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甘宁盆地是一个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和中生界侏罗系是其两套主要的含煤层系。石炭—二叠系煤层镜质组含量高,热变质程度较高,含气量大,煤层气资源量为68×1012m3,有利勘探部位主要位于盆地东缘和西缘;侏罗系煤层镜质组含量较低,热变质程度低,含气量相对较小,煤层气资源量为42×1012m3,有利勘探目标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指出了上述两套层系的6个勘探目标,其中侏罗系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为:正宁地区、乌审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为:吴堡—永和地区、韩城地区、银洞子地区、横山堡地区。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探明程度相对较低。纵向层系上,二叠系和侏罗系天然气资源量占盆地总资源量的93%;横向分区上,西北缘和南缘天然气资源量占盆地总资源量的75.3%。研究表明:盆地天然气的分布和丰度主要受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控制;生物成因和深源成因天然气显示活跃,分布广泛;天然气类型及气藏分布基本受盆地不同时代两大生烃区的控制;盆地腹部高压/超压可能造成油气演化滞后,使理论预测与实际勘探不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天然气的勘探方向和目标区进行了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侏罗系煤系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正成为未来一大勘探领域。准噶尔盆地作为西部最大含煤盆地,广泛发育侏罗系煤系,致密砂岩气勘探前景良好。盆地腹部中下侏罗统煤系致密砂岩气气源岩为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与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形成自生自储成藏组合,具深盆气特征,主要分布于埋深4 500~6 000m深度范围。煤系烃源岩与砂岩储集层多呈“上下”或“三明治”组合形式,表现出典型致密砂岩气藏储集砂体致密、普遍异常高压、气水关系复杂、产能较低、准连续规模分布特点。初步估算盆地侏罗系煤系致密砂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3 630~11 740)×108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6 140~5 280)×108m3;腹部侏罗系煤系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主要勘探方向为围绕中央凸起带的(莫索湾—白家海凸起)南北两翼与构造结合部,以及西部车排子凸起南部倾没端、东部北三台凸起西南倾没端;有利勘探目标区为莫索湾凸起南翼、白家海凸起南翼、莫索湾—莫北凸起结合部东侧、莫索湾—白家海凸起结合部、车排子凸起沙门子鼻隆及北三台西泉鼻隆,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应为主要勘探目的层。  相似文献   

4.
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宏观和微观特征的研究指出,盆地煤层气资源量十分丰富,但有效勘探深度范围内的资源量相对有限。优选出沙南-沙帐、梧桐窝子地区作为煤层气重点勘探区块,主要目的层系均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沙南-沙帐区块目的层可加深到八道湾组。其煤层气成藏条件好,含气性较高,且埋深适中,地下构造和地表条件较简单,适宜进行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对南黄海盆地海相中、古生界烃源条件和后期保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盆地模拟手段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海相地层烃源岩的排烃史进行了模拟,计算了海相地层油气资源量,从而进行了海相油气资源潜力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海相上构造层和下构造层两套含油气系统成藏条件的研究,预测了盆地内海相油气资源的有利运聚区,进而指出南黄海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的有利区,为下一步南黄海盆地的勘探部署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南黄海盆地海相下构造层和海相上构造层栖霞组、龙潭组—大隆组烃源岩推测为好的烃源岩,海相上构造层青龙组烃源岩推测为中等—好的烃源岩;盆地海相地层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油气资源总量为35.37×108t,且在纵向上,油气资源主要来自海相下构造层烃源岩系,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南部坳陷;盆地海相地层存在两类油气资源勘探有利区,其中,最有利区位于中部隆起区南部、南部坳陷区和勿南沙隆起区北部。  相似文献   

6.
北卡那封盆地是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主要的富油气盆地之一,基于盆地最新的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成藏要素分析,研究了盆地的含油气系统和油气分布特征。通过细化资源评价单元,采用分段油藏规模序列法为主、多种方法相结合确定评价参数。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盆地各评价单元的资源规模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盆地的资源潜力和未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盆地发育侏罗系Dingo组-侏罗系/白垩系和三叠系Locker/Mungaroo组-三叠系2套含油气系统,油气分布规律整体表现为“断陷富油,隆(凸)起富气”的特征。资源评价结果表明,北卡那封盆地待发现油气资源潜力较大,其中待发现可采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资源量分别为1 560 MMbbl、34 978 Bcf和3 497 MMbbl。综合分析认为,北卡那封盆地勘探前景较好,埃克斯茅斯隆起西南部是盆地下步天然气勘探的最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勘探不断深入,勘探目标向中深层和致密气藏拓展,需要对鄂尔多斯盆地的资源现状、类型和数量进行全新的认知。分析了盆地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建立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和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明确了天然气富集规律。同时,为了满足精细勘探的需求,在 “层区带” 划分的基础上,优选和细化评价参数,采用小面元容积法、EUR类比法等6种方法,评价盆地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5.68×1012m3,剩余地质资源量为8.79×1012m3。其中,常规气剩余地质资源量为1.67×1012m3,非常规气剩余地质资源量为7.12×1012m3。预测了剩余资源层系及地区分布规律,分层次优选了有利勘探目标区带。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大型煤层气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目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是世界十大聚煤盆地之一,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煤系分布面积达24×104km2,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该盆地东部石炭二叠系的山西组和太原组含煤面积为3.3×104km2,煤层气远景资源量约2.4×1012m3,具有形成大型煤层气气田的有利条件。根据该区大量热模拟资料,其煤层生成的气量远超过自身吸附能力;煤中气孔特别发育且次生构造张裂隙发育,煤层储集物性好;煤层顶、底板均为稳定分布且厚而致密的灰岩、泥岩,多处于承压水封闭区,区域性封盖条件好。参考国外煤层气勘探选区标准,认为该区的中部地区(绥德—吴堡)是煤层气勘探最有利目标区。在绥德—吴堡地区完成的煤层气资料评价井(吴试1井)钻探证实,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有望发现大型煤层气气田。图3(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9.
本文优选了辽北、辽西2个目标区进行勘探前景探讨。辽北地区中、下侏罗统发育夹煤层暗色泥岩,烃源岩地化指标较为优质,邻区突泉盆地于侏罗系获得突破,初步认为辽北新区于侏罗系具有一定勘探潜力。金羊盆地下侏罗统北票组发育厚层暗色泥岩,地化指标优质,邻区探井及凹陷边部浅孔均见油气显示,证实北票组具有较大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宁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炭-二叠含煤层系的主要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约为1.8×1012m3。通过研究该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主力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层吸附性、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得出了以下结论:大宁地区煤层气成藏控气条件有利,具有煤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煤储层孔裂隙发育、含气量高,煤层吸附饱和度高、顶底板封盖性能好、水动力条件优越等特点,是中煤阶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