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了H13钢退火组织中链状碳化物的分布特点,对H13钢进行不同工艺的固溶处理+球化等温退火,研究了固溶处理对H13钢链状碳化物的溶解情况及退火组织均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溶处理可明显改善H13钢退火组织中的碳化物偏析,消除链状碳化物,提高碳化物的球化率及分布均匀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固溶温度升高,退火组织越均匀。经1050℃固溶处理后,H13钢退火组织达到NADCA#207-2003标准中的AS6级,球化效果良好,获得了碳化物弥散均匀的粒状珠光体组织。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分析了经真空感应+真空自耗冶炼的GH141合金自耗锭的铸态组织及凝固偏析特性,并研究了均匀化处理温度和时间对GH141合金微观组织、析出相、元素偏析情况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GH141合金铸锭存在明显枝晶偏析,Ti、Mo偏聚于枝晶间,Al、Co、Cr偏聚于枝晶干;枝晶间主要析出相为MC和M6C+M23C6碳化物。在均匀化过程中,随着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枝晶组织消除、碳化物回溶、偏析元素逐渐扩散均匀;经1190 ℃×48 h均匀化处理后,合金成分基本均匀,大部分碳化物已回溶。  相似文献   

3.
正3.3 高碳铬轴承钢的球化退火及组织均匀性的提高我们在上文中已经十分明确的指出,高碳铬轴承钢中碳化物的均匀度应包括该钢于球化退火后在以铁素体为基体的组织中碳化物颗粒(Fe,Cr)3C的大小和均匀分布,这种组织均匀性优良的热处理预组织的获得将是本节重点讲述的内容。3.3.1 高碳铬轴承钢中合金渗碳体和钢中的铬关于钢中Fe3C渗碳体的晶体结构,Fe3C晶胞中Fe、C原子的排列,金属学教材早就十分明确阐明[104]。后来我们又多次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传统退火和固溶+高温回火球化预热处理对GCr15轴承钢碳化物及最终淬火+低温回火态轴承钢屈服强度、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传统退火工艺处理的GCr15钢试样碳化物更为圆整,固溶+回火工艺处理的GCr15钢试样碳化物更为细小,随着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增加,固溶+回火处理的GCr15钢试样组织中碳化物的尺寸逐渐增大,越来越均匀。经最终840℃×30 min油淬+180℃×2 h回火处理后,预处理工艺固溶+720℃×2 h回火的试样硬度为64.2 HRC,屈服强度为1843 MPa,与传统球化退火处理试样相比,分别提高了4.6%和11.8%。  相似文献   

5.
利用XRD,SEM,EDX等手段分析了均匀化退火对Nd12.2Fe63.8Co17.4Ga0.5Zr0.1B6合金铸锭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均匀化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氢化-歧化-脱氢-再化合(HDDR)粘结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均匀化退火消除了Nd12.2Fe63.8Co17.4Ga0.5Zr0.1B6合金铸锭中的偏析相和α-Fe枝晶;对该合金进行(1100~1150) ℃×10 h、随炉冷却的均匀化退火处理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α-Fe不断减少,在1150 ℃下对该合金进行长时间(20 h)的均匀化退火处理后,其α-Fe的含量逐渐增多;经过1150 ℃×10 h、随炉冷却的均匀化退火热处理后,Nd12.2Fe63.8Co17.4Ga0.5Zr0.1B6合金铸锭中的α-Fe显著减少,HDDR磁粉的晶粒尺寸均匀且形状规则,其粘结磁体获得了最佳磁性能:Br=0.6309 T, Hcj=676.2 kA/m,(BH)max=55.6 kJ/m3.  相似文献   

6.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究了65Mn钢冷轧带球化退火后的开平矫直过程脆断行为。结果表明:65Mn冷轧板730℃球化退火10~12 h后组织没有完全球化,具有粗大渗碳体片层结构的珠光体团。开平矫直过程中粗大的渗碳体板条受轧制力发生断裂或破碎。连铸坯粗大枝晶引起局部C、Mn元素偏析,贫C、贫Mn区珠光体相变温度升高,导致高于正常相变温度形成片层结构异常粗大的珠光体。将钢液过热度调低20℃,中间包钢水温度控制在1500~1510℃,能有效抑制粗大树枝晶的形成,避免此类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对在实验室熔铸的7085铝合金的铸态组织、均匀化退火组织、固溶处理后的组织、固溶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取430℃×12 h+475℃×24 h的双级均匀化退火处理能够完全消除枝晶偏析,Zn原子完全溶解到基体中;在470℃固溶处理时,除少部分粗大第二相外,大部分第二相均回溶到基体中,固溶效果最好; 470℃×120 min固溶+120℃×24 h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为541 MPa、592 MPa、13. 85%,断口形貌为以穿晶断裂为主的混合型断裂。  相似文献   

