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吕品 《煤矿机械》2012,33(12):131-133
ZFX13500/19/38副巷超前支架是为山东某煤矿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回风巷设计的组合式巷道支架。主、副两架互为支点交替迈步前移,同时主、副架交替支护顶板,在前移的过程中顶板始终有支架支护。  相似文献   

2.
《煤矿机械》2013,(11):139-141
为了对大倾角工作面运输巷倾斜顶板进行有效支护,研制了一种新型运输巷倾斜顶板专用端头支架。支架顶梁能够随着巷道顶板倾斜角度变化而变化,对顶板进行有效支护;顶梁内的伸缩梁和底座防滑装置对第1架过渡支架能够进行有效的防倾倒和防滑控制;沿巷道方向,前、后两架互为支点,交替前移。  相似文献   

3.
针对钱营孜煤矿综采工作面机巷顶板倾角大、转载机外形宽等条件,左右两列交替迈步前移式支架已不能满足机巷超前支护要求,进而研发了宽体横向顶梁可上下摆动的架型,该架型满足了倾斜顶板巷道和矩形巷道的超前支护需要,支护过程有效避免了与转载机的干涉,为两巷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超前支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巷道支护技术新突破,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简化综采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段及端头处支护工艺,缩短顶板支护时间,提高顶板支护安全性,减少传统单体柱架棚支护方式作业风险,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类比的方法,针对王坡煤矿综采工作面运输巷采矿地质条件及超前支护段、端头处设备布置方式,结合采区范围内邻近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特征与支护实践经验,从支架结构、支护强度、支护长度、支架结构高度四个方面对运输巷超前支护段进行设计并对端头支架进行了选型与改造,设计出了满足现场支护要求的超前、端头支架支护方案并成功应用于现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综采工作面端头区巷道断面大、设备多、劳动人员密度大,因此端头支护直接关系到整个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梁家煤矿设计能力1.8Mt/a,是国内率先在“三软”条件下使用厚煤层一次采全高的矿井,采面运输巷原设计宽高分别为4.0m和3.8m,端头支架为ZT12800/20/40型主副两个架子(总宽为3.2m,最低高度为2m),二者并排使用交替前移。但梁家矿巷道压力大、变形量大,最小断面小于2.0×2.0m,因此欲前移端头架,必须提前挑顶破帮,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曾将副架移到主架前方作为锚固架来拉移主架,但因主架……  相似文献   

