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建筑学报》2021,(9):78-79
| SATU | 您来清华建筑系跟随梁思成先生读书的经历是怎样的? |蔡君馥| 1946年考到清华以前,我已经在天津工商学院读过一年建筑系了.因为梁先生是知名的学者、清华也是知名的学府,知道梁先生要在清华创办建筑系的消息后,我毅然决定牺牲一年再考一次,上清华建筑系.1946年是第一班,建筑系只有十几名学生,多数都是男同学,女同学就我和杨秋华两个.建筑系刚刚创办的时候,梁先生作为中国代表正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林徽因先生在系里,主要是吴良镛先生在指导我们练习基本的建筑制图,等到1947年,梁先生就回来了.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报》2021,(9):86-88
| SATU | 梁思成先生与杨廷宝先生在宾大留学期间,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精美手绘作业图(图8、9).后来,杨廷宝先生还为清华建筑系捐赠了他的建筑史手绘作业.这次邀请两位老师进行采访,是希望就梁先生与杨先生的手绘功底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首先,可否请两位老师先讲讲杨廷宝先生为清华建筑系捐赠建筑史手绘作业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求学清华,初识梁先生 我1952年入学清华,是院系调整后建筑系的第一届.中学时大家都怀有建设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当时已熟知梁思成先生大名,慕名报考清华建筑系的同学不少,仅我所在的杭州高级中学,这一届就有四名考取.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报》2021,(9):80-81
| SATU | 您来清华建筑系跟随梁思成先生读书的经历是怎样的? |楼庆西| 大家都知道,在清华园解放的时候,梁先生和林先生拒绝了国民党的邀请,选择留在了北京.梁先生的话是,"我对共产党不了解,但是共产党也是人,也要住房子,咱们留下来是有用的".他最忧心的就是万一打起来,北京的古建筑就全部毁了,那时候他非常着急.就在这时,两个解放军干部去他家新林院8号拜访.两位干部向他请教:现在我们正在与国民党谈判,万一谈判不成功,万炮齐鸣,请您在北京地图上标出不能够毁坏的古建筑.梁先生非常高兴,当即就在地图上做了标注,接着又带领全系的教师,虽然不过10个人,根据营造学社的经验和材料编写了一份文物清单交给解放军,由中央军委发给各个作战部队执行.  相似文献   

5.
《建筑学报》2021,(9):81-83
| SATU | 您第一次见梁思成先生是怎样的情景? |郭黛姮| 我是1954年入学的,其实我们刚进学校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见梁先生,但当时梁先生正在病中,就给我们这些新生写了一封信,贴在系馆门口,欢迎我们.  相似文献   

6.
《建筑学报》2021,(9):84-86
| SATU | 您是1957年入学清华建筑系的,那时候梁先生还在一线做教学工作吗?您对梁先生的课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王瑞珠| 我们入学时正值反右后期,此前梁先生的许多学术思想都被当作复古主义的典型受到批判,在这样的形势和大环境下,先生的许多学术思想无法得到正常传播.他还在讲课,但我们能听到的机会极为有限.但就这样的几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梁先生讲课声调不高,语速也不是很快,慢条斯理,娓娓道来,但深入浅出,逻辑性极强,似有一种魔力,很快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有一次,为了尽快让我们理解建筑外廓体形的重要性,先生一上来就在黑板上勾勒出几个汉字的外廓.每个字都是按廓线一笔勾画,没有任何内部细节,但所有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是哪几个字.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勾画出中外历史上若干著名建筑的外廓,同样大家马上就能辨认出来.这些图不仅说明了建筑构图原理,同时也引导我们产生更多、更丰富的联想.  相似文献   

