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朱鹏飞 《河北化工》2014,(3):18-19,22
通过对成庄矿采空区上覆岩层瓦斯富集区域的形成机理的研究,确定采空区顶板高位钻孔的布置参数,利用定向和普通钻机向采空区上覆岩层瓦斯富集区域施工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并为类似条件下的抽采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树臣 《河北化工》2013,(6):27-28,99
针对煤矿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方式造成的采空区上隅角瓦斯超限难题,通过分析上隅角瓦斯涌出来源,找到了矿井上隅角瓦斯涌出规律,采取调整系统增加风量、上隅角预埋抽放、采空区高位孔抽放、使用风动风机等处理瓦斯的措施,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3.
煤矿当中产生的瓦斯大部分来自于采空区,也就是回采工作面,因为采空区有较大的瓦斯流量且来源较为稳定,是需要治理瓦斯的关键区域。因此,本文针对煤矿采空区预排瓦斯等值带宽度运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详细分析了沿空掘巷防突原理、沿空条带煤柱卸压带宽度研究、瓦斯抽放优选运用原则以及大巷煤柱工作面Ⅳ段上顺槽沿空掘巷突出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裂隙带"上接被保护层,下连采空区"承上启下的空间位置决定其是邻近层瓦斯汇聚与相关瓦斯抽采措施主要集中区域。覆岩应力解除导致应力场改变,打破裂隙内瓦斯吸附解吸平衡,使部分瓦斯由吸附态转化为游离态。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矿W1301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时常超限问题,通过分析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及对瓦斯治理技术进行优选,最终选择顶板走向高抽巷抽采技术对采空区瓦斯进行抽采来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为合理布置走向高抽巷,结合经验公式和现场观测确定了高抽巷距煤层顶板的垂直距离为25m;综合考虑与回风巷之间的影响及覆岩冒落角,选取与回风巷的水平距离为18m。经在W1301综放面试验,效果显著,高抽巷抽采瓦斯浓度平均9.21%,抽采纯量平均41.28m3/min,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浓度平均0.42%,最大0.54%,避免了上隅角瓦斯超限,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高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大、瓦斯浓度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本煤层顺层钻孔预抽+穿层钻孔对临近煤层和覆岩裂隙带进行抽采+采空区的组合式抽采方案。文章对不同区域的瓦斯抽采技术要点和方案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瓦斯抽采的可靠性。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新的组合式瓦斯抽采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区域瓦斯的综合治理,井下瓦斯的平均抽采率达到了64.7%,使井下作业面的瓦斯浓度始终保持在了0.55%以下,有效保证了井下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煤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相关应用问题,作为矿井内瓦斯抽放的重要手段之一,煤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当前煤矿开采过程中邻近层与采空区的瓦斯抽放问题,避免出现煤矿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高位钻孔瓦斯抽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参数测量和研究,不断优化高位钻孔设计参数,实现对瓦斯超限问题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首山一矿己16、17-12041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上隅角瓦斯异常涌出现象,采用现场工程调研的方法展开研究,分析认为井下温度失衡和工作面附近断层破碎带是造成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根本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底抽巷"穿层抽放"和"本煤层抽放"相结合的联网抽放设计,配合传统的导风帘通风,有效地解决了上隅角瓦斯异常,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开采保护层区域瓦斯治理技术为现今国内外区域性瓦斯治理的主要措施,而上向拦截钻孔目前为开采保护层有效预抽卸压瓦斯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分析研究朱仙庄矿8、10煤层间距、瓦斯涌出量、采动冒落带及拦截钻孔瓦斯抽放情况,对上向拦截钻孔布置方式进行设计优化,经在矿井Ⅱ1053保护层面实施应用,提高了上向拦截钻孔预抽瓦斯效果,解决了保护层高效开采期间采空区瓦斯涌出治理难题,实现了保护层安全、高效连续回采,取得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东庞矿21217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影响矿井高产高效采掘工作,且紧靠风排不能解决瓦斯超限问题。针对该工作面实际情况,对工作面实施采前预抽、边采边抽,高位钻孔对采空区瓦斯抽放,风筒对隅角瓦斯抽放,成功解决了高瓦斯矿井瓦斯治理问题,为类似矿井瓦斯治理提供技术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虎  王云潮 《河北化工》2013,(5):115-116,119
在立井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穿越高瓦斯岩层的情况,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抽放或钻孔卸压释放的方法,不仅处理瓦斯时间长,而且受井筒积水的影响,瓦斯抽放效果差。山西宏厦一建在立井施工通过K3高瓦斯岩层过程中采用了高压注浆渗透裂隙固化封堵瓦斯的方法,工艺简便易行,处理瓦斯时间短,为立井穿越高瓦斯岩层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抽采综放工作面瓦斯,通过对工作面地质概况、瓦斯含量及巷道布置分析,确定了"本煤层钻孔+高位钻场钻孔+定向钻场钻孔+沿空留巷插管"抽采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并对抽采钻孔进行了参数设计。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抽放瓦斯,瓦斯涌出量减小,提高了瓦斯抽采能力,保障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瓦斯抽放效率,明确合理的瓦斯抽放钻孔封孔长度,基于对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深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巷帮应力分布状态,采用钻屑法对瓦斯抽放钻孔封孔长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深度须穿过巷帮卸压区,进入应力升高区才能起到较好的封孔效果。运用钻屑法测定南岭煤矿4101工作面卸压带范围和应力峰值所在位置,确定了其合理封孔深度为8~10 m,通过现场应用表明,瓦斯抽采效率提高25%以上。  相似文献   

14.
