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邯郸市重点围绕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节约、保护"开展工作,努力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开发水,构建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一是引黄。在遵照全省引黄工作统一安排下,我市根据周边区域水系和工  相似文献   

2.
<正>冀南初冬风寒,黄河水暖邯郸。11月23日,随着河北省魏县第六店村西穿卫引黄闸门缓缓提起,滚滚黄河水由此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苏堤村进入河北省邯郸市,开始滋润邯郸市80万亩农田,受益人口达80万人。"引黄入邯工程顺利建成通水,打通了我省引黄入冀的又一通道,标志着我省实施大范围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构想正在实现。"河北省副省长张和在引黄入邯通水仪式上如是说。引  相似文献   

3.
申志海 《河北水利》2013,(12):14-15
邯郸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8.9mm.水资源总量16.7亿m3.人均占有量192m3,仅为全省、全国平均值的62%、9%.资源性缺水是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邯郸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做好水资源利用、引蓄、保护这一“兴水文章”.建成了生态水网工程.开辟新的调水通道增加外调水能力.在水源引蓄和利用上取得明显成效。为从根本上解决邯郸水的“内忧外患”.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定了水利发展近期战略规划概要.描绘了水利发展的蓝图,明确囊括“养水、蓄水、引水、用水、护水”的九大工程建设.为提升水源的科学引蓄和高效利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鸿 《河北水利》2011,(11):47-47
多年来.在省引黄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在沿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管理监测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引黄入冀”工程发挥良好作用.有力缓解了我省中南部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但是.在引黄输水过程中.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现象.直接影响到引黄输水的正常调度.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引黄输水正常秩序.保障引黄工程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河北水利》2012,(8):16-16
2011年以来.邯郸市水务局在中央1号文件、中央和省市水利工作会议的激励下.按照全省引黄入冀、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作部署.大力建设引黄、引江、引漳、引卫等骨干供水工程,整治河、渠、湖、库、洼淀等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6.
刘鑫 《河北水利》2011,(11):34-34
自1994年河北省引黄总干渠投入输水运行至今.引黄人冀、济津、补淀累计引输黄河水55.11亿m3(刘口水量),引黄输水为缓解邢台、衡水、沧州3市水资源紧缺状况和“华北明珠”白洋淀干淀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1994年正式引黄入冀以来,引黄济冀(津)调水多是安排在冬季进行.冬季调水常见的现象是河道因结冰而使流速减缓,流量降低.影响过水能力.甚至河道被冰塞堵塞.  相似文献   

7.
1引言2001年7月23日,山西省省委书记田成平视察万家寨引黄工程后,对引黄工程的运营和汾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做了重要指示,即“要以引黄工程向太原供水为契机,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新机制”.11月24日,在引黄工程胜利实现总干线、南干线各泵站首台机组试通水之际,田书记再次亲临引黄工地,又一次提到汾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仅要把引黄工程建设好,同样也要把引黄水及沿线流域水资源管理好,服务于经济建设,造福于山西人民.田书记这一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思想,站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张俊华  李斌 《人民黄河》2006,28(11):35-36
淄博市是一博经济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但水资源短缺一直是该市可持续发展的晕要制约因素。黄河是该市惟一的客水资源,因此“引黄济淄”成为该市解决水问题的重要举措。“引黄济淄”一期工程2001年竣工通水,有效地缓解了淄博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随着该市的发展和用水量的增加,现有25万t/d的供水规模将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迫切需要尽快对“引黄济淄”二期工程进行决策建设。  相似文献   

9.
邯郸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水环境的恶化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转变传统水利建设观念,实现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成为邯郸市水利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宗同娟 《河北水利》2011,(11):41-41
“引黄入冀”工程是为尽快缓解河北省东南部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的民生工程.1991年国家农业开发办公室和水利部决定实施的华北地区跨流域、跨省大型调水工程。引黄人冀总干渠工程包括3部分.即山东省境内工程、立交穿卫工程和河北省境内工程。渠首引黄设计流量80m3/s.穿卫运河采用立交型式.穿越徒骇、马颊河也采用渡槽立交。山东...  相似文献   

11.
杨亲兰 《山西水利》2006,22(6):59-60
通过对运城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西南引黄,东南拦蓄,汾河、涑水两河谷地与峨眉台地调水、节水,吕梁、中条两翼开发保护结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及方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资源短缺,加强管理对于邯郸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邯郸市水资源现状与主要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研究了邯郸市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指出邯郸市水资源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流域管理为主,计划用水与水费管理、水权交易相结合。并对邯郸市水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分区探讨,初步提出了西部山区蓄引提综合利用、中部平原井渠结合与东部平原地下微咸水利用三种基本模式。指出山区蓄引提综合利用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充分利用水资源;井渠结合模式的特点是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井渠结合,井灌井排,提高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微咸水利用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挖掘浅层地下水潜力,咸淡水轮灌或浑灌。从而为邯郸市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邯郸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水环境的恶化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转变传统水利建设观念,实现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成为邯郸市水利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对黄河下游河道治理中水资源调度管理、泥沙处理与利用、“二级悬河”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水资源的管理应从加强水量调度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黄河可调控水量等方面入手;泥沙处理与利用应从在黄河滩区及两岸低洼地实施引黄(洪)放淤、积极尝试借助引黄涵闸实施引黄放淤、借助调水调沙实施重点河段的疏浚治理等方面入手;“二级悬河”的治理应从上游拦沙与下游处理泥沙结合、破除生产堤、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引黄受水区位于海河南系平原黑龙港及运东地区.总面积约3万km2.区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6.9l亿m3.人均水资源量160m3.仅为全省平均值的1/2和全国平均值的1/15。属于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目前,引黄入冀引调水路线单一覆盖范围小.而且没有引黄专用通道.引水时间与灌溉时间不匹配.引黄水价相对较高。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在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邯郸市承担了6.5亿斤的增收任务。着眼国家粮食安全,邯郸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吨粮市”的目标:到2012年,夏秋两季作物平均亩产达到lt。“吨粮市”建设离不开农田水利的支撑和保障。邯郸市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7.
王洪业 《河北水利》2003,(10):19-19,21
“引黄济冀”工程全程300余km,是将黄河水经山东省聊城位山三干渠引至临清,穿卫运河入河北省邢台、衡水至沧州泊头市境内进入南运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自1993年冬“引黄”开始,10年来沧州市共引黄河水12亿m3,缓解了沧州市水资源紧缺的燃眉之急,为沧州工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近年天津市出现水危机,引黄工程3次为天津市调水达12亿m3。  相似文献   

18.
浅谈青岛二期引黄与大沽河下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青岛市中长期供水不足问题,在搞好二期引黄济青工程的同时,应重视境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控制运用和特殊干旱缺水的应变能力。位于青岛境内的大沽河下游水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6.621亿m3,地下水蓄量为2000万m3。本文根据大沽河下游自然环境和水文特征,结合二期引黄济青工程,从充分利用境内水资源,防止海水污染,保护环境出发,提出了开发利用大沽河下游水资源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河北省邯郸市1980~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详细分析了邯郸市不同水源供水量、不同行业用水量、主要用水指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列举了由于超量开发利用水资源而导致的水环境破坏问题,总结出邯郸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水环境破坏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20.
简述德州市引黄供水现状及引黄供水效益。分析德州市水资源现状及用水需求以及引黄供水存在问题,并提出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引黄供需管理机制、优化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加大渠首工程投资力度、实行灌区统一管理、及时开展渠道清淤等建议,以期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