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夹套容器中内筒和夹套筒体间的间隙一般较小,对于夹套内压力较高或内筒长径比较大的容器,满足要求的加强圈的结构尺寸往往不足以布置在如此狭小的间隙内。针对此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强圈结构,该结构既降低了设备用材和制造运输成本,又节约了设备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螺旋导流圈的外压加强计算利用夹套结构换热的化工设备,为了强化夹套内流体的换热效果,有时在内筒与夹套之间设置螺旋形导流圈,如图1。因设备内筒体受夹套内流体外压力,内筒体在设计中应进行外压稳定性校核,而与内简体相焊的螺旋形导流圈无疑对内筒体具有外压加强作用。有时在设计这种换热结构时,为了减小内筒壁厚,如果使用内加强圈受到限制,而不得不采用外加强圈,  相似文献   

3.
聚合反应釜壳体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反应釜的优化设计为案例,对整体夹套容器设计提出优化方案并应用于实践。通过设计计算可知在设计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只有设置加强圈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壳体厚度。分析确定了加强圈的设置位置及间距,设计了满足要求的外压加强圈。为满足安装要求,对耳式支座的设置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4.
基于外压锥壳和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设计原理,给出了设置加强圈时锥壳段稳定性设计方法,并指出在进行加强圈惯性矩计算时,可通过将加强圈及其中心线至相邻加强圈中心线距离之半范围内的锥壳处理成当量圆筒,再按外压圆筒加强圈所需惯性矩设计方法进行计算。通过实例进一步对锥形夹套容器的加强结构设计及加强圈在锥壳上的布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张仁峰  姚炜 《辽宁化工》2006,35(1):56-58
外压设备的抗失稳能力(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壳体的几何尺寸,即直径、长度和壁厚,其中长度和直径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夹套内合理设置螺旋导流板,一方面为夹套内的流体导流,能更好地加热或冷却容器内的物料;另一方面容器筒体因外压计算长度减小而使计算壁厚减薄。  相似文献   

6.
李英博 《辽宁化工》2011,40(11):1197-1198
论述了带夹套容器中内筒及夹套设计参数的选取,对带夹套容器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受外压力的圆筒形容器,为免于周向压应力所引起的弹性不稳定性而使容器壳体压瘪,则可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使用均匀间隔的加强圈,以增加容器的刚度。对其加强圈的设计,一般是先规定加强圈的个数和间距而后订尺寸。本文探讨了如何选取加强圈之间的最合理的间距。其方法是:对设备进行最佳重量分析,并考虑实际结构的使用条件、工艺特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找出确定环向加强圈的最合理间距。文中列有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8.
夹套容器是压力容器制造中常见的一类容器,一般夹套容器需进行三次试压,即内筒组对焊接完毕后、夹套组焊完毕后和设备整体组焊完毕后。由于夹套容器特殊的结构,夹套内筒环缝不宜采用内坡口,且设备各管口在夹套组焊完毕前不宜开孔组对,这就导致夹套容器的试压不同于其他一般容器。本文分析了一种夹套容器实际制作过程中内筒环缝形式的选择,并对水压试验方法及顺序进行了优化,改进了此类容器的制作工序。  相似文献   

9.
为增强容器的刚性和稳定性而固定于容器的内侧或外侧的环状构件称为加强圈。在外压容器设计中,有无加强圈以及加强圈的大小、形状与圆筒临界失稳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有限单元分析法(FEM)为基础,应用ANSYS软件对加强圈对外压圆筒临界失稳压力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外压容器的设计计算当中,设置加强圈是十分常见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给出了一个快捷、简便、安全有效的计算方法,无需反复试算,一次即可确定合适的加强圈截面尺寸。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钢制外压容器加强圈的简化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公式推导、计算说明和计算举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原吸附干燥器存在结构较为复杂、材质浪费过大、内部盘管焊接接头容易泄漏、设备使用寿命短、使用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将其中的气体分布改为筛孔板结构、夹套与内筒之间巧妙增加加强圈等方面的改进设计,新的吸附干燥器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平稳、安全、可靠、高效,完全达到并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内筒需作热处理的夹套容器采取内筒和夹套之间添加环向和纵向垫板的结构,能减少返修带来的麻烦。  相似文献   

14.
董信宏  王莉芳  王凯 《化工机械》2006,33(2):111-113
通过设置加强圈的方法,开发了一种大容积夹套薄壁圆筒罐,并将其成功地应用到红霉素发酵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代优化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外压容器加强圈的工程设计和应用特点,通过选取设计变量,确定欲优化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内筒需作热处理的夹套容器采取内筒和夹套之间添加环向和纵向垫板的结构,能减少返修事业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张兢 《浙江化工》1994,25(3):36-39
本文是对大直径、大质量、薄壁容器卧式叠置加强圈的设计探讨。文章从力学建模、公式推导、强度计算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作较详细的介绍。采用这种设计既解决了叠加中的“扁踏”现象,又节约了工程投资和冷库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吴加福  胡孙达 《当代化工》2013,(5):645-646,662
综合叙述各种夹套和筒体连接结构形式、特点及其夹套强度设计,结构设计规律可寻,根据具体工艺要求及工况条件,就夹套容器设计结构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合理选择,夹套容器传热效率高,设备制造难度小,工期短,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  相似文献   

19.
应变强化会导致深冷容器内容器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容器的使用。为此,基于非线性有限单元法提出了强化后内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具有不同设计参数的内容器的应变强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筒体厚度对容器容积变化的影响主要源自于不同厚度板材力学性能的差异;无加强圈的容器的容积变化率与筒体长度呈正相关,含加强圈的容器的容积变化率与加强圈间距呈正相关;环向应变小于5.5%的应变强化容器的容积变化率一般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TLAB算法的外压容器环向加强圈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优化设计理论,以加强圈最小质量为目标、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外压容器环向加强圈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结构尺寸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实例和借助MATLAB寻优计算,得到了满足实际需要的最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