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枢纽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三峡工程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重大水利工程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的骨干和关键,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国家水  相似文献   

2.
正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大坝公众认知与公共关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云昌出席论坛并以"国之重器——三峡工程"为主题发言,介绍了三峡工程发挥的综合社会效益,分析了提升公众对水库大坝的认知度的方式方法。他说,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项对我国国计民生影响巨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它的兴建经过了长达四十年的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峡工程时指出三峡工程是"大国重器",这个"重器"怎样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首先,三峡工程要保障下游相关地区的防洪安全。如果中下游发生大洪水,三峡必须发挥强大的防洪作用,这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的安全保障。三峡工程论证时也明确,大洪  相似文献   

4.
<正>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70年光辉历程中建设了一系列彪炳人类史册的重大工程,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富强、造福百姓民生、提升综合国力、展示科技实力的大国重器、民族脊梁、国家名片。在众多的重大工程中,三峡工程是一个杰出代表。三峡工程从提出设想到建成运行长达百年,世界唯一!为三峡工程而筹备设立一个省级行政区,世界唯一!为三峡工程搬迁安置百万移民,世界唯一!三峡工程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审议通过,中国唯一!  相似文献   

5.
管好三峡工程创建西部典范 2008年是奥运会举办年,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三峡工程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将吸引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三峡总公司08工作会议,2月中旬在如火如荼的溪洛渡水电建设工地召开.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4月30日,印度尼西亚《Tempo》杂志印尼文版主编阿里夫参观访问三峡工程,本刊记者陪同参观。阿里夫此行是为《Tempo》杂志长江选题做前期考察,希望能够通过类似于旅行报告的形式让印度尼西亚人了解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以及对长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典范——三峡工程。《Tempo》杂志是印度尼西亚新闻评论周刊,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吕彩霞 《中国水利》2022,(23):10-13
<正>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长江流域骨干性、控制性工程,是保护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工程,是实现长江及长江流域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峡工程与长江流域是深度融合、密不可分的,只有统筹考虑三峡工程及长江流域,才能确保三峡工程持续发挥巨大综合效益,进一步促进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数字孪生三峡统筹三峡工程与长江流域的时间、空间、地理联系,围绕五大业务板块,从全局和整体角度提升三峡工程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4月16日至18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调研。李国英首先来到三峡工程,调研大坝、泄洪建筑物、双线五级船闸及升船机、左右岸电厂及地下电站等主要建筑物的运行情况,之后深入湖北省秭归县、巴东县,重庆市巫山县、云阳县、万州区,调研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经济社会发展及移民安稳致富等情况,并在万州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方面对进一步做好三峡工程调度运行及库区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国英指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当今世界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和卓越实践,经历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李国英强调,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全面建成三峡工程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是当今世界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深入分析新阶段三峡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概念内涵和战略定位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强化三峡工程运行安全管理、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三峡移民稳定发展、协调推进数字孪生三峡建设、完善三峡工程管理法治体制机制五大实施路径,可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峡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6日至18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调研三峡工程和库区,并主持召开工作座谈会。他强调,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是"大国重器",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和卓越实践,经历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峡工程建成后要管理运行好是更为长远、艰巨的任务,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三峡工程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正水库大坝是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据2017年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已建各类水库98460座,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伴随着三峡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等一批"国之重器"建成入列,我国的现代筑坝技术屡次刷新世界纪录,不断创造着世界之最。但不论是带有奇迹色彩的高坝大库,还是润泽一方水土的小坝小库,水库在保江河安澜的同时,首先要通过全面系统的措施,筑牢其自身安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并发表重要讲话,给予三峡工程"一个标志、三个典范"高度评价。2021年4月2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峡工程三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三峡集团在三峡坝区共同举行以"百年奋斗路世纪三峡情"为主题的国企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13.
童建栋 《中国水利》2001,(12):30-31
一、我国以其显著的小水电成就赢得世界关注 现在,世界上从事水电开发的人很少有不知道中国人在此领域创造的两个世界第一:三峡工程和小水电。三峡工程世界之最、规模宏大,已是家喻户晓;小水电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力量和当地人民群众智慧结晶的产物,但由于数量众多,宏观效益显著,也是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4.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和倒逼机制是一个辩证发展的系统,对提升国家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十分重要。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峡工程时指出,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围绕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从倒逼机制体现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的统一、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尤其是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情况,揭示了倒逼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行业动态     
正水利部网站报道:2021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中国水利公众号报道:李国英、雷鸣山在《光明日报》发表联合署名文章《国之重器奋斗典范》。2021年3月26日,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五部门联合开展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视频会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指示批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三峡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无论其建设规模还是技术难度均居世界前列。有专家称,三峡工程是考验中国工程师智慧的工程。三峡工程不仅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科技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 为了兴建这项中国自建长城以来最伟大的工程,中国人思考了近一个世纪,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勘察设计和科学研究,无数科技工作者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三峡工程从论证设计到开工建设,每项重大决策的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科学实验的支撑,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峡工程10年建设中,建设者以科学的精神为指导,运用国内外科技成果,成功攻克了一项又一项世界水利水电建设史上没有的难题。科技工作是整个三峡工程的先导和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工程建设已有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0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各种发明专利达700余项。三峡工程建设极大丰富了世界坝工史的内容。三峡工程使“中国的水坝建设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潘家铮语)。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是三峡工程正式兴建20年。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近日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专访,完整地阐述了他对三峡工程的理解、三峡的主张,以及中国三峡集团发展战略蓝图。"三峡工程绝对是值得建设的"ctg:2013年是三峡工程运行10年,今年也是三峡工程正式兴建20年。作为中国三峡集团的掌门人,一路走来,您怎么看待三峡工程存在的争议?三峡工程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建设将对生态与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能有效地抗御洪水和提供清洁能源;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将形成库区淹没和大量移民。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三峡工程已于1993年12月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2003年6月水库蓄水、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工程建设要使有利影响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三峡工程将促进西部大开发与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的能源和经济建设作出最大的贡献,也是对长江流域最大的生态与环境保护。三峡工程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移民安置规划,1998年至2003年是三峡工程移民二期搬迁安置阶段,也是三峡工程移民工作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2003年按时蓄水至135米水位和第一批机组投产发电,二期移民工程将搬迁安置移民55万人,建设各类建筑1555万平方米,搬迁工矿企业624家,建设等级公路684公里、输变电线路2258公里、通讯线路3312公里。三峡工程二期移民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搬迁要求高,刚性强,在我国水电建设史上尚无先例。在重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二期移民工作…  相似文献   

20.
作为创世纪的一项伟大工程,三峡工程在近百年前只能出现在中国人的梦想之中,今天,它是如此真实地屹立在世人面前。据测算,平均每个中国人为它投入了人民币65元,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工程会像三峡工程这样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三峡工程承载了我们的财富,我们的情感和我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