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滑坡带进行地质勘探,通过分析地质勘探的结果,充分分析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质原因、人为原因和水文原因.针对该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治滑坡的基本措施.在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的分析结果为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防治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双泉金矿为例,从研究区地质背景出发,收集各类别的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信息,然后在Arc GIS平台上创建与金矿带有关的矿产信息的空间数据库,并创建找矿模型。研究区内与金矿床(点)有关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断层距离、沉积地层、化探中的Au异常等3个影响因素,按照对成矿有利度的大小对影响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值,并且根据栅格图层对与成矿有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栅格计算。对研究区进行多元综合信息分析后根据计算结果最终圈定5处成矿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及评价毕节市七星关区某滑坡稳定性,根据滑坡现状及地质调查结果,分析滑坡形成影响因素,宏观判断滑坡体欠稳定。再根据勘查资料,计算该滑坡的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与滑坡变形的地质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研究了该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滑坡的形成原因及诱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计算了滑坡体各工况条件下的稳定系数,根据计算结果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提出一些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丹凤县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地质资料与野外调查获取区域基础地质信息,借助ArcGIS技术手段提取地质信息,建立信息量模型揭示地质信息与滑坡发生概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开展丹凤县滑坡易发性评价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将区内滑坡划分为历史滑坡与滑坡隐患,建立各自的滑坡属性数据库;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对历史滑坡影响因素进行遴选,建立研究区滑坡评价因子指标分级体系;以历史滑坡数据为基础,建立信息量模型,绘制研究区滑坡易发性评价区划图,并采用滑坡隐患数据检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对丹凤县滑坡的综合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兴山孙家庄滑坡的地质资料,阐述该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基于宏观变形特征,结合监测数据对孙家庄滑坡的变形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预测滑坡的变形趋势。分析表明孙家庄滑坡的变形主要与库水的软化、浮托作用和降雨作用有关,但库水的影响明显小于降雨的影响,可将该滑坡归结为水库—降雨型滑坡;通过稳定性计算,也表明影响滑坡稳定性主要为降雨因素,综合评价该滑坡的发展趋势为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较高等级的公路建设中,线形要求严格,在低山丘陵区往往需要采用开挖方式通过,由于建设中的不合理工程活动,新滑坡的产生以及老滑坡的复活可能性大增,致使滑坡灾害日趋严重.改扩建工程20省道浦江县马岭至浦阳段滑坡十分发育,其中K29 180~K44 870段是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一段.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松散层厚度大、岩体风化强烈、尤其是黄尖组岩性岩组变化大,软弱夹层发育,在外界因素触发下,即可形成松散层沿接触面向临空面滑移的依附面.通过对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说明了这些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文章认为过厚的松散层及软弱夹层的广泛分布,是滑坡大量出现的地质基础.大量降雨入渗,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是滑坡的诱发因素.文章依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从该滑坡的地质环境及变形特征分析,对其形成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今后类似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绮陌中学实验楼东侧滑坡地质环境和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该滑坡成因机理及其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该滑坡属小型浅层土质推移式滑坡,大气降雨入渗活动是诱发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计算分析表明,目前滑坡整体基本稳定,在20年一遇暴雨的激发下,滑坡可能大规模下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滑坡控制的几个因素,结合影响边坡稳定的几个控制因素从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对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西排土场滑坡机理进行了研究,对GK1、GK2、GK3、GK4剖面进行了稳定性计算,提出了边坡变形破坏的几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露天煤矿滑坡会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及生产运营,为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应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滑坡形态特征、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外部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稳定性对研究的几种因素均较敏感,但影响程度不同,尤其以抗剪强度的敏感性最为明显。在滑坡治理工作中,应重点控制泥岩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