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报讯记者梁钦报道10月26日,主题为“计算机改善人类生活”的“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从1956年到2006年,中国计算机事业在50年间实现了从科研型向产业型,从主要服务于国防建设到全方位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从内向型向国际化的“三大转变”。展望未来,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科学院院士张效祥对中国计算机事业提出了三大希望:“希望计算机业界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希望我国计算机事业成为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强大支柱;希望大家关注纳电子技术的发展。”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院士指出,科研必…  相似文献   

2.
1966年,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聂荣臻,亲自颁发发明证书,命名“推拉触发器”为“康鹏电路”。即便说起被批斗的经历,康鹏教授脸上仍挂着微笑,不失军人的本色。“当时,批判我只专不红,有人就说,出了东西还留什么自留地呢?”康鹏教授说的“自留地”,是指在中国首台晶体管通用计算机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康鹏电路——高可靠推拉触发器。而故事的源头却要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说起。紧急升级:锁定晶体管通用计算机慈云桂院士是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研究所的创始人。1961年9月,当时身为哈尔滨…  相似文献   

3.
50年的启迪     
高庆狮院士是计算机领域最早的两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之一,他对计算机研究的历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他认为,计算机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计算机发展的拓荒史,除了为我国今天的信息社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外,还在信息化建设理念方面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他在斯坦福大学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演讲时,还这样讲过,"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2011年9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全行业技术创新盛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图灵奖唯一华人得主姚期智先生所做的主题演讲中,谈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创新问题。可见,科技创新、人才创新早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推动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如何培养中国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应该建立怎样的计算机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值图灵诞辰100周年之际,在古朴典雅、风景如画的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计算机教育》杂志专程采访了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作为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潘云鹤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人工智能和工业设计的研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美术、智能CAD、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数字文物保护和数字图书馆等领域,承担过多个重要科研课题,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潘云鹤院士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在这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以下是《计算机教育》杂志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与潘云鹤院长(以下简称潘)的对谈。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教育》2016,(4):164
<正>2016年3月23日,"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大赛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孙家广院士、副主任浙江大学陈纯院士等80多位专家,与苹果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网易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企业的代表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卢锡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刊讯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杂志社社长卢锡城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卢锡城院士在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造诣精深,颇有建树。他参与和主持了我国“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解决一系列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他还一直从事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先后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卢…  相似文献   

7.
风向标     
本刊讯记者那罡报道10月26~27日,“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来自计算机科研、产业、教育行业的领导、两院院士、高校学者、国内外企业领袖等500多人,共同庆祝中国计算机创建50周年。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在中国计算机事业开创者之一张效祥院士的带领下诞生了,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事业成就是巨大的,建立一个强大兴盛的计算机事业,对我们拥有13亿人民的国家尤为重要,这种历史使命,就在我们的肩上。”张效祥院士在“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  相似文献   

8.
<正>以"网联世界、计算无限"为主旨的2010CCF中国计算机大会,将于2010年10月11-12日在杭州举行。2010CCF中国计算机大会为期两天。大会设大会报告、分论坛、展览、颁奖晚宴、参观等。大会已邀请张尧学(国家核高基项目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怀进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计算机主题专家组  相似文献   

9.
1987年第2期,本刊发表了“银河计算机与并行算法”一文后,读者张丽君同志提出了局部修正意见(见文稿).为活跃学术空气,在本期通讯栏目中刊出张文并将慈云桂同志给本刊的信摘要刊出.  相似文献   

10.
高庆狮从中国计算机的开拓阶段起,就一直为计算机的发展倾其所有力量。"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课题是国家给的,努力去完成就是。从80年代开始,国家只给意向,甚至不给,要靠自己独立思考。"高庆狮这样描述他在计算机领域50年来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全球海归千人宁波峰会上,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丁汉院士的主旨演讲赢来阵阵掌声,他从院士角度高屋建瓴地总结了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市场应用面临的关键问题。本刊根据录音整理出文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要写关于我国计算机界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王选教授的文章,是很困难的。因为,传媒对于他以及他领导下研制成功的激光照排系统,有过许多报导。他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激光照排研究,到1994年推出北大方正高档彩色照排系统,使印刷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迫使外国照排设备退出中国市场,而中国的照排系统则在国际上打开销路,使中国的汉字处理及照排技术处于世界的前沿。他的成果获得9项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张效祥院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56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总参58所研究员;又曾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长,现任名誉理事长;还有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监督小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委员等职;以及难以计数的社会兼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将军与学者的融合使他成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名副其实的一位领军人物。然而,张先生本人却不这样看。当我写完夏培肃院士、许镇宇教授的事迹后,我就想写…  相似文献   

14.
王行刚同志是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先行者,他不仅是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机)等5台早期计算机的研制者,还是《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病逝,使我国计算机事业失去了一位领路人。同时,《中国计算机用户》也为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痛惜万分。在《中国计算机用户》创刊后的前10年间,王行刚与众多国内计算机界著名专家一道,组织了大量前沿技术报道,并以专题化的方式,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我国计算机领域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在信息匮乏的年代,为推动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行刚先生曾任过《中国计算机用户》编委会副主任、编委会主任。今天,为了深切缅怀这位我国计算机界的老前辈,我们特约请曾经与王行刚先生一起工作和生活过的战友以及他的学生,撰写了一组《深切缅怀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开拓者王行刚》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与缅怀。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教育》2011,(11):F0004-F0004
<正>2011年5月21日,由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和计算机教育杂志社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暨2010-2011全国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颁奖"活动在桂林召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6.
在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为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要求。那么对于计算机学科来说,如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此过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计算机学科应当怎样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年伊始,《计算机教育》杂志社专访了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信息学部主任李未院士。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领军人物,李未院士对中国的教育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倾注了很多心血,进行了多年的思考和实践。以下是《计算机教育》杂志奚春雁主编(以下简称奚)和李未院士(以下简称李)的对谈。  相似文献   

17.
张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导师,中共党员,数学及理论计算机科学家。1936年12月1日出生,河南省汝南县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兼任中国计算机协会理事、四川省计算机学会理事、四川省科协常务委员、四川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师范学院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1995年10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9月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1998年5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景中院士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学风正派,学养深厚,成果丰硕。在动力系统、非线…  相似文献   

18.
胡道元教授从事计算机研究48年,可以说,他目睹了我国计算机事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的全过程。他是我国最早从事互联网研究和建设的学者,最先倡导采用互联网体系结构和标准建网,是第一个在国际互联网年会上发表论文的国内学者。他主持了第一个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互联网报文汉字编码规范——RFC1922文本,在他的研究室建立了国内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年初的一个偶然机会,在《中国科学报》上读到潘云鹤院士的一篇访谈文章,标题"探寻培养乔布斯的中国模式"让我眼前一亮,对于《计算机教育》这样一本以关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刊物来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十二月二、三日在北京召开了计算机学会正、副主任委员会议。出席的有:代主任委员蒋士騛,副主任委员陈力为、张效祥、张梓昌、莫根生、王湘浩、陈仁甫、徐家福、刘世骅,慈云桂因另有重要会议派周堤基代出席,学术秘书、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陈树楷、金兰、张伟以及学会工作人员等共19人。郭平欣和冯康因外事活动请假,唐迪武缺席。中国电子学会办公室路乃绍同志参加了第一天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