8.
对比了Cu-15Ni-8Sn合金铸态、均匀化退火态(850℃×8 h)、锻造态、固溶态(840℃×1 h)和时效态(400℃×6 h)的硬度、强度和伸长率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工艺状态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组织为发达的树枝晶;经均匀化退火后,枝晶组织消失,层片状组织完全溶于铜基体;均匀化退火态合金经锻造后,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平均晶粒尺寸从58.78μm减小到4.22μm,抗拉强度由395.39 MPa提高到659.50 MPa,细晶强化为主要强化机制;固溶态合金由于溶质原子的充分固溶,伸长率大幅提升到46.7%;进一步经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提高到802.50 MPa。  相似文献   

9.
以半连铸连轧加工Al-0.1Ni合金,研究了固溶处理时间对其组织、硬度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铸态Al-0.1Ni合金组织晶粒大小及分布不均,存在明显成分偏析,有大量块状或针状的第二相粒子聚集在晶粒内或晶界上。经过520℃×8 h的均匀化处理后,Al-0.1Ni合金晶粒更为均匀,成分偏析得到改善,第二相粒子发生了部分溶解。轧制态Al-0.1Ni合金经580℃×12 h固溶后,组织中第二相最大程度溶解,且晶粒未发生粗化现象。此时,Al-0.1Ni合金硬度达到最大值23.7 HV,合金电导率达到61.4%IACS。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模拟热处理等方法,研究了700℃超超临界电站汽轮机转子用改型617合金双真空冶炼(VIM+ESR)后的铸态组织特征和均匀化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铸态组织存在明显的偏析,主要偏析元素为Mo和Ti,偏聚于枝晶间;枝晶间和晶界上分布有块状和连续的碳化物;均匀化热处理后枝晶明显消除,块状碳化物部分溶解,晶界连续碳化物充分溶解;该合金成分均匀化主要受Mo原子扩散控制。提出改型617合金均匀化热处理工艺应为1180~1200℃保温24 h以上。  相似文献   

11.
ZG80Cr2MnMoSi钢的回火特性及磨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淬火方式和回火温度对ZG80Cr2MnMoSi钢的组织、性能以及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ZG80Cr2MnMoSi钢对淬火方式不敏感,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淬硬性;试验钢经过870℃×2 h风冷+500℃×2 h回火处理,所获得基体的硬度明显高于传统钢ZGMn13强化后的硬度,获得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其硬度为49 HRC,冲击韧度为33 J/cm2,耐磨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真空实型铸造工艺(V-EPC)在ZG45钢表面制备不同含钒量的高铬合金复合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含钒量对铸渗层组织的影响,使用洛氏硬度计和冲击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钒含量对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铸渗层组织主要由α-Fe与α-Fe+M7C3+VC共晶组织组成,过渡层内各合金元素成梯度分布,C、Cr、V元素自铸渗层向基体发生了扩散,且C、Cr、V元素的分布与碳化物的分布高度重合。随着钒含量的增加,晶粒逐渐细化,共晶碳化物数量逐渐增多,VC也增多,铸渗层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热处理后有大量二次碳化物析出,随着铸渗层中钒含量增加,热处理后二次硬化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程巨强 《铸造》2005,54(6):563-565
研究了高温淬火热处理对ZG30CrMn2Si2NiMo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观察并测试了不同高温淬火处理钢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ZG30CrMn2Si2NiMo铸态晶粒粗大,提高淬火温度可以细化组织,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加热温度超过AC3之上200℃淬火,有明显的细化组织和晶粒作用,获得的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和奥氏体复相组织,并阐明了改善韧性和细化组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RE-Ca及RE-Ca-Ti两种复合变质处理方法对改善ZG55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RE、Ca及Ti,可使钢的铸态一次晶细化.魏氏组织消除.铁素体由条状大块分布变为均匀的小块分布;非金属夹杂由不规则大块状聚集分布变为点状弥散分布。从而使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并克服了原钢种的热裂倾向大的缺点。此外,研究还表明,采用RE-Ca-Ti处理比RE-Ca处理效果好,但两者差值并不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只采用RE-Ca处理即可。  相似文献   

