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国铁矿竖井延深的预留岩柱之拆除方法利国铁矿宋福昌在竖井延深工程中,一般预留井筒保护岩柱。井筒保护岩柱能把上部井筒的生产作业与下部井筒的延深作业隔开,对井筒的延深作业起安全保护作用。在井筒延深掘进施工完成后,保护岩柱必须快速、安全地拆除,以便贯通上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鸣山矿主、副立井筒淋水情况,采用了地面注浆堵水方案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消除了井筒淋水及其对管路和供电线路的影响,改善了井筒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治理富水松散地层煤矿斜井井筒渗漏水问题,保护地下水资源,消除井筒的安全隐患,开展了富水松散层煤矿斜井渗漏水特征分析、井筒渗漏水治理及加固技术研究,并进行了示范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矿区松散层厚、渗透系数大、富水性强,易出现井筒渗漏水现象,渗漏水位置大多位于井筒底板开裂处、底板与腰墙接茬处、拱部裂隙或孔隙;通过垂直钻孔或倾斜钻孔在斜井井筒四周构筑侧向截水帷幕,可将富水松散层的水与井筒隔离,切断二者的水力联系,减少井筒涌水、渗水量;壁后注浆可充分填充斜井井筒周围因涌水携砂而形成的空洞、空隙,使井筒周围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井筒受力均匀。骆驼山煤矿副斜井井筒富水松散层渗漏段治理结果显示:斜井井筒旋喷桩侧向帷幕截水效率高、效果好,井筒涌水量由治理前的31.2 m3/h降低至1.75 m3/h,较治理前减少了94.39%,井筒周围的地下水位抬升,降落漏斗基本消失,旋喷桩帷幕与壁后注浆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富水松散层煤矿斜井井筒渗漏水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近几年河南省开工准备的五对矿井,施工14个立井井筒检查钻孔情况进行了剖析。指出按规范要求施工的井筒检查钻孔所提供的资料,对井位的最终认定及井筒施工图设计质量起着保证作用,也是合理确定井筒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依据。文中提出对井筒检查钻孔施工中一些问题的建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笔者与姜本、陈明生等人合作的“井筒水文地质条件综合探测技术的研究”课题,经1998年丰城曲江井3个立井井筒的应用验证是成功的。1立项背景井筒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是决定井筒施工速度和成本的关键条件,而预先查明井筒水文地质条件,确保不穿水、不淹并,又是个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技术难题。按常规井筒施工前打井筒检查孔,而并检孔因其口径小,探测方法单一,误差大,难以预先查明对井筒施工影响最大的含水裂隙及其涌水量。如江西萍乡矿务局年产45万t的白源矿井,在1983~1987年就只按常规的共检孔资料进行立并非简施工…  相似文献   

6.
张明龙 《中国煤炭》1995,(12):53-55,58
提出了厚表土层井筒破裂机理,对井筒破裂的若干现象作了解释;简单介绍了预防井筒破裂的5种措施,并从其作用和井筒破裂机理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治理井筒破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林明远 《中国矿业》2005,14(10):63-65
根据井筒围岩特征和涌水特点,采取先进的注浆技术,对井筒涌水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建井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高井筒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压裂液和支撑剂从井筒进入主裂缝前,往往存在着很高的摩阻,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井筒和裂缝间的连通性差,它经常会造成提前脱砂,使压裂施工在裂缝长度、裂缝宽度等参数上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同时,在近井筒区域还可能有多条微裂缝产生。这种在近井筒区域出现高摩阻和多裂缝的现象被称为近井筒效应。近井筒效应已成为影响油田压裂措施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近井筒效应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近井摩阻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9.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良杉  张宇 《煤炭学报》2009,34(2):184-186
利用组合技术对KNN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预测.选取表土层厚度、底板含水层厚度、底板含水层水位速降、井筒外径、井壁厚度和井筒投入使用时间作为井筒破裂的特征属性,以工程实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基于组合技术的KNN预测模型,并使用测试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错误率很低.  相似文献   

10.
煤矿竖井井筒涌水量预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介绍了井筒涌水量预测工程实例,对井筒涌水量预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井筒涌水量预测精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