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阐述了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涵义和表现形式,对影响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推动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探讨了绿色食品发展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情况,通过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绿色食品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议,以保障农产品安全、绿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可 《食品安全导刊》2023,(26):74-76+81
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绿色食品领域。绿色食品代表着一种健康、环保的生产理念,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但同时给其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带来了严峻挑战。绿色食品的生产不仅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还要确保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探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点及相应的对策,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食品质量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安全控制点,分析现有的管理策略,并提出确保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的对策,以期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监管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精品形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是入世以后带动我国农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绿色食品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创的一项崭新事业。发展绿色食品适应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探索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农产品短缺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对食物的质量安全需求快速增长,绿色食品事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持续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论述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探究影响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待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发展绿色食品的基本目的:一是通过生产绿色食品,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二是通过绿色食品消费,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通过生产和消费绿色食品,促进社会、经济、生态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可见,绿色食品不是普通意义上仅为人们提供美味和营养的食物,而是包涵了环保、发展、协调等社会价值和高品质、安全、营养等质量要求的特定产品。因此,作为衡量绿色食品质量的尺度和认证管理绿色食品之依据的绿色…  相似文献   

8.
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范畴,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组成部分。无公害农产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且3~5年内,要求农产品全部达标;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有机食品则是又是一个层次。目前,我省先后有127家企业的18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鹰潭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鹰潭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奖励和扶持暂行办法》,积极组织全市农业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认证产品总数创新高的同时,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花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夯实绿色食品产业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的全程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新平  魏秋实  苏畅  周彩霞 《食品科学》2021,42(23):325-332
当前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分析国际上该领域研究热点与演进路径对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主题为“food safety management”(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发表时间为2004—2019年的实验性论文和综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域研究热度持续增强,主要围绕食品安全(food safety)、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展开;研究成果聚焦于食源性危害治理研究、食品可追溯性研究与环境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可从以下三方面提升:从食品源头关注食品安全、通过新技术融合强化智慧监管、通过完善管理体系保障食品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职工餐厅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根据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职工餐厅各项管理类法规和政策,结合管理运营工作实际,建立符合中大型职工餐厅适用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结果把日常餐饮管理提高到了质量管理高度,确定了食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人员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明确了风险控制关键环节、显著危害、控制因素和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把控食品质量安全,并在新冠疫情等应急事件中反应迅速,确保检验检测机构的良好运转。结论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推进职工餐厅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职工餐厅质量、保障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仍处于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必须明确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断探索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本文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管理模式、管理机制,指出了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前提。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对策,对于改善和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减少食品危害的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均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6S[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iketsu)、清扫(seiso)、安全(safety)、素养(shitsuke)]现场精益管理是被生产企业广泛实践应用且证明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本文从体系结构、管理思路、模块接口等方面分析了HACCP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应用的可行性,建立了一种基于HACCP和6S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方法,阐述了HACCP与6S现场精益管理结合的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工作思路与方法,并以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MPN计数法为例,分析了该方法在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作为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越来越受到各地区的关注,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的比例也逐年快速增长。其中,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群众的健康、生命, 也关系到地区、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 较好的食品安全管理对旅游经济的带动具有正面意义与舆论导向, 同时也备受社会、媒体及群众的关注。本文具体阐述了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从法律法规、安全监管、食品企业及安全教育与社会监督等现阶段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食品安全问题对游客、对食品行业、对旅游经济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描述, 最后表明食品安全管理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正面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部分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和法律的特点,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和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品质及安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污染不仅会造成食品品质下降,还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聚焦食品安全,建立食品安全监控体系,采取有效减菌措施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乳酸、微酸性电解水、低温等离子体3 种绿色减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对其在肉蛋、果蔬、粮油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综合阐述,归纳其优缺点,为有效减少微生物污染、把关食品品质、解决食品生产中的质量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天和  褚保金 《食品科学》2004,25(9):209-212
本文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出发,研究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食品生产方式、食品市场和消费的特点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分析了政府在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和食品安全质量标准的制定、食品安全生产环境的建设、食品安全技术的科研与开发、食品市场监督与管理方面政府的调控与市场调节作用。提出了政府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