7.
《建筑学报》2021,(9):84-86
| SATU | 您是1957年入学清华建筑系的,那时候梁先生还在一线做教学工作吗?您对梁先生的课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王瑞珠| 我们入学时正值反右后期,此前梁先生的许多学术思想都被当作复古主义的典型受到批判,在这样的形势和大环境下,先生的许多学术思想无法得到正常传播.他还在讲课,但我们能听到的机会极为有限.但就这样的几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梁先生讲课声调不高,语速也不是很快,慢条斯理,娓娓道来,但深入浅出,逻辑性极强,似有一种魔力,很快就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有一次,为了尽快让我们理解建筑外廓体形的重要性,先生一上来就在黑板上勾勒出几个汉字的外廓.每个字都是按廓线一笔勾画,没有任何内部细节,但所有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是哪几个字.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勾画出中外历史上若干著名建筑的外廓,同样大家马上就能辨认出来.这些图不仅说明了建筑构图原理,同时也引导我们产生更多、更丰富的联想.  相似文献   

8.
纪念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及清华建筑系创办五十周年陶宗震清华建筑系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创办的,我也是这一年考大学的,但当时未直接进入清华建筑系,三年后才转入的,其间有一段曲折经历和认识过程,这和梁思成先生的启发和教诲有直接的关系,对梁林二位先生在学识方面...  相似文献   

9.
| SATU | 您是1959年入学清华建筑系,作为学生,您觉得在清华读建筑最受益之处是什么? |马国馨| 我入学的时候正赶上清华处在几种教育思想交织、碰撞的时期.其中有几条路线:学习苏联是一条线;蒋南翔的教育思想也是一条线,与学苏还不完全一致;同时原来欧美的教育观点仍然存在影响.从我们6年的本科学习来看,一方面,主流思想强调学习苏联,学院成为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另一方面,从学科的角度,通才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方面依然备受重视.建筑系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既培养专才,又培养通才.虽然我入学以后,梁先生除了教"建筑初步"以外很少直接给学生授课,但他为建筑系创立、网罗的名师都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培养"通才"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朱自煊 《建筑创作》2004,(5):115-116
今年是林徽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先生过世也快半个世纪,但她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我是1946年入清华大学,是建筑系第一班学生,当时梁先生赴美讲学,  相似文献   

11.
12.
也谈设计与设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瑶  项明 《时代建筑》2004,(1):40-42
大型建筑设计公司在日益国际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创作的压力,作者通过在设计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对不同体制下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风格的认识加以介绍和分析。同时总结了近期在荷兰OMA大都会事务所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的合作设计的一些体验提出了中国设计单位何去何从的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3.
住宅是专供居住的房屋。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的居民对住宅的功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住宅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娱乐、休息、享受的场所。因此,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个性的生活方式,对住宅的舒适度、室内设计也就有了一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速 《建筑创作》2002,(2):90-91
研究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的建构,首先必须明确指导思想,要在生态建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生态建筑学是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之上的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理论,它研究与建筑设计和规划相关的生态因素,确立起生态平衡的观点以及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两个原则,达到自然、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统一,使城市外部空间景观的建构能够有的放矢、有规可据.  相似文献   

15.
设计监理与设计审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景耀东  陈贵 《建设监理》2003,(1):39-39,42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分析比较了设计监理与设计审查在工程设计管理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设计监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一、照明与建筑 (一)只要有建筑就存在照口光也是建筑材料的一种,它等目于砖、瓦、砂、石、灰、玻璃、不材、钢铁、混凝土等建材。  相似文献   

17.
刘康 《重庆建筑》2006,(11):42-4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如何使枯燥乏味的施工图设计过程变得有趣,从而提起设计人的兴趣,提高施工图设计水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块域设计-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中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纲伦  李蓉 《新建筑》1999,(1):36-37,52
城市设计可以看作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中介,它能促进规划师与建筑理由的相互协作和交流。为了有利于设计思考建筑问题时能够从城市角度出发,提出并讨论了“块域设计”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9.
《国外建材科技》2014,(4):100-103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项系统庞杂且涉及广泛的工程,也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涉及方方面面问题。该文从建筑群规划、围护结构设计、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着手设计,进一步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