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氢杨梅素属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是藤茶中主要的功能活性物质。现有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二氢杨梅素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糖血脂、抗癌、解酒保肝与抗菌等多种生理活性,可作为潜在的药物或营养剂。本文讨论了近年来关于二氢杨梅素调节糖脂代谢的生理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期为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芹菜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水果、豆类和茶叶中。芹菜素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本文主要从抗氧化、抗炎两方面阐述和探讨芹菜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改善作用,为芹菜素在此类疾病中的潜在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柑橘类黄酮是人类膳食黄酮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脂质代谢、抗癌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较低等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柑橘类黄酮发挥各类生物学功效的作用机理,以及包括环糊精包埋、酶处理、脂质体运载体系和乳液运载体系构建等提高生物利用度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柑橘类黄酮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以期为相关保健品及辅助治疗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沙棘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为黄酮类物质,是优质的黄酮来源。本文归纳整理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沙棘黄酮类物质提取纯化方法的原理及特点、结构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沙棘黄酮类物质的代谢特征,并从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角度阐述了沙棘黄酮抗病毒、抗炎、保护肝脏、改善肥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机制。总结发现沙棘黄酮虽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其低生物利用度与生理功效之间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应关注沙棘黄酮的功能机理和应用研究,以促进沙棘黄酮的开发利用和沙棘的精深加工。  相似文献   

5.
杨梅素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多项研究表明杨梅素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菌和镇痛等药理活性。本文对近年有关杨梅素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杨梅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世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然而,目前缺乏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药物,膳食营养干预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干预手段之一。植源肽通过诸多途径在人类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抗氧化、抗炎、保护神经系统等。本文综述植源肽对啮齿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并展望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应用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芝麻素是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从芝麻籽中分离出来,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抗凋亡、减少Aβ聚集、抗兴奋性毒性、促进多巴胺生成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在动物及细胞水平上有效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创伤性脑损伤、抑郁焦虑、脑缺血损伤及其它神经精神疾病。本文对芝麻素体内外实验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芝麻素相关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缪福俊 《中国油脂》2021,46(6):85-88
核桃油具有良好的脂肪酸组成(亚麻酸与亚油酸的比例接近1∶ 4),并富含生育酚、甾醇、磷脂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营养价值。核桃油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了核桃油的生物活性,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郭雪琦  吴涛  刘锐  张民 《食品科学》2016,37(23):267-272
长期摄入高脂膳食极易使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出现炎症,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疾病的患病风险。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水溶性色素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肥胖、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成为防治慢性代谢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花色苷干预高脂膳食诱导肥胖的作用效果与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花色苷在膳食防治慢性代谢疾病中的应用与天然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是一种由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适量蛋白质及营养素组成的配方饮食。传统上KD主要用于癫痫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D对神经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KD不仅在Dravet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和葡萄糖载体蛋白Ⅰ型缺陷综合征等有较好的疗效,对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创伤性颅脑损伤及脑胶质瘤等也具有明显的改善症状的作用。KD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的神经保护机制包括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细胞凋亡、维持能量供应、调节去乙酰化酶活性等。本文综述了KD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植物界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物质,并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辅助功能。鞣花酸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水果与坚果中的天然多酚二内酯,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菌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并在癌症治疗和疾病预防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鞣花酸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其在人类疾病、肿瘤治疗以及生产生活中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文对鞣花酸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以及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后续鞣花酸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萝卜硫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效果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原因复杂,但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都与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萝卜硫素在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概述了萝卜硫素的来源、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途径,综述了萝卜硫素在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总结了近年来萝卜硫素在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谱系障碍、脑卒中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讨论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刘丹  郭欢  吴笛  甘人友 《食品与机械》2022,(11):217-224
综述了近5年来柑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新技术,主要包括低共熔溶剂提取法、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磁性分子印迹选择性提取法等环保高效的提取技术,并对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癌、肠道保护、心血管保护、肝脏保护和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及其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对柑橘黄酮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二氢杨梅素-铁螯合产物的抗氧化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氢杨梅素抗氧化活性优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螯合金属离子,从而消除其对自由基氧化的催化作用。本文测定二氢杨梅素—铁螯合物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活性,通过与原物质活性的比较,发现此制备过程对其抗氧化活性影响很小,认为此螯合产物作为铁强化因子在油脂体系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的成员。JNK信号传导途径由一系列激酶调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神经元功能和应激反应等生理功能的调控,介导多种疾病的发生。植物膳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管渗透等能力,可以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对JNK相关的疾病产生显著的干预效果。本文介绍了植物黄酮通过调控JNK通路干预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虫草素是我国传统医药冬虫夏草和蛹虫草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肺部、肾脏和胃部等疾病,又可用作营养补充剂。随着研究的深入,虫草素的药理作用逐渐被挖掘出来,其作用机制也是逐渐清晰。本文整理了近年来关于虫草素的抗肿瘤、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与调节等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并加以总结。为后续更加深入地研究虫草素的药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油用、药用作物,种仁广泛用于开发生物柴油。对废弃果壳的综合利用可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总结了文冠果壳的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文冠果壳中主要含有黄酮、皂苷、香豆素、甾醇、脂肪酸等物质。其中,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毒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皂苷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减肥、美容、改善记忆能力等作用。因此,对文冠果壳化学成分的研究有药用价值。此外还就更合理的利用文冠果壳资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熊果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调血脂、抗炎、抗癌、抗氧化、保护心脏、肝脏、抗骨骼肌萎缩、抗病毒等。熊果酸众多的生物功能使其成为新的预防及治疗多种疾病有前途的候选物。另外,我国有丰富的植物中医药资源,熊果酸可以从许多常见植物中获得,比如沙棘、薰衣草、苹果的果皮等。熊果酸及其合成衍生物也涉及一系列与疾病预防相关的领域。因此,探讨熊果酸的功能性作用对应用于临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熊果酸的功能性作用及相关机制从而为治疗及预防其他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柑橘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的多酚类物质中占比最多的一类,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如抗氧化、抗癌、抗炎抑菌、抗衰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作用.本综述介绍了柑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包括溶剂浸提、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辅助、酶法在内的多种有效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所具有的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酚酸的抗氧化、抗炎、抗癌、保护神经、保护心血管、抗糖尿病等多种功能,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旨在为酚酸生物活性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