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滚压阳模成形是一种较新的塑性成形工艺,在试验生产过程中,曾遇到许多新的工艺问题,几年来基本上掌握了一些规律,现就以下工艺问题及容易产生缺陷的原因谈谈几点认识: 一、滚压成形对泥料的要求泥料含水率要低,一般情况比单刀成形的泥料水份低2~3%。除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2.
鞣型减水剂(AST)是近年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协同南京野生植物试验厂等八个栲胶厂,研制成功的一科新型表面活性物质。(AST)呈棕色粉末状,亲水高分子有机胶体,含有木素单宁及其衍生物的伴生物,其中羟基羧基较多,对阳离子有较强的络合力。一九七八年以来,先后在宜兴、南京、山东枣庄等有关陶瓷厂进行了(AST)应用于陶瓷生产的工艺试验,对增加石膏模型的强度、改善成型泥料性能、提高球磨效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在宜兴召开了“鞣型减水剂在陶瓷工业中应用鉴定会”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3.
我厂于81年初,生产出花纹突出、清晰、美观大方的浮雕花环餐具。生产效率比原采用单机阴模压花生产增加了50%,产品质量也有显著的提高。我们生产的浮雕花环餐具,是用改装的250滚压成形机采用阳模成形的,滚压头为塑料制成。经多次试验:滚压成形机上下转数比较合理。对泥并的大小及薄厚进行了调整,使打模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通过对过去的泥科配方和工艺性能参数的分析对比,在软硬粘土的用量,瓷粉的配比及泥料颗粒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滚压头代替聚四氟乙烯及金属滚压头,克服了滚压成型因泥料含水量太大而产生的飞泥缺陷.根据我厂生产的实际情况,产生飞泥主要原因是泥料含水量太大,成型的泥料水分超过了21.5-21.8%,泥料在成型时就可能产生飞泥,不能完成生产定额,严重的影响下道工序.  相似文献   

5.
一、简述: 影响滚压成形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泥料的性能:滚压过程的控制;主轴与滚压头的转速比;滚压头的偏移和定位;滚压头的材料和规格等。在此,仅就10(1/2)平盘中心塌陷不平这一缺陷,谈一下滚压头的定位和角度的重要作用。定位:指滚压头在滚压过程中所确定的  相似文献   

6.
易县膨润土矿藏量丰富,具有白度高、可塑性强,含铁钛等有害杂质少,结合性好等优点。我厂77年开始试用。经引入5%膨润土后,滚压泥料性能有很大改善。当引入7%膨润土后,泥料性能稳定,塑性增强,柔和不粘,结合力强,消除了干燥开裂现象,提高了半成品强度,减少了坯子破损,成品白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叶昌  鲁伟明  夏清 《硅酸盐通报》2012,31(5):1234-1238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流动度分析、Zeta电位分析、粒度分析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减水剂对陶瓷浆料流动性及悬浮性、触变性、颗粒粒度的影响,并分析其不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减水剂的分子构型、含量、陶瓷坯料的颗粒形状、浆料水分含量等对二者的相容性影响很大;在设定配比的建筑陶瓷坯料中加入合适比例(0.35%偏硅酸钠、0.1%六偏磷酸钠、0.05%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无机与有机的复合减水剂,对料浆性能改善效果要优于单一萘系减水剂及企业目前使用的无机复合减水剂,如提高流动性,减少料浆的水分、降低料浆颗粒大小,提高干坯强度.  相似文献   

8.
滚压成型所用泥料性能的好坏是左右滚压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工厂生产实践中的体验,滚压成型对泥料性能的要求为:可塑性好,抱水率高,延展性强,不易失水,不起硬皮,收缩率小、塑性好与含水率范围较  相似文献   