程红林 《河北化工》2014,(10):51-52,55
基于阳煤矿区15号煤层因开采深度和强度增加,初采期工作面瓦斯突出的问题,依据砌体梁理论与关键层理论分析了上覆岩层破坏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影响,提出了采用初采瓦斯治理巷的技术方法,并在工程现场对15号煤层工作面初采期瓦斯进行工程试验治理,对瓦斯抽放量和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综放面采用初采瓦斯处理巷,可及时有效地排放占初采期86.25%~90.29%的上临近层瓦斯,降低了风排瓦斯量,消除了初采期瓦斯超限隐患,实现了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5.
简述瓦斯抽采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现状,对抽放本煤层瓦斯、抽采邻近煤层及采空区瓦斯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优化分析矿井抽采效果,完善监测监控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瓦斯灾害发生,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16.
依据煤层开采后冒落带分布特征,结合覆岩采动裂隙"O"型圈理论,将采空区进行分区,建立物理模型,根据采空区多孔介质特性,分析不同区域的平均碎胀系数、渗透率、孔隙率,在fluent中分区设置参数,模拟分析采空区流场和瓦斯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高压水射流人工割缝对煤层瓦斯抽放的影响,选定32211工作面巷道进行工业试验,首先根据该工作面工况条件确定了瓦斯抽放方案,对瓦斯抽放钻空进行人工割缝前、后瓦斯抽放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经过高压水射流切割煤层之后,瓦斯抽放量和瓦斯浓度都比割缝前提高了数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因为人工裂隙的闭合以及煤层中应力的变化,瓦斯抽放量会随着时间衰减,但在一定时间后,瓦斯抽放量重新趋于稳定。通过瓦斯抽放数据可知,应尽量延长瓦斯抽放时间,提高瓦斯抽放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静 《山西化工》2022,42(1):129-131
矿井"三量"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及回采煤量.为了研究瓦斯抽放在矿井"三量"可采期的效率,采用了一种液压冲洗瓦斯抽放技术.提高瓦斯抽放效率的关键是消除应力,提高透气性,本文分析了水力冲洗后煤的应力演化、塑性损伤、透气性变化及瓦斯抽放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水力冲洗瓦斯抽放技术后,厚煤层中更多的构造煤被抽出,构造煤亚层的大孔扩大了应力释放和透气性增加的范围,瓦斯抽放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N2105工作面采用Y型通风方式,沿空留巷作为工作面唯一的回风通道,通过经验公式的计算得出覆岩三带的理论高度值,测定分析沿空留巷瓦斯涌出及分布规律,基于此进行瓦斯抽放系统设计,解决了采场瓦斯的高浓度问题,工作面作业环境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20.
赵育祥 《山西化工》2023,(10):131-132+135
912综采工作面回采的9#煤具有突出危险性且煤层松软,依据912综采工作面现场情况,针对性提出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并进行工程应用。具体采用高位钻孔预抽并拦截8#煤层卸压瓦斯;在底抽巷内向912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布置穿层钻孔并施工反井钻孔进行低负压、大流量抽放,改变采空区瓦斯流场,降低采空区瓦斯涌出;采面布置超前探测钻孔以及注水钻孔,实现超前探测、瓦斯疏排并增加煤体含水率,进一步降低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并消除突出危险。现场应用后,912综采工作面煤炭产量稳定到3 kt/d,期间回风巷及回风隅角未出现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突出煤层瓦斯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