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观察不同浓度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茵的作用.采用细菌生长抑制的定性和定量试验,测定含不同浓度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菌圈直径及抑菌率.结果含0.5%、0.7%、1.0%的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抑菌率则分别为95.13%、95.13%、97.57%和95.13%、90.27%、92.70%;相同浓度的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大肠埃希茵ATCC25922的抑菌率则为73.57%、62.97%、78.83%和78.83%、57.70%、100.00%.由此可见,低含量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抗菌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7,(9)
采用天然植物芦荟皮提取液和银氨溶液制备复合抗菌剂(芦荟提取液-纳米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抗菌剂中纳米银的粒径进行表征,结合复合抗菌剂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性能,优化复合抗菌溶液的制备工艺为:取0.01 mol/L的AgNO_3 50 mL与28%的氨水溶液15 mL混合均匀,加20 mL芦荟皮提取液(蒽醌质量浓度18.58μg/mL),定容至100 mL,室温下静置24 h。使用该复合抗菌剂处理的无纺布,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和白念珠菌有较强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商用氯菊酯除螨剂为保护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常温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得到纳米银溶液。最优的纳米银制备工艺为:纳米银溶液质量浓度800 mg/L,保护剂质量浓度36 g/L,反应温度30℃。所制备的纳米银为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7 nm。将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利用浸轧烘工艺对真丝织物进行抗菌处理。整理后的真丝织物负载量为1356 mg/kg时,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达到10.6 mm和10.4 mm,抑菌率均达到99.99%,显示出优异的抑菌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纳米银均匀分布在蚕丝纤维表面,无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物基材料玉米醇溶蛋白和壳聚糖对棉织物进行涂层整理,赋予棉织物疏水性和抗菌性,探究不同涂层结构对棉织物疏水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棉织物表面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壳聚糖和玉米醇溶蛋白混合涂层整理后的棉织物水接触角可以达到(132.98±1.03)°,功能化棉织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在85%以上,并且织物保留了良好的透气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苄基氯季铵化叔胺基硅油合成了新型的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研究了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抗菌性的影响。优选了合成工艺条件:n(叔胺基硅油)〖KG-*5〗∶〖KG-*5〗n(氯化苄)=1.0〖KG-*5〗∶〖KG-*5〗1.2,溶剂质量与两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KG-*5〗∶〖KG-*5〗1,反应温度75 ℃,反应时间8 h。测试了自制有机硅季铵盐的抗菌效果,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可达11.5 mm,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可达13.1 mm。抗菌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6.
王秀莲 《印染》2019,(20):25-28
探讨了丝素/纳米银溶胶对粘胶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以及在该工艺条件下粘胶织物的抗菌性、服用性与染色性能。研究表明,纳米银离子溶胶整理粘胶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纳米银溶胶质量浓度100 mg/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15 min。整理后粘胶织物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5%以上,且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吸湿回潮率、折皱回复角、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验证了丝素/纳米银溶胶整理对粘胶织物功能整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印染》2019,(20)
探讨了丝素/纳米银溶胶对粘胶织物整理的最佳工艺,以及在该工艺条件下粘胶织物的抗菌性、服用性与染色性能。研究表明,纳米银离子溶胶整理粘胶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纳米银溶胶质量浓度100 mg/L、浸渍温度80℃、浸渍时间15 min。整理后粘胶织物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5%以上,且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吸湿回潮率、折皱回复角、力学性能及染色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验证了丝素/纳米银溶胶整理对粘胶织物功能整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自制的抗菌柔软剂对棉织物进行抗菌柔软整理,优化整理工艺为:抗菌柔软剂质量浓度20 g/L、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90 s。经过整理后的棉织物可获得优良的柔软性、亲水性、抑菌率及手感;白度相对整理前略有下降;经过30次水洗后织物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仍能保持在79.1%。  相似文献   