9.
张波  张方 《粉煤灰》2009,21(4):22-24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试配及采取的一系列生产、浇筑控制措施,使缓凝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大掺量复合掺合料及机制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恺  尹志刚  程国敏  周晶 《硅酸盐通报》2018,37(9):2974-2978
研究不同粉煤灰(20%、30%、40%)、矿粉微渣掺量及聚羧酸减水剂掺量(0、0.6%、0.8%、1.0%、1.2%)等多因素对寒区水工混凝土力学性能、抗碳化能力及抗冻融耐久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不同外掺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在本文所考虑的减水剂掺量范围内,减水剂掺量为1.0%时,各组混凝土试样的抗压强度最高,抗碳化能力最强,抗冻融效果最好;采用幂函数形式得到的碳化深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相关性,建立的函数关系可以很好的反映实际碳化试验结果;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粉煤灰用量的降低,矿粉掺量的逐渐增多,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冻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寒冷地区外掺料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耐久性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众所周知,滚压成形时坯泥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它同时受压应力,剪切应力与弯曲应力作用。这些作用力的大小与作用时间,无疑对滚压工艺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经验表明,通过调整机械力学因素可以改变坯泥受力大小与力的作用时间以适应滚压要求。然而,当坯泥不具备滚压性能时,机械力学因素的调整将毫无作用。此外,应该看到,在滚压排泥过程中,坯泥内部结构基本上未被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份,在南京林化研究所和河北省青龙栲胶厂的协助下,唐山市陶瓷公司开始应用鞣型减水剂的试验,在各厂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在石膏模型中的应用,成效显著。一、鞣型减水剂在石膏模型中的应用加鞣型减水剂提高模型强度的试验,参照江苏宜兴陶瓷公司取得的经验,又针对唐山用的山西、内蒙两个产地的石膏性质,进行试验,其结果如下。1.不加减水剂的试样,水与石膏粉配比不同,测其抗压、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3.
在陶瓷可塑法成型的泥料配方中,往往要加入一定量的高可塑粘土,以提高泥料的可塑性和结合能力,从而来满足成型工艺的要求,以及提高半成品的强度,有利于后道工序的操作,减少半成品的损耗率。尤其是滚压成型对泥料的要求更加严格,往往由于泥料性能差,引起飞坯、花底及干燥过程中出现大量开裂,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和简化的基础上,本文定性地叙述了盘类产品滚压成形的机理;并以泥料颗粒产品平面定向排列为基础,阐明了某些内应力是引起产品干燥开裂及烧成弯曲变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1简述 影响滚压成型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泥料的性能;滚压过程的控制;主轴与滚压头的转速比;滚压头的偏移和定位;滚压头的材料与规格等。  相似文献   

16.
一、前目随着日用陶瓷的日益发展,滚压成型在日用普瓷碗生产流水线上发挥了最大的优越性.然而在快速干燥成型线上,滚压成型对石膏碗模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石膏模型的强度和周转次数,我厂使用了AST栲胶减水剂浇注石膏模型,使其水料比达到1∶2,从而提高了石膏碗模的强度,模型使用次数提高了一倍左右.但由于石膏模中添加了栲胶液,在使用时出现了下列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成型操作.具体现象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质量浓度、灰沙比、减水剂、缓凝剂等对高沙充填料浆的坍落度、泌水率、初凝时间等输送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满足充填料浆自流输送性能要求的高沙充填材料配比:灰沙比为1:8,质量浓度为85%,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为0.3%~0.4%,葡萄糖酸钠缓凝剂为0.07%.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料浆质量浓度增大,泌水率下降,初凝时间减小.风积沙掺量增加,料浆流动性变差,初凝时间逐渐减小,泌水率增加.减水剂的加入使得泌水率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坍落度显著改善.缓凝剂的加入有效延长了充填料浆的凝结时间,有利于长距离管道输送,葡萄糖酸钠缓凝剂掺量在0.05%~0.09%范围内缓凝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提高石膏模型强度,不管采用哪种手段,目的都在于使石膏在一定的分散度范围内,尽可能的增加其单位体积的密度,同时兼顾其毛细管路畅通,保持一定的吸水性。石膏模型通过采用适量添加剂辅以必要的工艺手段,在保证满足成形要求的前提下,其使用寿命可提高二倍以上,值得推广。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我们选择了“提高石膏模型强度”的课题。本实验只限于机制成形用模型强度的提高和良好成形性能的获得。通过添加鞣型减水剂和采用合理干燥方法,达到了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9.
湿法辊压成形是国内外最新成形工艺技术之一,是“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需要。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讨和分析了不同的可塑料、瘠性料配比对湿法辊压成形泥料性能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当配方中的可塑料在45~50%范围时,泥料辊压成形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国外建陶生产新技术—使用连续式球磨机国外建陶生产中除了普遍使用大吨位的间歇式球磨机外,也开始使用连续式球磨机。连续式球磨机实现了原料制备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它是将破碎后的泥料放入水中进行搅拌,然后从球磨机的一端连续输入,经研磨后,从另一端连续流出,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