15.
石可伟  卢洪星  韩勇  张洪才 《连铸》2015,34(5):42-44
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以40Cr钢为试验钢种,通过调整断面200 mm×200 mm的连铸二冷强度,并将不同冷却强度条件下生产的钢坯以同样的轧制工艺轧制,对比检验轧材带状组织级别,来研究连铸二冷强度对带状组织的影响。试验表明:通过提高连铸二冷强度,可以有效改善铸坯成分偏析,降低轧材带状组织级别,基本可以将轧材带状组织级别控制在1.5级以内。  相似文献   

16.
观测和分析了40MnB钢铸坯断面不同位置的枝晶偏析形貌,并对枝晶和枝晶间成分偏析进行微观检测;研究了不同热轧压下量时显微组织的偏析形态;借助扩散方程讨论了枝晶间距和热轧显微组织对带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40MnB钢铸坯由表面到中心偏析逐渐加重,C、Mn元素在枝晶间偏析,铸坯中心处Mn元素偏析严重;偏析间距决定着消除带状组织的难易;减轻铸坯枝晶偏析和热轧组织偏析有利于消除带状组织。  相似文献   

17.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等综合性实验研究了ZG25Mn18Cr4大型铸钢件热处理强韧化的组织结构根据。发现材料的晶内偏析和奥氏体晶界洁净度分析控制钢的屈服强度和韧度。从而改变了此钢按细化晶粒度控制强韧性的工艺指导思想。对这种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提出了某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频电磁场半连续铸造工艺制备Al-Mg-Si-Cu铝合金铸锭,研究了低频电磁场对Al-Mg-Si-Cu铝合金铸锭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低频电磁场可以细化Al-Mg-Si-Cu铝合金铸锭的晶粒组织,减轻晶内元素的偏析程度。与常规半连续铸造相比,施加频率为20 Hz、电流为120 A的交变电磁场后,铸锭中的等轴晶组织增多,枝晶状组织减少,晶粒尺寸变得更加细小,铸锭边部和中心平均晶粒尺寸由常规半连续铸造的170和259μm分别降至133和187μm,同时有利于提高溶质元素在晶内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溶质元素的偏析。此外,低频电磁场的电磁振荡使得液穴内部温度场和流动场更趋均匀,溶质元素分配系数增大,结晶区间变小,抑制了树枝晶的生长,促进了Al-Mg-Si-Cu合金半连续铸锭中非枝晶组织的形成和溶质元素的强制固溶,并且抑制了溶质元素的偏析。  相似文献   

19.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Sn macrosegregation behavior in ternary Al-Sn-Cu alloys was carried out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gravity casting and squeeze casting samples. The microstructure and Sn distribution of the casting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tallograph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dispersive X-ray(EDX) spectroscopy, and a direct reading spectromete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Sn morphology between gravity casting and squeeze casting alloys. Unde...  相似文献   

20.
林鸿亮  尚秀玲  施斌卿 《连铸》2023,42(1):66-73
某企业Mn13钢采用连铸工艺生产,轧制后出现批量沿中心面分层开裂的情况,且开裂比例远高于模铸坯料,初期试验证实这与坯料中心面附近粗大碳化物析出有关,因此重点研究Mn13钢连铸坯在凝固及冷却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特征。本研究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和实验室模拟冷却组织观察的方法研究了Mn13钢冷却过程中碳化物的析出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碳化物在847℃时开始析出,到557℃时碳化物全部析出。模拟冷却试验的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在冷却处理前(650℃以上)没有可见的碳化物析出;冷却至550℃时碳化物开始明显析出,400~550℃为碳化物析出的敏感温度区间。在生产过程中,连铸坯在400~550℃温度区间应该选择快速冷却方式避免碳化物析出。此外,现场工艺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连铸工艺(如钢水过热度、电磁搅拌及动态轻压下工艺)也有助于改善Mn13钢铸坯中心偏析问题,减轻铸坯凝固过程中芯部的碳化物析出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