9.
以脱乙酰度80%~95%的壳聚糖为原料,将其与2 膦酰基 1,2,4 丁烷三羧酸(PBTCA)进行反应,得到含磷壳聚糖衍生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FT 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含磷壳聚糖衍生物进行了表征。合成的含磷壳聚糖衍生物含有羧基,在焙烘的过程中可与棉织物以共价键结合。经壳聚糖、含磷壳聚糖衍生物整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都达到90%以上,其中含磷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性能优于壳聚糖。水洗30次之后,壳聚糖整理后的棉织物抗菌性能较差,而含磷壳聚糖衍生物整理后的棉织物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3.2%和80.1%。含磷壳聚糖衍生物对纯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质量浓度3 g/L, 焙烘温度140 ℃,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10.
季学海  黄劲旭  闫克路 《印染》2014,40(20):6-9,14
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和几种抗菌剂(AEM5700、SCJ-2000、GC-G018W)及β-环糊精,对纯棉织物进行免烫/抗菌复合功能整理,测试了整理前后织物的免烫/抗菌性能,筛选出抗菌性能较好的抗菌剂SCJ-2000,免烫/抗菌整理的二浴二步法优化工艺为:BTCA 80 g/L,100℃预烘1.5 min,160℃焙烘3 min;SCJ2000 70 g/L,100℃烘干交联1.5 min。经该工艺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达255°,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1.
周婷婷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学报》2011,32(12):98-102
为了实现涤纶织物的抗菌功能化改性目标,本文以自制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为还原剂制备纳米银,利用制得的纳米银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抗菌整理,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菌织物的纤维表面形态;测定了整理织物的抗菌效率、白度及耐洗性。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银平均粒径在20nm以内,稳定性能良好。当织物上银含量为125.412mg/kg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9.42%和99.27%;洗涤50次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仍保持在98.32%以上,整理效果的耐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纳米银多巴胺固体微球的乳液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类乳液在全涤珊瑚绒针织面料的长效抗菌整理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的共聚物Pluronic F-127作为还原剂和分散剂,负载纳米银离子,然后通过熔融喷涂,将负载纳米银离子的Pluronic F-127微球用石蜡保护起来,最后和多巴胺复配.配制成用于全涤珊瑚绒针织面料的抗菌整理乳液。实验结果表明,经这类纳米银多巴胺固体微球的乳液处理的全涤珊瑚绒针织面料具有优异的耐久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棉织物抗菌剂的种类、优点、抗菌机理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状况。讨论了各种抗菌剂应用于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测定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结果表明,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剂整理棉织物的抑菌率均可达90%以上,洗涤20次、50次后可分别达抗菌纺织品AA级、AAA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纺织品的多功能化整理,本文以棉织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通过微波法在织物中一步原位控制生成了纳米Ag-ZnO,研究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等。结果表明:HBP-NH2具有多重作用,能够同时与Ag+和Zn2+反应控制生成纳米Ag和纳米ZnO。利用不同浓度整理液整理棉织物,可以获得不同纳米Ag和纳米ZnO含量的棉织物。XRD、XPS和SEM分析表明纳米纳米Ag和纳米ZnO成功整理到棉织物中,粒径为30~120nm。纳米Ag-ZnO复合整理棉织物同时赋予了其优异的抗菌和抗紫外性能,整理后的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了99.99%。另外,复合整理还能改善纳米Ag整理对棉织物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植物多酚保健功能纺织品,通过单因素分析法,探讨pH值、温度、处理时间对茶多酚在棉织物上吸尽率的影响;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改性,分析改性剂浓度、碱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吸尽率的影响;测试茶多酚整理后棉织物的抗菌消臭性能。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棉织物的浸渍优化工艺为茶多酚6%(o. w.f),温度40℃,时间60min,浴比1:30,应用此工艺,茶多酚对棉织物的吸尽率为14.6%;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优化工艺为:改性剂质量浓度25 g/L,碱剂质量浓度6 g/L,温度70°C,时间90 min,浴比1:30,茶多酚应用此改性工艺处理的棉织物的吸尽率为48.8%。经阳离子改性和茶多酚二步法处理后,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为92.2% 和90%,再经铜后媒处理,棉织物的抑菌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消(氨)臭率分别达100% 和99.9%。  相似文献   

16.
载银硅丙乳液抗菌剂对棉针织物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双氨基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络合银离子,制得稳定的抗菌整理剂.该整理剂用于棉针织物抗菌整理可以获得优良的抗菌效果[抗菌剂用量为4%(owf)时,整理后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3%和99.0%,且耐洗性能较好],并能保持织物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17.
粘胶非织造布的PAMAM/Ag~+抗菌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青芳  冉建华  张传杰  刘云  朱平 《印染》2012,38(6):29-32
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为载体,硝酸银水溶液为抗菌剂,采用轧-烘-焙后整理工艺对粘胶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整理。优化的粘胶非织造布抗菌整理工艺为:PAMAM树状大分子3%,AgNO3水溶液2.0×10-3mol/L。整理后粘胶非织造布的抗菌耐久性优异,50次水洗后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达9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7%;断裂强力提高41%,断裂伸长率下降25%,白度下降18%左右。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衍生物及其纳米粒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德润  沈勇 《印染》2005,31(14):12-14
利用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及相应纳米粒对织物进行抗菌整理,研究整理织物的抗菌作用。结果显示,纳米材料整理后的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经壳聚糖衍生物整理的织物抑菌性能大于壳聚糖;试验研究使用不同交联剂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的结果表明,柠檬酸和酒石酸混和交联剂整理的织物抗菌效果强于单一柠檬酸交联剂。  相似文献   

19.
一浴法赋予棉织物抗菌、抗紫外的性能,满足人们对功能纺织品的需求。通过正交试验制备最佳工艺的芦荟提取液,以其作为封端剂及还原剂制备芦荟银掺杂纳米氧化锌。探讨硝酸锌浓度、硝酸银浓度、织物焙烘温度等因素对织物抗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衍射及热重分析等科学手段对织物进行表征。试验表明:芦荟提取液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超声时间1 min、超声频率60 Hz、间隔时间8 s。芦荟银掺杂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最佳制备条件如下:硝酸锌和硝酸银浓度均为0.08 mol/L、焙烘温度为140℃。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测试发现,织物表面纳米颗粒分散均匀,且其表面含有Ag、Zn元素,说明纳米复合材料成功地整理在织物表面。同时,X-衍射谱图分析证明,织物上存在纳米银及纳米氧化锌。经过功能整理,织物结晶度及热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