表面的摩擦因数均有助于提高固体输送流率。螺杆旋转机筒静止和螺杆静止机筒旋转这两种情况下最佳螺旋角均为17°左右,而螺杆机筒同时旋转情况下最佳螺旋角为15°左右。  相似文献   

6.
挤出机中的螺杆和机筒磨损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为提高其耐磨损性,可在螺杆和机筒上覆盖铬化硼合金和铜铝合金,这样可延长使用寿命,延迟维修更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销钉传递式冷喂料挤出机的发展背景,并着重介绍了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优良性能。它从螺杆毫无特点到带压缩比及剪切型螺杆,再到销钉机筒,最后发展至销钉传递式。其结构特点在塑化段,可分为销钉机筒段和传递段。胶料首先在销钉机筒段经过一定程度塑化,再进入传递段获得充分的混合,因而提高了混合及塑化性能、生产能力等,并可降低温升和能耗。  相似文献   

8.
采用剖分式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实验平台,对熔融段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塑化过程中熔融起始点、熔融长度、熔体温度/压力等塑化性能及产量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物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塑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螺杆转速或提高机筒温度,塑化过程实际所需熔融长度增加,但对熔融起始点影响不大;熔融段机筒沟槽内熔体温度和熔体压力随螺杆转速增大无明显变化;随螺杆转速增大,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挤出产量呈线性增加,表现出良好的挤出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机筒衬套沟槽槽深、螺杆螺槽槽深和加工物料粒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3种常见的固体输送段产量粒径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机筒衬套沟槽槽深、螺杆螺槽槽深和颗粒物料粒径对固体输送机理的影响并定量计算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产量。此外,通过不同的机筒和螺杆组合及不同粒径的原料在自制的在线模拟试验机上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2,28(12):20-20
Troester公司的QSM(横向流搅拌)销钉式冷喂料挤出机与普通常规冷喂料挤出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设置多达12排销钉。从机筒外插入的QSM销钉分离胶料流,使胶料转向及相互挤压,从而总是产生新的层面,保证最佳塑炼。第一排销钉位于喂料过程已经完全结束的地方。QSM销钉式冷喂料挤出机的螺杆通常是由渗碳钢制成的。在加工硬质的胶料时,为防止螺杆螺纹的表面磨损太快,则在螺杆螺纹的表面,焊上一层特别硬的耐磨材料。机筒内设有可更换的衬套,根据需要衬套表面也可以涂上一层耐磨材料。20世纪70年代中叶,Troester公司对Q…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双螺杆挤压工艺混合固体推进剂药科过程中机筒温度、螺杆转速、螺杆混合元件及组合结构对推进剂药科混合段度的影响,认为第一段机筒温度、螺杆转速和螺杆混合元件及组合结构对产品混合优度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吹膜挤出机在电磁感应加热条件下能效的定量分析,对吹膜挤出机电磁感应加热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对应于指定机筒和螺杆材料的电流透入深度与电磁感应加热器的各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挤出机的机筒与螺杆等关键部件在电磁感应三段式分区加热条件下的磁场分布、电流密度场分布及焦耳热能分布的相对趋势。结果表明,感应磁场主要分布在机筒内表面,而相应的感应电流主要分布在机筒外层,且当机筒上缠绕的3组匝数相同的电磁感应加热线圈中加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交变电流时,电流密度和产生的焦耳热能集中在机筒和螺杆的中部,而适当增加进料段与计量段加热区所对应的两组线圈匝数可获得较为均匀的电磁感应加热效果。相对于电阻式加热,电磁感应加热的能量损耗较小,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吹膜挤出机加热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新型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嵌套式螺杆挤出机。对熔体输送段进行了深入分析,把内螺杆的运动等效为螺杆轴的反向拖曳和螺棱的正向推力置换两部分作用,建立了对应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得到了解析解。重点讨论了沿螺槽方向的流动和横向流动,并与普通单螺杆挤出机作对比,得到了螺杆和机筒同时旋转情况下的体积流率。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解析解和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较为吻合,当螺杆和机筒同时旋转时,熔体输送段的体积流率大大增加,横向流动和平行平板模型类似。  相似文献   

14.
《上海塑料》2004,(3):3-3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塑料机械及配套件生产的民营企业,始建于1987年,座落在中国螺杆之乡——全塘镇,注册资本1080万元,主要产品为注塑机,挤出机的心脏部件一螺杆,机筒及其附属部件。年产机筒螺杆3万余套,约占全国当  相似文献   

15.
《上海塑料》2005,(3):3
浙江金星螺杆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注塑机、挤出机、橡胶机、化纤机上心脏部件——机筒、螺杆的企业。二十余年来公司上下始终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在前进中不断壮大,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至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精密机筒、螺杆企业之一。拥有一整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检测设备。做流的螺杆,创一流品牌永远是金星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筒、螺杆、花板、连接体和模具。模具可以是挤出模、注塑模、成型模或吹塑模。在被成型塑料与塑料成型设备相接触的金属表面上设有聚四氟乙烯塑料复合层。所述的被成型塑料与塑料成型设备相接触的金属表面是模具的模内表面;也可以是机筒的内表面;螺杆与花板的表面或连接体的内表面。  相似文献   

17.
《塑料科技》2015,(10):39-43
对固体输送段和熔融段机筒开设螺旋沟槽的单螺杆挤出机,构建了基于反压缩比分离型螺杆和正压缩比沟槽机筒的耦合双槽熔融模型,并通过液压剖分式单螺杆挤出机实验平台对耦合双槽熔融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利用熔融段沟槽固体塞和螺杆螺槽固体塞在机筒沟槽和螺杆螺槽界面处发生层间剪切产生的大量内摩擦热来实现物料的高效熔融是可行的;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相一致;螺杆转速对熔融长度影响不大,而螺杆结构参数则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塑料挤出机螺杆,机筒耐磨损,耐腐蚀的强化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金钊 《中国塑料》1999,13(9):83-88
对塑料挤出机,注塑机螺杆,机筒的磨损,腐蚀原因及提高螺杆,机筒耐磨损,耐腐蚀的方法、制造与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重点论述了塑料挤出机螺杆与机筒间隙对工作性能的静态和动态影响,并对国内外螺杆机筒装配间隙的大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橡胶挤出生产线上使用kiffer工业公司的多切割传递排气(MCTD)挤出机,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与普通的冷喂料挤出机不同,其独特结构是使用一种双螺旋线,使胶料在螺杆与机筒的多切割传递排气段的机械剪切下产生混炼,能把胶料内的热量降低到最小程度,且能使螺杆更快地旋转而得到高产量。在该机中的可调节流量的调节器(节流阀),能使在多切割传递排气段内实现受控制的塑炼,保证作有控制的混炼,此外,该机的各段温度内的偏差皆不超过正负2℃,因而只有该机能提供可控制的温度和螺杆转速,以作受控下的塑炼,在最佳加工温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