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聚乙二醇(PEG)/磷酸二氢钠(NaH2PO4)双水相萃取技术对鲍鱼内脏中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萃取分离。分别考察PEG分子量、PEG、NaH2PO4的质量分数、双水相体系的pH、样品加入量及超声波辅助方法对下相总酶活、纯化倍数及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12% PEG4000+15% NaH2PO4双水相组成对粗酶液有最佳萃取效果,目标酶富集于下(盐)相,酶活为1.45 U,萃取率为0.991,分配系数为104,纯化倍数为4.4;该体系自然状态下的pH萃取效果最佳,最大处理量为体系总质量的20%,体系所有组分混匀后超声波180 W处理5 min辅助处理,能略微提高萃取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鲍鱼内脏多糖的双水相盐析萃取—酶解法的提取工艺,并对多糖组成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双水相盐析萃取,木瓜蛋白酶酶解醇沉后获得粗多糖。考察鲍鱼内脏干粉的加入量和酶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鲍鱼内脏多糖双水相盐析萃取的最适条件为:乙醇30%(V:V)、碳酸钠12%(m:V)和鲍鱼内脏冻干粉加入量7 g/100 mL,酶解最适用酶为木瓜蛋白酶。在此条件下,鲍鱼内脏多糖得率为3.76%。结论经液相色谱分析,该多糖由甘露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组成,其质量比为3.54:2.41:14.75:1.00:1.25:6.79:84.04:7.79:3.38:10.83。  相似文献   

3.
以皱纹盘鲍内脏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破碎辅助提取其中的β-葡萄糖苷酶,探讨一定量的预处理液体积下,不同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后的浸提时间对鲍鱼内脏中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硫酸铵([NH_4)_2SO_4]双水相系统对最优超声条件下提取的粗酶液进行萃取分离,确定最佳的双水相系统。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提取有显著性影响,超声时间则影响不显著,而超声后的浸提时间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当预处理液为10 mL时,超声功率为180 W,超声时间为20 min,超声后浸提时间为1 h为最优超声提取的工艺条件;当双水相体系的质量组成为10%的聚乙二醇1000、16%的(NH_4)_2SO_4、pH值为自然(pH≈5)的状态下萃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皱纹盘鲍内脏中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技术,以及pH、温度及金属离子和某些抑制剂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硫酸铵分级盐析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选取30%饱和度的硫酸铵初步盐析除杂,8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能使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的初步纯化效果最佳;经SDS-PAGE分析,透析后的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纯度较高,分子量约为54.0~76.0 k Da;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3.5,在小于50℃、pH 3.0~6.0下均能保持稳定;Zn~(2+)、Cu~(2+)和Ag+对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Na~+、K~+、Mg~(2+)、Ca~(2+)和Fe~(2+)对酶活性影响不明显;Ba~(2+)、EDTA和Mn~(2+)对酶活均有激活作用,其中,Mn~(2+)激活作用最强。以p-NPG为底物,β-葡萄糖苷酶动力学常数Km为4.66 mmol/L,Vmax为3.79 U/L。  相似文献   

5.
研究超声辅助有机溶剂/糖双水相体系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对其抗糖基化作用进行分析,在确定萃取体系为叔丁醇/麦芽糖双水相体系基础上,以螺旋藻粉末加入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自变量,β-胡萝卜素得率为因变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萃取条件。采用赖氨酸-乳糖模拟体系评价萃取后β-胡萝卜素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3.4 g叔丁醇/2.4 g麦芽糖体系中,螺旋藻粉末加入量为0.05 g,补足水分至10 g,在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5 min条件下,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萃取得率为3.19 mg/g,在浓度为50~450 μg/mL范围内,其对模拟体系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最高抑制率为47.28%,可为新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抑制剂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β-葡萄糖苷酶参与生物体的糖代谢,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β-葡萄糖苷酶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到冻干保护剂最佳配方为乳糖6%、蔗糖7%、海藻糖7%,甘露醇2%。在此条件下,经过真空冷冻干燥,β-葡萄糖苷酶的残余酶活可达80.25%。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从罗汉果内生菌中筛选高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I)的菌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进一步用有机溶剂萃取发酵液后进行活性部位追踪。结果表明,从罗汉果内生菌中筛选出一株高产α-GI的菌株,编号为PD-14,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产α-GI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7,装液量100 mL/250 mL,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30 ℃,接种量7%。此优化条件下,菌株PD-14发酵原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达到91.05%,是优化前的1.5倍。α-GI为胞外产物,萃取后筛选到活性部位为正丁醇相和水相,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77.61%和76.70%。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明日叶不同极性部位的活性,将明日叶粗提取物过HPD-600大孔树脂,收集50%乙醇洗脱物。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50%洗脱物进行液—液萃取,将50%洗脱物分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三个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测定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研究各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黄酮含量以及总多酚含量高于其他溶剂相,且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明日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以鲍鱼内脏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油脂。根据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萃取时间对油脂萃取率影响的结果,运用SAS 9.2统计学软件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鲍鱼内脏油脂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1.2 MPa、萃取温度42.3 ℃、静态萃取时间9.4 min。在该条件下的实际萃取率为75.23%。将获得的油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结果发现,萃取鲍鱼内脏油脂中共有39 种不同碳链长度和双键数目的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9 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22 种。  相似文献   

10.
双水相萃取法分离纯化α-淀粉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双水相萃取法分离纯化α-淀粉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EG分子量、PEG浓度和(NH4)2SO4浓度对α-淀粉酶的分配系数、酶活回收率和相体积比的影响。实验表明,由PEG40021%~22%(W/W)和(NH4)2SO414%~17%(W/W)所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室温下对α-淀粉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94.84%,分配系数可达17.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