6.
闫殿华 《煤炭技术》2024,(3):264-266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中等稳定顶板条件的运输顺槽顶板超前支护的问题,研制了大工作阻力的运输巷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解决了中等稳定以下顶板条件运输顺槽超前机械化支护问题,介绍了用于神东矿区的ZYDC11000/30/47型运输巷超前支护支架的总体结构、主要技术参数、电液控制系统、支架在巷道中的布置工艺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2 ?014 年,青龙寺煤矿在工作面回风巷用两架一组 形式的超前液压支架代替单体支护,解决了单体支护推进速度慢、支护强度低、支护面积小、支设和回撤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维修成本高等问题.但是工作面运输巷由于巷道高度低、转载机短、配套设备体积大等因素,无法布置两架一组形式的超前液压支架,仍然采用单体支护.2021 年青...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煤矿超前支护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影响工作面快速推进以及超前液压支架破坏顶板锚杆(索)严重等问题,以古汉山矿1604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理论分析了工作面超前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和注浆锚索支护原理,提出在工作面超前巷道采用锚注支护技术,取消原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减小了单体支柱支柱密度,并在现场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巷道顶板实施注浆锚索后,顶板围岩裂隙内浆液充填范围广;超前巷道受工作面支承压力和采动影响后,巷道变形不明显;进入沿空留巷后,留巷实体煤帮最大移近量为276 mm,采空区帮最大移近量为216 mm,顶板最大移近量为225 mm,底板最大鼓起量为164 mm,顶板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支架存在的问题,经过充分的调研,结合井下生产条件、现有综采设备和巷道断面情况,研究开发了工作面运输巷分体推拉超前支护液压支架。该产品解决了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的技术难题,为采煤工作面超前支护提供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机械化的支护方式,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新型综采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设备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以及超前支护支架组与转载机、破碎机等设备的配套关系。该型超前支护设备的成功研制为综采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实现机械化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潘三矿1632(3)工作面运输巷发生的一起锚索断裂导致死亡事故,结合工作面开采布局、巷道支护方案和工作面回采前加强支护措施,总结并分析了断锚处巷道矿压显现特征。通过分析相邻工作面回采后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两帮支护对巷道围岩稳定的作用及巷道顶板的运动对锚索的破坏机理,找出了锚索断裂的原因:该工作面运输巷布置位置设计不合理,巷道布置于上一工作面回采引起的侧向应力集中区;两帮未能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尤其是支护刚度严重不足,在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下,帮部锚杆未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增加了巷道顶板跨度,加剧了顶板离层;顶板运动形成对锚索的拉力及剪切力共同作用致使其破断。最后,提出了防范回采工作面巷道顶板锚索破断的保障措施:开采布局保障、设计底线保障、技术保障和组织保障,为类似工程条件下回采巷道的开采设计、使用和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溪枝 《中国矿业》2021,30(8):154-160
晋能王家岭煤业回采面均采用“两进一回”布置,其中上一工作面辅运顺槽复用作为下一工作面回风顺槽,为托顶煤强烈动压巷道,巷道维护困难,需对其变形特征和变形机理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应加固设计。通过对动压巷道顶板离层、顶帮变形和支护构件受力的监测,结合顶板岩层窥视,掌握了王家岭煤业托顶煤动压巷道的变形特点,顶板离层主要发生在顶煤范围内。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顶煤厚度、动压影响程度和不同支护设计等因素对顶煤顶板变形的影响,分析了托顶煤动压巷道顶煤顶板变形机理,认为顶煤厚度和顶煤支护情况直接决定托顶煤变形情况,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顶煤顶板支护强度和刚度。根据变形特点和变形机理,结合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提出动压巷道加固设计并在井下实施。实践表明,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复合顶板松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合理支护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亮  方新秋  郭辉 《煤矿安全》2012,43(2):63-66
依据巷道围岩物理力学条件,结合数值模拟对复合顶板松软煤层巷道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巷道变形破坏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有支护缺乏主动支护作用,复合顶板和松软煤帮物理力学性质差,在围岩应力作用下,顶板易离层、冒落,两帮易片帮、下沉,并且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此提出了在巷道掘进过程中采取的支护对策并对回采巷道进行合理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4.
王琳  冯洪涛 《中州煤炭》2019,(6):120-123
为解决综采工作面运输巷端头及超前支护自移式液压支架破坏沿空留巷顶板锚杆、锚索问题,结合运输巷沿空留巷设计实施方案以及端头、超前液压支架相关技术参数进行论证、计算,从而得出沿空留巷顶板补强预紧力锚索支护强度远大于端头及超前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综采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端头及超前范围内取消液压支架支护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以恒源煤矿487工作面窄煤柱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基于该矿工程实况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综合确定487工作面回风巷最优护巷煤柱宽度为5m;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了487工作面回采后沿空掘巷超前段顶板、实体煤以及煤柱内围岩应力分布、围岩变形与塑形区演化特征,针对性提出了高强锚杆索组合非对称支护技术,并分析了巷道支护应力场的...  相似文献   

16.
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机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机侧滑道式临时支护机,该临时支护机通过固定掘进机两侧的前后伸缩导轨将支护机向前推至截割头前方的支护工作位置,支护机的支地油缸支撑于巷道底板上,支护机的主护板与巷道顶板接触并形成初撑力。该临时支护机对巷道顶板的支撑力不受超前距离的限制,可以为锚护工作提供较大超前距离和稳定的支撑力。  相似文献   

17.
曹淑良  杨林  陈健 《现代矿业》2020,36(1):73-76
针对华恒矿业有限公司矿井开采后期,常常存在跨采大巷情况,以61103外段工作面跨采-650 m水平西翼大巷和西翼总回风巷为例,分析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传播规律,结合双大巷地质资料,提出了高强度锚索(锚杆)梁、压网联合支护、架设U形棚和工字钢棚支护的加固方案。通过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巷道加固增加了顶板支护强度,使巷道受力支撑点作用在两帮上,造成巷道两帮出现位移,且巷道围岩集中应力传播到巷道底板,出现底鼓现象,巷道加固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潞安集团司马煤业公司1109工作面运输顺槽围岩的工程地质情况,对支护不利条件进行分析,优化了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在巷道内布置2个测点,监测16 d后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开始趋于稳定,巷道围岩两帮移近量稳定在230 mm,顶底板移近量稳定在185 mm,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