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清河水系处于海河流域中部,流域面积43000平方公里。大清河由南、北两大支组成。南支上游支流繁多,呈扇形分布,南支白洋淀以上控制面积21000平方公里;北支白沟(新盖房)站以上控制面积10000平方公里。历年平均来水量南支占60%,北支占40%。南支各支流先汇入白洋淀,再注入东淀;北支来水除少量(≤500米~3/秒)由白沟引河入白  相似文献   

2.
<正>白洋淀为大清河流域中游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淀,承纳大清河南支潴龙河、唐河、孝义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的洪沥水。白洋淀以上流域面积31199km~2,按河流汇流情况分成南北两支,其中南支21045km~2,北支10154km~2。白洋淀四周有堤防环绕,堤防总长度  相似文献   

3.
白洋淀是大清河系中下游地区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淀,承接上游南支潴龙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孝义河以及北支白沟引河的洪沥水,是大清河系“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洪调度事关京、津、冀3省市的防洪安全。多年来,受利益的驱动。白洋淀无序开发、乱挖乱建现象愈演愈烈。对大清河系防洪安全构成了相当威胁。  相似文献   

4.
白洋淀位于保定、沧州两市的安新、雄县、容城、高阳、任丘5县市境内,是大清河中游的天然洼淀.白洋淀由大小143个淀泊、3700多条壕沟组成,当十方院水位10.5m时(大沽高程,下同),淀内水面面积366km2,容积10.7亿m3.淀内有39个纯水村、9.6万人口.淀区经济以渔苇生产为主,淀内有苇田16.97万亩,台田、园田2.3万亩.白洋淀入淀河流有南支潴龙河、唐河、孝义河、漕河、瀑河、萍河、府河,以及北支白沟引河,控制面积31205km2,占大清河流域面积的72%,其中北支面积10151km2,南支面积21054km2.淀周边有千里堤、新安北堤、四门堤、淀南新堤、漳水埝等堤防环绕,堤防总长203km.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湿地系统,是大清河水系中游缓洪、滞沥的大型平原洼淀,要承接大清河水系南支各河及北支白沟引河等河流洪沥水.控制流域面积达3.1万km2,淀面面积约366km2,淀内纯水村39个,半水村89个.白洋淀内及蓄滞洪区共有人口38.23万人,耕地46.99万亩. 1.白洋淀生态补水情况 历史上的白洋淀曾是一个水域广阔,水质良好,水产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蟹、贝等多种水生动物的常年积水浅水淀泊,素有“北国江南”之称,“华北明珠”之誉。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 东淀地处大清河流域下游,承接大清河流域南、北两支渲泄的洪水.南支洪水自白洋淀枣林庄枢纽,通过赵王新河至霸州市任庄子村西进入东淀;北支洪水自新盖房枢纽通过新盖房分洪道至雄霸边界进入东淀.其洪水出路也有两条,一是通过独流减河进洪闸进入独流减河入海,二是通过西河闸进入海河入海.东淀是大清河水系运用机遇最频繁的行滞洪区,运用机遇为5~20年一遇,由国家防总统一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7.
<正>1.基本情况潴龙河是大清河系南支的一条主要河流,沙河、磁河、木刀沟在安国市军诜附近(历史上称三岔口)汇合后始称潴龙河,全长72.28km,总流域面积9430km~2。潴龙河上游建有王快、横山岭、口头3座大型水库,红领巾、燕川2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总库容18.6×108m~3,控制流域面积4841.5km~2,占潴龙河总流域面积的51%。潴龙河右堤为主堤,是大清河系南支千里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8.
<正>提起海河,很多人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从天津三岔河口到塘沽大沽口"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奔腾身影。其实,海河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海河即指海河干流,从天津市区三岔河口到海河进入渤海的入口——大沽口这段河道;广义的海河指海河水系,由五大支流和海河干流组成。海河水系由上游五大支流——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形成辐辏状,在天津三岔河口汇入海河干流,东流注入渤海。现在的海河水系(经过自然的作用和人工的改造)由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黑龙港运东诸河和海河干流组成,流域面积为23.5万平  相似文献   

