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黎滨 《砖瓦世界》2014,(6):43-44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了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相似文献   

2.
主编心语     
<正>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章中对此作了这样的阐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再次升级生态文明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与传统工业文明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不同,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为此,十八大报告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概念纳入“生态文明”,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而这些也正是墙体材料革新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密度最高、推进最快、力度最大、成效最多的五年。"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充分说明党中央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长庆油田生态油气田的建设目标,阐述了具体做法: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依法合 规抓项目建设,分步分类解决油田突出环境问题,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建立生态环境考 核体系。得出: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是建设生态油气田的前提,打造生态油气田示范工程,持续推进生态建设、 丰富生态保护内涵是促进生态油气田建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思想、不触碰生态 红线、积极履行生态油气田建设与保护的职责,是企业促进绿色、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2012,(6):67-68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  相似文献   

8.
对建设生态文明来说,制度建设无疑是重要的。但制度一经建立,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或固定性。如果制度制定得不甚完善,就会妨碍建设生态文明,甚而妨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其它各方面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科人民未来的长远大计。怎样建议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做了全面的回答。要点是:(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4)
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系统中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和人口规律,推进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我国上层建筑和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应的战略性措施。在社会建设方面:第一,确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指导思想。第二,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第四,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五,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出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第六,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服务事业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第一,确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三,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第一,确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指导思想。第二,实施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资源的基本国策。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实施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5)
营造高品质的学术生态,构建良性发展的高校学术生态文明系统举足轻重,文章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生态相关研究和发展趋势,力图构建保障"学术主体"文明、"学术环境"文明和"学术载体"文明的体系,这对高校学术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冕宁地处长江中上游,是安宁河的发源地,生态区位优势突出,搞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立足冕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走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央领导同志对广西寄予的厚望。广西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做大做强生态品牌,致力于打造最干净、最优美、最宜居的生态省区,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2):113-114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我国亟需完善的问题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我党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把生态与法治紧密相连,社会的长足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法治是目前我国实行一系列强制力的基础,生态文明法治需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监督等各个方面达到统一,对各个涉及生态的问题上严格把关,确保美丽中国梦的完成,也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更是保证生态文明事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9)
在推进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进程中,倡导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兰溪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兰溪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推进兰溪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美丽兰溪"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利益,关乎民族未来。创新是教育价值变革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要充分利用现有工业文明的丰富的物质条件,创新生态文明实践支持,创新建立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人",完成"生态事",造就"生态社会",而这些都需要顺应创新教育价值观的变革,需要生态文明教育的积极参与及支持,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5)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也包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本文首先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其次从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两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小城镇建设》2014,(1):12-13
<正>两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农房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快推进"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的绿色农房建设,推动"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的绿色建材下乡。通知要求,推进绿色农房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坚持尊重实际,保持农村特色;坚持规划统筹,试点示范先行;坚持两部门下门下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9)
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之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2)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方式方法。这充分说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养成,对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推进生态文明改革,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针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方式方法研究,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对于高校的要求。本文以当下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和"美丽中国"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提出针对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5):204-205
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方式主要体现在以植树造林为载体,以兴修水利、治理水患,控制人口、计划生育、五业协调发展等为切入点,旨在绿化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突出强调做好开展林业、有效修复生态、保护环境等基本工作,加之其节约和合理规划自然资源思想,构成了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为以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