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河道治理工程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对河流治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探讨河流生态治理原则和工程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河道景观、水质修复治理和生态护安全等生态治理技术,力求满足人们对河道宜居环境、人文景观的亲水要求,为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防洪排涝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河道的功能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防洪,人们对河道的生态功能和城市景观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建设防洪、生态、景观型的河道势在必行。该文通过东莞市麻涌镇新基村项目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案例,简述现代河道整治在满足防洪安全的的基础上,采用了松木桩驳岸、水生态植物、城市绿道等工程措施,以适应河道的多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桃花地新村自嵌式挡土墙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简述其自身的特点,表明自嵌式挡土墙在经济效益、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浆砌石挡土墙,同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也达到最小.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辽宁省大石桥市淤泥河综合整治工程为实例,改变传统城市河流治理模式目标单一,仅能满足城市防洪和工程自身安全要求的特点,提出了"城市河流防洪目标应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同时兼顾城市河道景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水环境建设要求"的城市河流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能够维系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打造人水和谐的生态河道,符合现代化城市河流治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艳 《海河水利》2023,(4):45-47
大旱河流域大石桥市河道治理工程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在主河道上修建橡胶坝等挡水建筑物,在河道内形成水域景观。对橡胶坝工程设计、重力式浆砌石挡土墙设计、滚水坝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对城市河道防洪及生态景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桂金鹏 《江淮水利科技》2023,(6):26-29,35
为解决城市河道护岸治理中施工场地小、施工工期短、河道景观性差等问题,以广州某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为例,提出一种施工用地少、易施工的自嵌式可植生绿化生态挡墙,并对其构造、优点、施工工艺及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自嵌式生态挡墙结构稳定、地基适应性强,在满足河道防洪排涝要求的基础上能够与周边河道景观相协调,在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类似河道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面向生态功能的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杨冬君  刘菲  张祥菊 《人民长江》2010,41(11):85-88
为解决传统的人工护岸方式削弱河道生态服务功能的问题,采用面向生态修复的生态护岸采用土木工程和生态工程相结合技术,作为一种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新型护岸形式。介绍了自嵌式植生挡土墙的技术优势以及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的方法,并指出了国内部分已建自嵌式挡土墙出现失稳变形的原因。结合工程实例计算表明,翟港河自嵌式挡土墙整体设计稳定安全,能够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河流治理的快速发展对宜居环境和河道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型河流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依据各河段的治理情况和防洪标准要求,从河段形式、护岸功能及适用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自然型、工程生态型和原生态型中小河流治理的技术要点。此类护岸不仅可改善水环境和河流水质状况,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人文景观的近水和亲水要求,而且能够达到防洪排涝设计标准,保障城市可持续安全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生态河道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自嵌式景观挡土墙是支挡结构中最新型的一种.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自嵌式挡墙施工技术规范与标准.该文结合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在广州市海珠区调水补水工程河涌连通段中的实践,指出施工工艺的关键,从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2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期,可供类似的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怀山 《山西水利》2008,24(5):46-47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稷山县城西河道侵占和设障现象时有发生,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屡禁不止,河道原有的防洪和灌溉功能逐渐消失,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把行洪河道治理工程作为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载体,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恢复和提高河道的综合功能,还河流以生机,赋予河流新的文化内涵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小河流治理结合城镇化发展成为防洪治理重要方向。因人类历史发展、上游建设水库、近年来雨水偏少等原因,北方地区中小河流下游河道往往断流,河道多被侵占或束窄。随着城镇化发展,中小河流河道治理项目增多,河道宽度的选择就成了防洪设计的难题。采用河相关系式确定防洪治理河道宽度,以满足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2.
自嵌式景观挡土墙与传统浆砌石块挡土墙和混凝土挡土墙相比更多地考虑了景观视觉、力学性能、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种新型的挡土建筑结构。文中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自嵌式景观挡土墙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荟颖 《人民长江》2012,43(18):65-68
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日益凸显。以重庆市巫山县某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为例,阐述了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和主要措施,即依据河段的发展现状及河道自身特点,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恢复天然河道功能;以工程护岸、自然护岸和疏浚为主要措施。通过采取路肩式重力挡墙、格宾网护坡、水生植物护岸等技术手段,使河道得到了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由南京优凝舒布洛克公司研发的自嵌式景观挡土墙具有施工方便快捷、工程成本低、生态环保、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等优点.目前已在城市河道整治和水库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力度逐渐加大.这为自嵌式挡土墙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湖南省韶山市韶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概述了有关山区河道生态修复和治理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以便为山区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借鉴。设计克服山区河道地形复杂、口宽不一、地形落差大、洪枯水位变化大、水流较急等难点,提出防洪设计与生态修复设计紧密结合,保持河流平面形态自然蜿蜒,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功能,满足“安全、自然、生态”三位一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从水文化、景观、管理、安全以及水生态的角度探讨了城市河道水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堤坡设计、河道与生态系统修复的生态治理方案;为完成城市河道治理和实现生态系统修复引入生态群落净化与水生植物吸附作用,通过仿真模拟河道环境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拟定的生态治理设计方案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环境,可为城市河流治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带来的破坏影响,除了加强河道治理以外,还应从外部环境入手,推动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在防洪工程中加强扶壁式防洪墙的应用,充分利用该建筑装置的防洪功能,为城市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防洪屏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文章首先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扶壁式防洪墙在某河道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进行扶壁式防洪墙设计,才能更好地满足防洪要求。最后分析了扶壁式防洪墙本身在使用上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新型的防洪墙应用案例,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扶壁式防洪墙的缺陷,提升城市防洪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自嵌式植生挡土墙在水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重力式挡墙护岸工程费用高、维修频繁、破坏生态、影响景观等缺点,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技术无需砂浆,直接干垒,本身结构可以为水生动植物生长提供空间,利用植物修复和生态护岸技术达到对水质的净化,既满足挡墙的要求,又在景观、环保及河道防污、治污、防洪等综合效果方面具有优势。文中对这种挡土墙的特点和在水环境中的应用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传统重力式挡墙护岸工程费用高、维修频繁、破坏生态、影响景观等缺点.自嵌式植生挡土墙技术无需砂浆,直接干垒结构可以为水生动植物生长提供空间.利用植物修复和生态护岸技术达到对水质的净化,既满足挡墙的要求,又在景观、环保及河道防污、治污、防洪等综合效果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海绵城市建设与河道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流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各项技术措施发挥系统综合效益的重要基础。论文简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其河流治理目标,提出城市河流治理中多目标体系、防洪排涝安全、河湖水系连通、河湖生态修复等关键内容,并结合上海崇明陈家镇河道设计案例分析,阐述城市河流水系综合治理的设计思路、方法及技术方案,为城市河道治理建设,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