9.
文中研究了马房沟引水过程与洪安涧河南支及曲亭、涝河和巨河三个水库之间的关系,使五水源(沁河、洪安洞河南支、曲亭河、涝河和巨河)有机结合,并与三个沿河灌区(南支、跃进渠、曲亭与涝河之问新增灌区)、三个水库灌区及城市用水之间建立了供需调度模型,变无调蓄引水为有调节引水,在充分利用当地水源的前提下,按需调引客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1.工程概述 新盖房枢纽位于大清河系北支南拒马河与白沟河汇流点以下两公里雄县新盖房村北,是大清河系北支的重要控制工程,建成于1970年。由引河闸、灌溉闸、分洪闸、溢流堰组成,具有泄洪、灌溉、输砂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大清河、永定河的暴雨洪水特性,探讨2条河经过的城市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及洪水地区组成规律,计算大清河、永定河总控制断面的设计洪水,为天津2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防洪规划拟定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方案。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末进行的大清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大清河北支新盖房分洪道设计流量5000m^3/s;南支枣林庄枢纽以下枣林庄行洪道设计流量2300m^3/s,赵王新河(包括赵王新渠)设计流量2700m^3/s;东淀按“一水一麦”生产方式疏浚淀内大清河.设计流量200m^3/s.开挖了中亭河小庙至西河闸段.设计流量100m^3/s;下游独流减河设计流量3200m^3/s,海河(西河闸)相机泄东淀洪水800m^3/s;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杭州河段整治与杭州城市发展朱保土,陈咸昉(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由同发源于安徽省体宁县境的北支新安江、南支兰江在建德梅城汇合而成,流经杭州至澉浦入杭州湾.自北支源头六股尖至澉浦口门长605km;其间有分水江、浦阳江、曹娥江...  相似文献   

14.
1概述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的一个天然湖,素有“华北明珠”之称。其位于大清河流域中游,承接着储龙河、孝义河、唐河、俯河、清河、瀑河、萍河、白沟引河等八条河流的河水流入,上游总流域面积312tol‘Ill’,淀油总面积3红土m‘。淀内地形主要由大小淀治和沟壕组成,据考证,早在清朝雍正年间始贤亲王治水管田要求“治直隶之水,必自淀始。凡古淀之尚能存水者,四面开渠,中穿沟涌,涌达于渠,渠达于河于淀,……使之泄而不洁,蓄而不盈,而利圩田种稻,旱涝有备”并要当地鱼民每年义务出工挖泥清淤。解放后,白洋淀进行了大规模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王快水库位于大清河南支沙河上游曲阳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770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3.89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的大型水利工程。拦河坝为粘壤土斜墙铺盖坝,最大坝高为62米,建筑在厚为11~17米,渗透系数为14~487米/昼夜,颗粒组成比较连续单一的砂砾、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60年代末进行的大清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大清河北支新盖房分洪道设计流量5000m3/s;南支枣林庄枢纽以下枣林庄行洪道设计流量2300m3/s,赵王新河(包括赵王新渠)设计流量2700m3/s;东渡按“一水一麦”生产方式疏浚淀内大清河,设计流量200m3/s.开挖了中亭河小庙至西河闸段,设计流量100m3/s;下游独流减河设计流量3200m3/s,海河(西河闸)相机泄东淀洪水800m3/s;建成了枣林在、新盖房和独流进洪闸枢纽工程等。大清河中下游防洪工程已初具规模体系,防洪标准10年一遇。大清河中下游治理以来,经历了几次中小洪水。随着工…  相似文献   

17.
胡健  王晔 《河北水利》2010,(6):44-44
<正>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东,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自北往南有泃河、引泃入潮、潮白河、北运河、青龙湾减河、永定河、白沟河、大清河、子牙河、子牙新河10条行洪河道,因此廊坊市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廊坊市河流多数为季节性河流,仅北运河、潮白河、泃河基本常年有水。  相似文献   

18.
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河流域由海河、滦河及徒骇马颊河等水系组成。海河水系为流域最大水系,包括北三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等河系,滦河位于流域东北部,徒骇马颊河位于流域南部,毗邻黄河。各河呈扇形分布于华北地区,面积31.8万km^2。其中平原面积12.84万km^2,占40%。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历史上多次受洪水与海潮的侵袭,灾害频繁。为保证市区的防洪安全,除各河上游的防洪措施外,采取优化调度,充分利用其西部几个洼淀的联合滞洪以及保证北大港区入海出路的畅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洼淀现状白洋淀是大清河南支的大型洼淀,被誉为“华北明珠”。淀内面积由50年代560多平方公里(水位9.1米),缩小到目前的391平方公里。从1924年以来,白洋淀容积已减小2—3亿  相似文献   

20.
子牙河     
子牙河流域位于海河流域南系的大清河与漳卫南运河之间,由滹沱河和滏阳河两大支流组成,在献县会合后称子牙河。子牙河流经河间、大城等县至静海第六埠与大清河会合后称西河,至天津大红桥与北运河汇合后称海河。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山西、河北和天津两省一市。干流自献县臧家桥至第六埠长166公里,流域面积46868平方公里,其中66.8%为山区。流域内有人口1500余万,耕地约2600万亩。1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